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研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研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研究摘要:阐述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界定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范围,并从基本元素、组织模式、生态特性、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生长演化等方面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基于种群与群落理论构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

最后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企业信息系统;信息生态系统;种群与群落理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近年来新生的企业系统概念,并很有可能是一种极有效率的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形式。

当前的研究主要分为信息生态学的概念、基本元素、组织模式、生态特性、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生长演化等方面,。

根据目前的研究,本文首先给出了相关研究的基础现状。

为更好地提出适用于企业信息化战略与IT规划的指导方法,尝试提出一种基于种群与群落理论的企业信息生态体系,并基于此给出相关研究方向。

1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起源与发展关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信息生态学依附于其他学科而存在;第二阶段,以独立的信息生态学出现;第三阶段,信息生态学的理念被引用至企业信息系统的研究,产生出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

第三阶段的研究,确立了以生态学理念指导建设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

1989年,德国学者Rafael Capurro[1]于哥本哈根举行的“信息与质量”研讨会上发表文章,最早正式提出“信息生态”概念。

信息生态学的目的在于利用生态学的观点与方法,研究人与信息环境的关系,解决信息生态失调现象,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基本理念便是通过将基本概念进行类比,在信息生态中寻找与生态学中相似的地方,通过对理论进行加工迁移,来指导信息生态的构建,发展和管理。

基于信息生态的概念,近年来新生的一种企业运作系统名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企业中的人、信息、技术、实践构成的,以企业为个体元素进行各种商业活动与信息交流。

企业有它自己的新陈代谢,围绕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企业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换和转移的过程。

国内外学者围绕企业信息系统这一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对信息生态学、企业信息化及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阐述,但关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仍然非常稀缺。

本文将主要分析目前国内外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已有研究,并对其进行分类,对企业信息生态的研究分成基本元素、组织模式、生态特性、生态链、运行机制和生长演化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2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2.1 基本元素美国的WIENER N[2]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有三个元素:(1)信息:是人类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和名称;(2)信息人: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信息的需求、生产、传递、分解者。

信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所有信息关系的总和;(3)信息环境:不仅是生态的背景和场所,而且也是所有与信息相互关联的外在因素之和。

信息环境既可以是微观和局部的区域,也可是宏观的生态空间。

王晰巍、刘铎[3]在研究中扩展了这个概念,认为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客体,也是信息生态系统的粘合剂。

信息人作为企业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不可被忽视。

在生态学中,人类的干扰已经被认为是环境干扰当中的一种。

而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人作为企业信息价值的体现和在现实世界中的载体,其重要性同样不可小视。

很多人的研究中强调了人的作用,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需要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2.2 组织模式FEDOROWICZ J等人[4]专门研究了组织间的信息生态,探讨了信息共享在组织间信息生态进化中的作用,并强调信息共享应该是组织间信息生态中的主导性信息活动,并指出:“组织间的信息生态是多个组织共享信息的结果,它影响着成员、技术、信息和过程相互间的动态适应过程,同时也被这个过程影响着”。

FEDOROWICZ J 等人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信息共享行为在信息生态进化中的重要地位。

马捷、靖继鹏[5]在研究中按照企业信息、政府信息和科技信息三种信息群落的分类方式分别分析了信息生态系统的组织模式。

其中,企业信息群落的分析指出:“企业信息群落的信息组织以企业内部的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为目标,同时重视业务流程中隐性知识的发掘”。

数据库的集合通过功能与不同的任务模块与领域模块相连接,这些信息系统的综合即为企业知识库。

企业知识库与网络技术结合形成语义网络,并通过基于信息构建思想的交互界面与企业信息群落的具体信息活动进行交互。

信息流是基于各种业务流程产生的,如某一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售后构成整个业务流程,其中的研发等具体的专业业务构成局部的专业业务流程。

知识库中的财务信息、人才信息、技术信息等为各个流程服务群落中的各种群在不同的业务流程中积极活动,通过语义网的交互界面向知识库索取知识和信息,并随时将流程中产生的新信息导入知识库,整个群落在动态的信息环境中进行活跃、复杂、交互的信息活动,其中信息组织者种群管理和维护整个信息组织系统。

张海涛、闫奕文[6]也构建了一个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逻辑模型,在模型中,一个生态信息管理子系统分管生态资源调度子系统、生态因子自我调节子系统和生态决策评价子系统。

生态信息管理子系统通过与企业基础网络进行连接与外部社会的知识交流,例如企业部门信息、国家质量要求等,而与信息管理数据库的信息交换则保证了信息的流动性以及信息养分的输入和输出。

这些信息通过加工优化后会通过特定渠道传递给管理决策层,而决策层通过这些信息作出决策,反馈给数据库和各个子系统。

2.3 企业信息生态特性Nardi、O’Day[7]专门研究了使用技术的环境的信息生态,突出了信息生态中人的核心作用。

他们把信息生态定义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由人员、工作、价值和技术构成的系统。

他们提出了使用技术的环境的信息生态的一些关键性特征:(1)信息生态是一个部分及其之间的各种联系所构成的复杂系统;(2)信息生态具有多样性和持续进化的特点;(3)信息生态中的不同部分依据系统中的各种联系共同改变和协同进化;(4)信息生态中存在维持生态生存所必须的几个关键性物种;(5)信息生态具有地域性,在他们的研究结论中首次增加了对地域性和关键物种的信息生态特征的关注。

王晰巍、刘铎[4]从另外的角度分析了信息生态系统的三个特性:(1)等级结构和系统性。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具有等级组织结构,其中每一个生态要素都包含在一个更大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同时又含有更小的信息生态系统;(2)复杂性和多样性。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组成种类繁多,不同层次的组成之间相互联系,系统与外界环境还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3)动态演化性。

一个健康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动态发展、螺旋上升的,处于不断的演化当中,具有自适应和演化能力。

2.4 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链概念的提出是以信息生态学的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并借鉴了价值链理论的分析方法,将信息的传播过程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和各种环境因子联系起来,分析信息的流动过程,其流动过程中所带来的效应和所改变的条件。

信息生态链的搭建对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搭建具有宏观和微观上的重要指导意义。

Sun、Yen[8]首次提出了一个制定信息共享策略的方法框架:信息供应链(ISC)。

信息供应链用来平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它运用信息需求计划(IRP)方法来推断、计划和满足对有用信息的需求,可以作为信息共享管理的基本方法。

徐绪堪、李晓东[9]认为:利用食物链原理,研究企业信息系统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上下游关系,是构建基于生态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生长模型的前提。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含企业信息需求、信息吸收、信息消化、信息扩张以及信息利用,形成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消费者、信息分解者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企业信息系统内外驱动力作用下形成整个信息生态链。

马捷[5]在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阶段的基础上,加入了信息组织者这一环节,并将信息组织者的概念定义为通过一定方法使信息有序化,便于用户查询和专业人员的使用;信息组织者处于信息节点的核心环节,起到调整信息流量和方向并进而调整能量流动的作用。

韩刚、覃正[10]等人的研究指出:信息生态链具有空间结构特征、时序变动特征和管理特征,并认为“牛鞭效应”本质上就是信息生态链管理的失败。

而通过搭建正确的信息生态链并进行合理的管理,使得信息的共享更加全面和细致,也就能很大程度上抑制甚至根除“牛鞭效应”。

2.5 运行机制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有六个运行机制[8,11,12]:(1)形成机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生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在资金和技术的推动下,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动力,由企业信息化来提供索引作用的过程。

只有这个形成机制建立以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才能正常运行;(2)合作共享机制。

信息生态环境是一个企业间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平衡环境,而企业间信息生态系统是存在相似性的系统。

合作共享应在企业相互合作的情况下完成,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3)决策机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平台可以支持提供企业相关信息,在转化并分析后进行相关知识的优化创新,让企业决策者据此实施战略行动;(4)协同机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元素按照某种规则自动与多种资源相结合,形成内驱动力,促使系统的演化维持动态平衡,最终自发呈现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特有的有序化结构和功能模式。

协同机制是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运行机制;(5)竞争机制。

企业应通过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进行知识更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增值,为企业间的合作性演奏培育实力。

信息价值链增值是提高竞争机制的根本因素;(6)循环机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周边的社会系统形成了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的关系,从而促进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形成了动态、平衡的信息生态环境。

2.6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生长演化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核心部门之一,宏观上作为一种战略手段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竞争优势,微观上实现和支持业务自动化。

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生长模型的构建过程是以企业最终的组织模式、生态特性、生态链以及运行机制为理论基础,反过来推演从无到有的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搭建过程。

Mische[13]认为信息系统的生长是具有阶段性和层次的,并把把信息系统生长的阶段分为起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以及更新阶段,认为决定这些阶段的特征有五个方面:(1)技术状况;(2)代表性应用和集成程度;(3)数据库和存取能力;(4)信息技术融入企业文化;(5)全员素质、态度和信息技术视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