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航标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航道概述
一、航道概念及分类
(一)航道:沿海、江河、湖泊、运河内船舶、排划在不同水位期可以通航的水域。
(二)航道分类
1.按航道的级别划分为7级,即I、II、III、IV、V、VI和Ⅶ个等级航道。
通航标准低于Ⅶ级的航道为等外级航道。
2.按航道的管理属性划分为国家航道、地方航道和专用航道。
3.按航道所在地域划分为沿海航道和内河航道。
4.按航道形成的因素分为天然航道、人工航道和渠化航道。
5.按航道的通航条件划分:
(1)依通航时间分为常年、季节性通航航道;
(2)依通航限制条件分为单向、双向和限制性航道;
(3)依通航船舶类别分为内河船航道、海船进江航道、主航道、副航道、缓流航道、短捷航道等。
6.按航道所在特殊部位分为桥区航道、港区航道、库区航道、内河进港航道和海港进港航道等。
二、航标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一)航标:即助航标志,是船舶航行的重要助航设施。
(二)航标的作用:标示航道的方向、界限与障碍物,揭示有关航道信息,为船舶航行指出安全经济的航道。
(三)航标分类
1.按航标的作用划分为:
(1)视觉航标:是固定的或浮动的供直观的助航标志。
具有易辨认的形状颜色,可安装灯器及其它附加设备;常用标身的形状、颜色或顶标来区分或表示不同的航标功能,供驾驶员在白天观察使用,夜间则以灯光的颜色、节奏、周期来区分识别。
(2)音响航标:是指能发出声音信息以引起驾驶员注意其概位的助航标志。
有空中和水中音响航标两种。
(3)无线电助航设施:以无线电波传送信息供船舶接收以测定船位的助航标志。
有无线电指向标、无线电测向仪、雷达应答器、雷达反射器、雷达指向标、卫星导航等。
2.按航标设置水域划分为:
(1)内河航标:有航行标志、信号标志和专用标志。
航行标志包括过河标、沿岸标、过渡标、侧面标、左右通航标、示位标、泛滥标、桥涵标;信号标志包括通行信号标、鸣笛标、界限标、水深信号标、横流标、节制闸标;专用标志包括管线标和专用标。
(2)海区航标:有灯塔、灯船、灯桩、大型助航灯浮、灯浮标、立标、导标等航行标志。
海区航标的浮标包括侧面标志、方位标志、孤立危险标志、安全水域标志和专用标志。
侧面标志包括左侧标、右侧标、推荐航道左侧标和右侧标;方位标志包括东、西、南、北方位标。
(四)内河航标配布类别
1.一类航标配布:配布的航标夜间全部发光。
2.二类航标配布:发光航标和不发光航标分段配布。
3.三类航标配布:航标配布的密度比较稀,不要求从一座标看到次一座标,但每一座标与次一座标的功能应相连贯,指引船舶在白天安全航行。
4.重点航标配布:只在航行困难的河段和个别地点配布航标。
(三)航标的设标座天和维护性正常率;
(四)维护性疏浚的工程量、质量指标和时间利用率;
(五)测量工作量;
(六)整建筑物的维修工作量。
四、航道维护工作组织
(一)航道维护由航道管理机构组织,负责编制和审定维护工作计划,提出实施措施;根据航道特征、水情变化发布航道通告;定期检查航道航标维护工作落实情况,收集整理航标技术资料,分析研究航标维护质量,总结航标维护管理经验;
(二)一、二类维护的航道应有固定的专业维护队伍,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其范围应相互衔接,不留空挡;三类维护的航道应主要利用航道自然条件通航,必要时组织队伍,采取简易措施维护其通航。
五、航道维护标准
航道维护工作的基本目标是要保证航道尺度,维护航标质量,维护通航设施的正常运转,不发生阻航,断航事故。
(一)航道尺度
包括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最主要是航道深度。
(二)航标维护质量标准
1.航标的种类、形状、颜色、灯质与配布原则,内河应符合《内河助航标志》的规定;通海河口应符合《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的规定。
2.航标维护质量应做到:
(1)标志位置正确,外形尺寸符合规定; 颜色鲜明,灯光明亮, 灯质、视距符合要求;在通视有效范围内无障碍物;
(2)通行信号揭示正确、及时;
(3)航标维护正常率:一类维护不小于99%,二类维护不小于95%,三类维护不小于90%。
职能。
该中心为福州市港务局(福州市航道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规格为副处级。
四、福州市航道航标管理中心主要职责
福州市航道航标管理中心主要负责福州市行政辖区五级(含五级)以上内河及沿海港湾航道和航标的管理,航道行政执法和航养费征收工作: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航道、航标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辖区实际,拟定具体管理实施办法,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根据福州港总体规划和发展规划,负责协助福州市港务局(福州市航道管理局)编制福州市辖区内航道发展规划,拟定航道技术等级,提出航道航标建设、改造、维护的意见、建议。
(三)审核辖区内与通航有关的栏河、跨河、临河建筑物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对涉及航道、航道保护范围内的采砂作业实施管理。
(四)负责本辖区内航道、航标和航道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和上报工作,发布航道通告。
(五)负责征收航道养护费;对航道养护和建设项目,按规定实施管理。
(六)负责辖区内航道及航道设施的保护,制止偷盗、破坏航道设施、侵占和损坏航道的行为;对违反航道和航标管理的行为进行,按规定的权限进行查处。
(七)负责台马段水域港政管理。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国家航道
指构成国家航道网、可以通航五进吨级以上船舶的内河干线航道;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常年通航三百吨级以上船舶的内河干线航道;沿海干线航道和主要海港航道;国这指定的重要航道。
专用航道
由军事、水利电力、林业、水产等部门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自行建设、使用的航道。
地方航道
国家航道和专用航道以处的航道。
航道设施
航道的助航导航设施、整治建筑物、航运梯级、过船建筑物(包括过船闸坝)和其他航道工程设施。
与通航有关的设施
对航道的通航条件有影响的闸坝、桥梁、码头、架空电线、水下电缆、管道等栏河、跨河、临河建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
航道尺度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的最小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的总称。
通航净高
在跨越航道建筑物的通航孔两侧墩柱的内空范围内,从建筑物梁底最低点到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垂直距离。
海港淤积
指港池和航道的泥沙淤积。
各港口都有淤积现象,常是在多泥沙活动的海岸建港的严重问题。
泥沙运移主要动力是波浪和潮流。
防淤工程措施通常有建筑防波堤、丁坝、导堤、岛堤等。
疏浚
指为疏通、扩宽或挖深河湖等水域,用人力或机械进行水下土石方开挖的工程。
广义的疏浚包括用水下爆破法进行的炸礁、炸滩等。
人工开挖只适用于可断流施工的小河流。
机械施工广泛使用各类挖泥船,
有时也用索铲等陆上施工机械。
疏浚工程广泛应用于:①开挖新航道、港口和运河。
②浚深、加宽和清理现有航道和港口。
③疏通河道、渠道,水库清淤。
④开挖码头、船坞、船闸等水工建筑物基坑。
⑤结合疏浚进行吹填造地、填海等工程。
⑥清除水下障碍物。
打捞作业
指打捞沉没于水中物体的工程作业。
包括打捞船舶、飞行器、货物等。
在航道、港口水域中的打捞作业,可达到清理通航障碍物的目的。
打捞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涉及测量、潜水、水下切割、封堵、水下爆破和水下焊接等。
防波堤
指用于防御波浪、泥沙、冰凌入侵,以使港口有足够的水深和水面平稳的水工建筑物。
对于保护港池岸线不受冲蚀、防止港池淤积也有一定作用。
防波堤按断面形式可分为斜坡式、直立式和混合式3种。
结构型式的选择决定于水深、波浪、潮差和地质条件,以及当地建筑材料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