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生后进生的转化与教育

中小学生后进生的转化与教育

浅谈小学后进生转化与教育的策略
宜兴市丰义小学朱丹梅
内容摘要: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工作,教师要根据每个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用爱心去栽培,用真心去呵护,用耐心去扶持,用真诚的爱去根除他们的自卑心理,用灵巧的方法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和教育工作,这些迟开的“花朵”才会沐浴在素质教育的阳光雨露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教育策略
在一个集体中,有先进必有后进,后进的人数虽少,但其负面影响较大,会给学校教育和班集体管理带来较多的困难。

作为班主任,转化后进生是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正所谓“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

”转化后进生工作最主要的是研究后进生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我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刻地感觉后进生中真正智力差的只有个别,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欠缺,行为、学习习惯较差等原因造成的,而导致这些原因的症结所在,往往是因为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总是从自我出发,好表现自己,好支配和指责他人,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二是自卑和忧郁,这些学生在失败后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看看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却一切都不行。

三是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四是非观念模糊,这些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行为应该分清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荣与辱,并认识行为产生的社会影响。

后进生容易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无知、是非不分。

五是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能力较低。

由于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与同年龄儿童相比,他们的智力发展较慢,学习能力较低。

这些后进生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庭的原因
由于独生子女从小得到太多的关怀和过分的期望,使他们滋长了依赖性,缺乏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

另一方面,在“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历来把孩子的学业成绩置于第一重要的位置,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将来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求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

于是,孩子们从第一天挎着书包上学起,就面临着无形而又紧张的学习压力。

其后果是导致大量学业不良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畏学,甚至逃学。

于是“后进生”应运而生,而且这一趋势逐渐显得严重。

2、学校的原因
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教的学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八面玲珑,无所不通。

于是想方设法地督促学生们读、读、读,看、看、看,写、写、写,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

每一次考试总要比一比谁的成绩好?甚至还要分优等生和后进生等办法似乎一切为了学生,然而教育也是“为了一切学生”,这样做的结果显然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压抑了学生的情感,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压力,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带上“后进生”的帽子,成绩一差再差,不能自拔。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亦是一个难解之题。

根据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针对以上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我觉得对后进生的转化大概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
一、走进心灵,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要教育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后进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环境及其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后进生在品德上、成绩上的落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在多方面影响下长期慢性发展的结果。

后进生也有自尊心和上进心,教师应理解和体谅他们,不能随意提及他们的过失,而应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看到自身的优点和有利条件,激励他们上进。

教师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能力,锻炼其毅力,创造条件表现自己。

如我班里的赵刚同学,学习特别差,不爱写作业。

我通过与家长交谈、打电话、上门家访、谈心等形式掌握了他的基本情况。

他学习差是因为爱玩,加上原有基础太差,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太懒,写的字十字九错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太粗心。

我利用课间与他交流、课余为他辅导、
作业面批面改、课堂上极力寻找并表扬“闪光点”等方法帮助他转变,现在他已由一名后进生转化成为一名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发言积极、学习踏实的中等生。

二、转变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和谐意识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水平和能力,是美德和人品。

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建立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社会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课余、周末、节假日我主动多与问题学生交往、谈心,寻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认识到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成后进生,而是把他们当成朋友,从而使他们乐于与教师交往,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总之,在与问题学生的沟通、交往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用爱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三、蹲下身子,做后进生真诚的朋友
教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竭尽所能地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热情鼓励,耐心帮助,温情融化,使他们感到温暖,品尝成功,从而缩小师生间的距离,产生“向师性”。

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畅开心扉,接受教导。

例如,我班里王星原同学,他调皮,不遵守纪律,字写得很乱,爱恶作剧,但聪明伶俐、上课发言主动积极。

我便与他多次谈心,挤时间为他辅导功课,用亲切的话语去感化、诱导他,使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确需要改正。

现在,他上课时既能与作者和文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又能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心灵交流,还能主动把作业写整齐。

四、表扬鼓励,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成绩较差,纪律观念不强,往往是教师注意的重点对象。

教师总觉得这些学生已被批评惯了,多说几句也无妨,经常拿他们做反面教材批评,指责教训,对他们的表扬却非常吝啬。

教师应抛弃这种守旧观念,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条件,及时发现其优点,并予以肯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班里汤亚雄同学,他调皮、不遵守纪律、不爱写作业,但我发现他关心班集体,热爱劳动,字写得很工整,便与他多次谈心,帮助他树立为他人服务的好思想。

只要一发现他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干好事就表扬他,只要作业写整齐就夸奖他,课余还挤时
间为他辅导功课,帮助促使他进步、转变。

现在他已由一名“后进学生”转化为一名热情积极、学习认真、诚实守信的中等生。

五、走访家长,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师要根据每个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用爱心去栽培,用真心去呵护,用耐心去扶持,用真诚的爱去根除他们的自卑心理,用灵巧的方法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后进生,教师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只要教师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和教育工作,这些迟开的“花朵”才会沐浴在素质教育的阳光雨露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镇西主编《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2、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3版
3、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
4、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刘兴福、岳庭耀主编《中小学德育问答》,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