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阅读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135
课程名称:日语阅读2
总学时数:32
实验或上机学时:16
先修课:日语阅读1
后续课:日语阅读3、4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训练,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了解适应各种不同的文体和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教学内容和要求:
该课使学员对其已学的基础语言知识得以进一步巩固提高并扩大知识面、词汇量,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尝试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本阅读课程选用的阅读文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和前沿性,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将来社会的适应度。
教学要求方面,首先要求学生课前积极预习;其次,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积极进行思考,做到活学活用。
在进行本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做到粗中有细,在从语篇结构进行分析讲解的同时,也要对容易引起误解的词汇和句型等进行讲解。
4.教学重点难点:
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词汇量的要求也逐渐加大;文体的多样性。
5.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阅读文和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这两方面为主要内
容。
针对某问题,通过先让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再讲解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阅读
思考能力。
另外在进行教材教学的同时,通过随堂限时阅读测试的方式训练学生的
实战能力。
6.教材:
陈俊森.《日语泛读教程2》.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日语泛读教程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标准日语读解教程》.大连出版社
7. 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过程考核40%、课堂笔记10%
二、正文部分
1.教学要求
以《日语泛读第二册》为主,讲读十篇课文。
另穿插《新标准日语读解教程》中六次二级阅读模拟题,当堂完成并讲解易错题(12课时)。
2.教学内容
第一课電子メディアは道具である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桦岛忠夫及其作品;词汇和语法:电子互联网相关词汇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二課分相応と分不相応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川本三郎;练习题: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年轻人的价值观等让同学写读后感。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三課ことわざの誤解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柴田武及其作品;文章的理解:了解谚语知识,理解日本语言的发展动态。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四課コンビに考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速水健次郎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五課人形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小林秀雄及其作品;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力和对语言的感受性。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六課世界を歩く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黑岩撤及至著作;文章的理解:组织学生讨论关于“手机的利害以及社会学相关”的内容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七課水と緑と土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富山和子,了解其主要思想和作品;文章的理解:学习本篇课文,并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经济发展和环境文体的讨论;练习题:关于本节课让学生写感想文。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八課晩秋の中国で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矢满田智康;文章的理解:让学生了解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国的形象以及中日两国的渊源;练习题:关于中日两国的关系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书写感想文。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九課21世紀への新しい道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中村桂子及其作品;文章的理解;词汇和语法;练习题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十課日本的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と人間関係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南博及其作品;文章的理解:了解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内和外的区别;词汇和语法:なんとなく、役割を演じる、~に欠けている、~とは反対に;练习题:组织同学讨论日本的国民性
本章课时数:2课时
教研室:日语教研室执笔人:赵江系主任审核并签名:夏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