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年高三物理三模试卷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3分)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区域,边界线MN平行于PQ线,磁场方向垂直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边长为L(L<d)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电阻为R,质量为m,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从距离MN为d/2处由静止开始运动,线框右边到MN时速度与到PQ时的速度大小相等,运动过程中线框右边始终与MN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做加速运动B. 线框的右边刚进入磁场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C. 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速度的最小值为D. 线框右边从MN到PQ运动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F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大B.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变化更快C. 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D.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E.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做功不一定改变内能,热传递也不一定改变内能,但同时做功和热传递一定会改变内能3.x=0处的质点在t=0时刻从静止开始做简谐振动,带动周围的质点振动,在x轴上形成一列向x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如图甲为x=0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为该简谐波在t0=0.03s时刻的一部分波形图。
已知质点P的平衡位置在x=1.75m处,质点Q的平衡位置在x=2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Q的起振方向向上B. 从t0时刻起经过0.0275s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C. 从t0时刻算起,质点P比质点Q的先到达最低点D. 从t0时刻起经过0.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小于1mE. 从t0时刻起经过0.01s质点Q将运动到x=3m处三、实验题(共2题;共5分)4.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 =250g,砝码盘的质量记为m0,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f=50Hz.其实验步骤是: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质量,重复2~4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将有关测量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砝码盘中砝码的重力F/N 0.10 0.20 0.29 0.39 0.49小车的加速度a(m/s2) 0.88 1.44 1.84 2.38 2.89他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
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为了测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阻箱R,定值电阻Rn,两个电流表A1、A2,电键S1,单刀双掷开关S2,待测电源,导线若干.实验小组成员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闭合电键S1,断开单刀双掷开关S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1,读出电流表A2的示数I0;将单刀双掷开关S2合向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A2的示数仍为I0,此时电阻箱阻值为R2,则电流表A1的阻值R A1=________.(2)将单刀双掷开关S2合向2,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每次调节后的电阻箱的阻值R及电流表A1的示数I,实验小组成员打算用图象分析I与R的关系,以电阻箱电阻R为横轴,为了使图象是直线,则纵轴y应取_____.A.IB.I2C.1/ID.1/I2(3)若测得电流表A1的内阻为1Ω,定值电阻R0=2Ω,根据(2)选取的y轴,作出y﹣R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4)按照本实验方案测出的电源内阻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等于真实值”)四、解答题(共4题;共29分)6.如图所示,空间充满了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平面内固定放置一绝缘材料制成的边长为L的刚性等边三角形框架△DEF,DE边中点S处有一带正电的粒子,电量为q,质量为m,现给粒子一个垂直于DE边向下的速度,若粒子每一次与三角形框架的碰撞时速度方向垂直于被碰的边,且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当速度的大小取某些特殊数值时可使由S点发出的粒子最终又回到S点.求:(1)若粒子只与三角形框架碰撞两次就回到S点,粒子的速度大小.(2)若S点不在DE边的中点,而是距D点的距离DS=L/4,仍然使粒子能回到S点,求满足条件的粒子的速度大小.7.如图所示,BCD是光滑绝缘的半圆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直径BD竖直轨道半径为R,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不带电的滑块b静止在B点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滑块a置于水平轨道上,电荷量为,滑块a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滑块a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12R的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与滑块b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电量不变,碰后两滑块粘在一起运动,a、b滑块均视为质点.求:(1)滑块a、b碰撞后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圆形轨道上最大速度的大小,以及在最大速度位置处滑块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3)滑块第一次落地点到B点的距离.8.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竖直放置。
管中有两段水银柱a、b,长分别为5cm、10cm,两水银液柱上表面相平,大气压强为75cmHg,温度为27℃,a水银柱上面管中封闭的A 段气体长为15cm,U形管水平部分长为10cm,两水银柱间封闭的B段气体的长为20cm,给B段气体缓慢加热,使两水银柱下表面相平,求此时:(i)A段气体的压强;(ii)B段气体的温度为多少?9.如图所示,ABC等边三棱镜,P、Q分别为AB边、AC边的中点,BC面镀有一层银,构成一个反射面,一单色光以垂直于BC面的方向从P点射入,经折射、反射,刚好照射在AC边的中点Q,求①棱镜对光的折射率;②使入射光线绕P点在纸面内沿顺时针转动,当光线再次照射到Q点时,入射光线转过的角度.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二、多选题1.【答案】B,D【解析】【解答】A、线框右边到MN时速度与到PQ时速度大小相等,线框完全进入磁场过程不受安培力作用,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做加速运动,由此可知,线框进入磁场过程做减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线框进入磁场前过程,由动能定理得:,解得:,线框受到的安培力:,故B符合题意;C、线框完全进入磁场时速度最小,从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到右边到达PQ过程,对线框,由动能定理得:解得:,故C不符合题意;D、线框右边到达MN、PQ时速度相等,线框动能不变,该过程线框产生的焦耳热:Q=Fd,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利用速度相同可以判别线圈进入磁场时做减速运动;利用动能定理结合安培力公式可以求出安培力的大小;利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线圈完全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利用功能关系可以求出焦耳热的大小。
2.【答案】B,C,D【解析】【解答】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是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大,A不符合题意;B、根据分子力的特点可知,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随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更快,B符合题意;C、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附着层内分子间作用表现为斥力,附着层有扩展趋势,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C符合题意;D、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气体的摩尔体积,然后求出每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从而能求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符合题意;E、做功与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同时做功和热传递,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不一定会改变内能,故E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分析】温度的大小决定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不代表每一个分子动能的大小;假如外界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放热的话有可能内能保持不变。
3.【答案】B,C,D【解析】【解答】A、由图甲可知,在时刻振源质点是向y轴负方向振动,其余质点重复振源质点的运动情况,故质点Q起振的方向仍为y轴负方向,故答案为:项A不符合题意;B 、由图甲可知周期为,由图乙可知波长为,则波速为:则由图乙可知当P再次处于平衡位置时,时间为:经过周期的整数倍之后,质点P再次处于平衡位置,即经过还处于平衡位置,B符合题意;C、由于波沿轴正方向传播,可知从t0时刻算起,质点P比质点Q的先到达最低点,C符合题意;D、由题可知:,若质点P在最高点、最低点或平衡位置,则通过的路程为:,但此时质点P不在特殊位置,故其路程小于,D符合题意;E、波传播的是能量或者说是波的形状,但是质点不随着波迁移,E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分析】由图读出波长和周期T,由波长与周期可求出波传播的速度,根据质点的位置分析其运动情况,注意质点不随着波迁移;三、实验题4.【答案】(1)否(2)0.88(3)在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解析】【解答】(1)当物体小车匀速下滑时有:mgsinθ=f+(m+m0)g,当取下细绳和砝码盘后,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和摩擦力f不变,因此其合外力为(m+m0)g,由此可知该实验中不需要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根据逐差法可知,加速度:(3)由图象可知,当外力为零时,物体有加速度,说明小车所受合力大于砝码的重力,可能是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分析】(1)利用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合外力的大小所以不需要满足质量要求;(2)利用逐差法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3)利用坐标可以判别没有外力时有加速度的产生进而判别其合力计算没有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5.【答案】(1)R2﹣R1(2)C(3)3;0.9(4)等于真实值【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电路电流保持不变,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阻不变,则电流表内阻等于两种情况下电阻箱阻值之差,即:R A1=R2﹣R1;(2)根据题意与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源电动势:,整理得:,为得到直线图线,应作图象,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3)由图线可知:,,解得,电源电动势:E=3V,电源内阻:r=0.9Ω;(4)实验测出了电流表A1的内阻,由(2)(3)可知,电源内阻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分析】(1)利用总电阻不变结合电阻的变化可以求出电流表的电阻的大小;(2)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以判别电流和电阻的关系;(3)利用图像斜率可以求出电动势和内阻的大小;(4)利用电表没有干扰可以判别电源内阻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