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科学试卷 2012.6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O—16 N—14 C—12 Al—27 Cl—35.5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试管夹套入试管C.熄灭酒精灯D.液体药品的取用2、某地,一辆石油液化气运输车发生事故翻倒,储气罐部分破裂,并有液化气漏出,此时切不可采取的措施是(▲)A.疏散周围人群B.用水喷气罐降温C.控制火源靠近D.焊接储气罐泄漏处3、下列名称与其对应的符号完全正确....的是(▲)A.氯元素Al B.氢氧根离子HO-C.硫酸铜CuSO4D.碳酸CO34、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5、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
氚可用表示(其中“l”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粒子是(▲)A.原子核B.质子C.中子D.核外电子6、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必须按照一定规则进行。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验证植物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时,应先用酒精脱色,再滴加碘液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将酒精灯熄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C.实验室制取O2、CO2等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向容器中装药品D.做铁丝在氧气瓶中的燃烧实验时,应先在瓶底放些水或铺一层沙,再引燃铁丝7、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原子,其中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小华同学对该微观模拟示意图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个数发生了改变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9、北京奥运会金牌的最大特点是“金镶玉”。
奖牌背面的玉种类较多,有一种化学成分为Ca2Mg5Si8O22(OH)2的透闪石,该化学式中Si的化合价为(▲)A.-2 B.-4 C.+2 D.+410、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为SO2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Na2S2O3中S的化合价为+3价D.Na2S2O4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11、樟树常用来绿化城市和校园。
某校门口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了一棵空心树。
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樟树的(▲)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D.部分木质部12、某同学与父母去旅游,游览时对青山绿树底下的“红土”很好奇,“红土”与本地的“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它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采样后带了一块回家,并做了如下实验。
从图中的对照实验看,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A. 有机物含量B.空气体积分数C.土壤生物数量D.无机盐含量13.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14、学校园工张师傅要移栽一棵阔叶植物,为了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张师傅将植株连土挖起,修剪部分叶片,移栽到目的地。
下列对张师傅这种做法能提高移栽植株成活率的分析错误的是..(▲)A、修剪部分叶片,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B、修剪部分叶片,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C、连土挖起能保护植株的幼根不受破坏D、为了保证移栽植株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分15.用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来显示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A、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B、.用吸引铁屑的多少来显示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C、在经过褪色处理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来显示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D、用磁感线箭头表示的方向来显示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16、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有错的是( ▲)..A.植物的根能牢牢地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17、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18、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图中能表明这一现象的实验是▲A B C D19、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采取的做法是(▲)不应该...A.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向老师请教20、下列广告用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雀巢“咖啡,滴滴香浓,绝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元素C、“健康百年”口服液含有丰富的氮、磷、锌等单质D、使用雕牌无磷洗衣粉,防止水污染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放到磁场中都会被磁化B、磁体无论大小,都有2个磁极C、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北是因为受地磁场的作用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2、下列措施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B、在家庭电路中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C、保险丝断了不能用铜丝代替D、电器失火先灭火后切断电源2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总观察 (23题图)到电磁铁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均比B多。
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A.电流的大小B.线圈的匝数C.电流的方向D.电磁铁的极性24、小王利用光敏电阻受到光照时电阻变小的特性,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要求光暗时灯亮,光亮时灯灭。
在实际调试时发现灯始终亮着,而光敏电阻和其他电路元件都正常。
下列调节能使控制电路达到要求的是( ▲ )A.减少螺线管线圈的匝数B.抽出螺线管中的铁芯C.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D.减小控制电路电源电压25、小明将微风电风扇与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并进行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这时发现小灯泡发光,微风电风扇居然变成了“发电机”。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B.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C.电风扇发电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小灯泡发光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 小题,第28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 分)26.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甲图是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模型,则A代表的一种元素是。
▲(2) 小明模仿甲图构建了NH4NO3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乙图),则乙图中表示氮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火箭推进器中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发生的反应写作:(CH3)2N-NH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是▲。
“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估算月壤中氦-3的含量。
每百吨氦一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氦一3原子的质子数是2,中子数是1,其核外电子数是▲。
28、“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
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催化剂条件下,不消耗其它物质,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
试写出该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9、AB图是对(一)(二)图的模拟,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
(2)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会直接影响▲(填“图A”或“图B”)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经常这样会引起体质下降.30、如图所示,当S 闭合时,小磁针逆时针偏转,则通电螺线管左端为 ▲ 极,电源的 ▲ 端为正极.31、小明种了一棵月季,为了让月季快点生长,小明给它施了许 多肥料,结果几天后, 月季却枯萎死亡,这是由于大量肥料使土壤溶液浓度 ▲ 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 导致月季根部 ▲ (填“吸水”或“失水”)而出现“烧苗”。
32、将一根导线平行置于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当开关闭合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这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 ▲ ,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再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 偏转方向的变化,可发现电流的磁场方向与 ▲ 有关.这就是著名的 ▲ 实验. 33、如图所示的三孔插座,与地线相连的是孔 ▲ (填1或2或3)要辨别另两个插孔中哪个和火线相连,要用到的工具是 ▲ ;一般情况下,低于 ▲ 伏特的电压是安全的。
三、实验探究题 (每空1分,共18分) 34、 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图中标号①的名称是 ▲ 标号②的名称是 ▲(2)A 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方法制取氧气的主要实验步骤有:①加热;②向试管中装药品并固定;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3)B 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CaCl 2+H 2O+CO 2↑;实验室可利用金属锌(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Zn+H 2SO 4=ZnSO 4+H 2↑),则 ▲ (填“能”或“不能”)用B 装置制取并收集氢气.(4)C 实验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是通过对比C 中的 ▲ (用数字填写)的现象得到的.35、下图中A 与B 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和幼苗进行的生理作用,A 、B 装置间用玻璃管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