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 第七章 社会互动

7 第七章 社会互动

韦伯认为,社会学的对象和目 的是研究社会行动及其意义, 并剖析其原因、过程和效用。
韦伯认为,隐藏在阶级、民族、 国家、制度等社会宏观结构背 后的社会现实,是人们之间富 于意义的和象征20)
(三)齐美尔的社会互动 思想
齐美尔认为社会存在于许多个体 发生互动的地方。
第一,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 (包括个体和群体)之间。
第二,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 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
第三,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交往,也可以借助媒介进 行。
第四,社会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 的互动模式。
第五,社会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 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二)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三)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四)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讨论:官二代、富二代、屌丝属于哪种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1 2 3 (二)社会角色表现 1 2 3
(一)角色距离: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 实际表现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 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角色距离(role distance)。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过程 第三节 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第四节 社会角色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与特点 二、社会互动的维度 三、社会互动的类型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
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 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 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 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 行动过程。通过社会互动或交往,自我得以形成,个体的 需要得以满足,社会得以持续运行。
第四阶段是同化
社会转型会引起社会互动方式和社会互动规则等各 方面的变革。
(一)网络时代的主要互动媒介 BBS 网络聊天工具:QQ、飞信等 博客与微博 微信 陌陌
(二)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超时空性 匿名性和符号性 自由、自治性
讨论:网络化给人们的社会互动和交流带来了哪些 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五)角色失败: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 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 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1 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特点与类型。(P136-P140) 2 简述网络时代社会互动的特点。(P145-P146) 3 简述社会互动的过程与主要环节。(P141-P142) 4 符号互动论中芝加哥学派与艾奥瓦学派的观点有哪些
(三)社会互动的广度 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
的大小。
(四)社会互动的频度 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互动频
度的差别往往反映并影响人际关系的疏密与好坏。
(1)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 (2)人际互动与群体互动 (3)熟悉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和工作情境互
一、经典社会学家对社会互动的分析 二、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一)涂尔干的社 会互动思想
社会团结得以形成和延 续的基本行为机制在于 通过仪式设定来集中人 们的注意力、刺激其感 情并塑造团结感。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 式》)
[法]涂尔干 (迪尔凯姆) (1858~1917)
(二)韦伯的社会互动 思想
(二)角色冲突:一个人扮演着很多种角色。角色扮演的过 程中,有时候这些不同角色期望之间会发生矛盾、对立或抵 触的情况。
(三)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 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什么和怎样去做。
(四)角色中断: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 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动 (4)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 (5)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

一、社会互动的过程 二、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三、网络时代的社会互动
(一)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互动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问题。
第二阶段: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
使用“破坏情境假定”或“蓄意 破坏规则”的实验
揭示了社会互动大量地依赖于隐 含规则或情境假设
[美]加芬克尔(1917--)
(四)人际互动论 社会心理学对人际互动社会心理机制的研究 人际吸引 非语言沟通 刻板印象 人际空间
(五)参照群体理论
海曼(Herbert H. Hyman) 认为个体往往将参照群体(即个体在心理上所认同
的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的依据,也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标准。
参照群体有两个基本的作用,一是规范作用,二是 比较作用。
(六)自我实现预言理论
托马斯“情境定义”概念: 如 果人们认为情境是真实的,这些 情境就会变成真的。
默顿认为,在人类活动的每一领 [美]威廉.I.托马斯(1863-1947) 域,不管是社会或公共领域,还 是个体或私人领域,都有自我实 现预言作用的痕迹。
[美]默顿 (1910-2003)
(七)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G.Homans)、布劳 (P.Blau)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行动者 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社会互动 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指个人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 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 从等)和惩罚的过程。
[美]霍曼斯(1910-1989)
4、在社会学中,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论长期呈现百家争鸣 的局面,即使在同一学派中也有分歧。
5、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 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 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维度、互动情景、网络互动 符号互动论、拟剧理论、本土方法论 情景定义 自我实现预言 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角色失调
1、社会互动,又称为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 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 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2、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不同维度(向度、深度、广度、 频度),可以了解互动双方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3、社会互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情境不同,人们 的互动方式往往不同。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转型必然引起 社会互动模式的重要变革。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技术手段的 发展,对社会互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不同?(P150) 5 试用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分析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什
么不同。(P153) 6 什么是社会角色?它和社会互动的关系是什么?如何
处理社会转型期的角色失调问题?(P155-P162)
1 [美]彼得•M•
2美]罗伯特•K•默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
力.北京:商务印书馆, 政策.北京:三联书
第三阶段: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即对此情 境做些什么。
(二)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第一阶段是敌对或竞争 第二阶段是冲突 第三阶段是顺应
芝加哥学派:20世纪初至 30年代,围绕芝加哥大学 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学 派。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 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 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
2008
店,2001
3 欧文•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 呈现.杭州:浙江 人民出版社,1989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社 会现象之一,是个体层次与群体层次、社会结构层次的中 介,也是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社会互动是个人与个人、 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沟通连接的纽带,也是理解人类 社会的一把钥匙。
本章对介绍了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的过程以及社会 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并且单独介绍了与社会互动紧 密联系的社会角色的相关知识。
(二)拟剧论
戈夫曼 社会生活就是一出戏剧,人的主
要任务是学习和表演剧中的角色。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印象管理
[美]尔文·戈夫曼(1922-1982)
(三)本土方法论(常人方 法学)
哈罗德·加芬克尔
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 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 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美]彼得·布劳(1918-)
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四、角色失调与角色调适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 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 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二)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三)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四)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一)社会互动的向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 主要包括:
(1)情感关系
(2)地位关系
(3)利益关系
(二)社会互动的深度
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 小。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 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 分析互动的深度。
社会学的任务就是从复杂的社会 生活中抽象出社会交往的“纯粹 形式”。
[德]格奥尔格·齐 美尔(1858~1918)
(一)符号互动论
米德:
主我(I)与客我(me)之间的互动是自我的本质,自我 与他人的互动是社会的本质。
布鲁默:
三个基本假设:第一,人们依据他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 来决定对其怎样采取行动;第二,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是 社会互动的结果,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第三,人们通过与 自我进行交流和内在阐释过程,赋予某种情境以意义,并 决定怎样采取行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