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150分钟)2009.5第Ⅰ卷(共60分)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共8分,1、2小题各2分,3-6小题各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字帖.(tiě) 比较.(jiào) 前赴.后继(pū)B.胆怯.(qiè) 联袂.(mèi) 断壁残垣.(yuán)C.强.迫(qiáng) 氛.围(fēn) 情不自禁.(jīn)D.刊载.(zǎi) 刹.那(shà) 记忆犹.新(yó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怠慢元霄不可救要其貌不扬B.踊跃吵作任劳任怨妄自菲薄C.笼罩蓬勃异口同声层峦叠嶂D.阴晦涣散各行其事心驰神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B.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别具匠心....,值得一读。
C.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D.我急需在本专业上有所作为,首当其冲....的是要出版一批劳伦斯作品的译文。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A.三位导演虽然都是中国新生代导演,但他们的电影对法国观众并不陌生。
修改:将“法国观众”和“他们的电影”调换位置。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将“通过”或“使”去掉。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修改:将句尾“美好世界”改为“美好愿望”。
D.由北京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昌平区民政局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策划的“纪念抗震救灾一周年,昌平区福彩义卖活动”,得到了全区人民的积极响应。
修改:将“开展”和“策划”互换位置。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大片夏季的白桦林。
在宽阔因而显得壮丽无比的额尔齐斯河的两岸,将那冷冷的河水覆盖着。
A.无数的白桦生长着,浓阴蔽日,如同一道绿色的云B.生长着无数的白桦,如同一道绿色的云,浓阴蔽日C.无数的白桦生长着,如同一道绿色的云,浓阴蔽日D.生长着无数的白桦,浓阴蔽日,如同一道绿色的云6.下列作家不在同一时代的一项是A.老舍朱自清郭沫若B.李白陶渊明白居易C.王维刘禹锡杜甫D.苏轼王安石范仲淹二、填空、简答(共8分)7.古诗文默写(5分)⑴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⑵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⑶,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⑷《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出沙场激战场面的句子:“,。
”8.《西游记》最后一回(第100回)的题目是“径回东土五圣成真”。
(3分)⑴这里面的“五圣”分别是:、、、、。
⑵“五圣”中你最喜欢谁?结合你所喜欢人物的一个故事来说明喜欢的理由。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手机作为现代通讯的重要手段,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渐渐成为了人们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必需品。
中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也悄然走进校园,成为了中学生的喜爱品。
据调查,目前有60—70%的中学生佩带了手机,80%多的中学生主张带手机。
那么,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带手机进入校园,成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某中学初三(1)班召开了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为了让同学们对能否将手机带入校园有个清醒的认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述你提取的信息。
(2分)【材料一】【材料二】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一种时尚。
学生攀比成风。
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
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任美琴代表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
10.据统计,80%以上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中学生不应带手机进入校园。
针对这种情况,请结合实际,发表你的看法。
(80字以内,4分)11.为了解决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出现的诸多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研究出几条解决方案,请你找出其中不恰当...的两项,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2分)①凡是学生自己带手机的,都请家长签个名,证明确实是因特殊原因为了家长与孩子间联系及沟通。
②教育学生,当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不必带手机。
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手机并非拿来招摇过市,用来炫耀。
告诉学生应以怎样的方式使用手机。
④告诉学生,手机里面有闹钟装置,早晨起床时可以使用。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2-15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A.手自笔.录B.寓.逆旅主人C.无鲜肥.滋味之享D.腰.白玉之环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⑴以.衾拥覆⑵同舍生皆被.绮绣⑶右备容臭.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⑵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15.概括出作者成年后为求学所经历的困难。
(3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我的父亲在流汗》,完成16-18题。
(共11分)我的父亲在流汗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那么一位不同寻常的男孩儿。
他很少与我们玩乐,只顾着安静思考问题。
老师曾悄悄告诉我们,他患有严重的自闭症。
当然,我不清楚自闭症是种什么疾病,只是恍惚觉得,那是一种不爱说话的毛病。
不过,他的成绩一直很优异,这点,不得不让我们心生叹服。
每次考试过后,母亲总会拿着惨白的成绩单,碎碎地指着他的名字唠叨:“这是谁家的孩子?真是懂事,老是考第一!”每每听到此话,我都忍不住暗自愤慨,到底谁才是她的孩子!由此,我与他结下了莫名的仇怨。
原以为这只是我一人的想法,后来在一次“坏学生”联盟中,我才发现,原来在这个小小的校园内,他竟无缘无故地结下了那么多仇家。
我们盘算着,要好好报复他一下。
当然,我们是很有计划性的。
譬如,在行动之前,派人好好地打探了一下他的家庭背景。
万一,他的父亲或是母亲就在学校教书的话,我们便不敢轻举妄动了。
排除这个可能,计划就可顺利进行。
调查结果显示:不详。
没有人知道他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位于何处,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没有人愿意做带头羊。
这个原本轰轰烈烈的报复计划,就这般悄无声息地无疾而终了。
很多天后,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上交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
很多人从书上抄了。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用精美的作业本,从《全国优秀作文选》上工工整整地抄了一大段。
他没有抄,看得出来。
他交的是张纸条。
几乎每个同学都因他纸条上的内容疯狂发笑。
纸条上写着“我的父亲在流汗”。
我跑到讲台上,晃悠着他的纸条说,我们大家都来改一个吧,你改个我的父亲在小便!我改个我的父亲在要饭!哈哈,押韵又工整。
最后,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一向性格温和、寡言少语的他,第一次发了火。
教室里,鸦雀无声。
他走过去,将已被众人扯碎的纸片拾起来,一言不发。
我永远记得那个忧伤的神情,像一朵在春天凋零的山花。
很多个日夜后,我从一所三流大学毕业,因苦苦找不到工作,不得不跟随舅舅到工地干苦力。
汗流浃背的生活让我对童年的悠闲无比想念。
我时刻追忆年幼的时光。
烈日下,搬着砖块,舅舅含泪说,小弟(舅舅的儿子)老是不吃早餐,给他零花钱买吃的也舍不得,你舅妈每次洗衣服,都能从他的口袋里搜出叠放齐整的钱来。
我问,干吗宁可饿着也不买吃的,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啊!舅舅你得督促他,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岂料,他却哽咽了,说小弟说了,他挣钱不容易,花着心疼。
顿时,在一旁搅拌砂浆的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个“仇家”,那句“我的父亲在流汗”。
今天想来,当时调查不详的他的父亲,大概与我同一职业吧?也只有这类职业,才能刻骨铭心地让小弟,让他早早懂得生活的艰辛。
懂得在虚度时光之时,刻刻怀想那位正在天地间无怨无悔,默默流汗的老父亲。
16.阅读全文,请你用词语概括“我”的心理变化。
(每空2个字)(3分)17.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语句“我永远记得那个忧伤的神情,像一朵在春天凋零的山花。
”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分)18.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童年”和“今天”对“我的父亲在流汗”这几个字的不同感受,以及作者“今天”的感受带给你的启示。
(不超过150字)(5分)(二)阅读《神秘大湖为何来去匆匆》,完成19-22题。
(共8分)神秘大湖为何来去匆匆①八年前,一场暴雨过后,山谷变成“高山平湖”;八年后,湖水却奇迹般地消失,仅仅七天时间便湖底见天,留下鱼虾在泥塘中挣扎。
②神秘大湖为何来去匆匆?湖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③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一个原本宽400多亩的大湖突然干涸,意外消失的大湖位于忻城县遂意乡江村容屯,当地村民将其称为“吨湖”。
④据当地村民说,今年3月9日深夜约12时,吨湖方向传来“轰隆隆”的闷响将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而随后发出的“呜呜”声一直持续到天亮。
村民跑到湖边一看,原来在湖中央和西南角水面上,有几个巨大的旋涡在往下旋转,并且还发出“呜呜”的声音,而这时湖水已经下降大概1.米多....的速度下降,..了。
之后吨湖的水位继续以每天两到三米到14日下午,85%..的湖底裸露。
16日,偌大的山湖基本见了底,只留下鱼虾在泥塘...左右中挣扎。
湖底虽然已经没有了水,但是仍然能听见流水的声音。
⑤仅仅7天,湖泊骤然消退直至干涸,这件事不仅令当地村民感到惊诧不已,而且也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