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库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儿童在游戏》教案

文库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儿童在游戏》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儿童在游戏》教案[1] 教材版本:小学苏少版二(上)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儿童在游戏》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执教者:扬中市实验小学何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儿童在游戏》,在音乐游戏等活动中用适当的声势动作感受、表现音乐的变化,体验游戏的快乐。

3.饶有趣味地参与儿歌诵读等活动,表现出较稳定地节奏感与韵律感;在游戏中表现出自己演唱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歌唱活动及音乐诵读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2.在儿歌诵读、律动中表现出较稳定地节奏感与韵律感。

3.感知音高,熟练模唱。

[教学具准备]
电脑、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
《儿童在游戏》是一首旋律简单又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

歌曲为四二拍,大调式,由4个乐句组成。

第一、第二乐句的旋律和节奏完全相同,第三、第四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稍有变化。

歌曲用简单、儿童化的语言,表现了孩子们玩各种各样游戏时的快乐心情和天真的孩童形象。

设计理念: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

”音乐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参与、体验”的理念,这首歌曲中采用的音乐素材非常简单,全曲只有四分与八分两种节奏。

前两句重复着“xx xx|xx x”,后两句重复节奏“xx xx|x x”,而且旋律乐句有重复之处,在教学中,我巧妙加以利用,将声势活动、柯尔文手势与模唱的相关练习融入到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寓学于玩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会歌曲的同时,受到识读乐谱的基础训练,从而更加准确地、饶有趣味地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课前乐:《儿童在游戏》伴奏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拍皮球
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都喜欢哪些游戏呢?
——交流
2)看,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交流:你会拍皮球吗?拍一拍
提醒:拍的时候有弹性,不能让球漏掉哦。

3)律动:你会跟音乐拍皮球吗?跟随老师动一动。

(2遍)
第一遍:x—;第二遍:x x
导:玩游戏时你开心吗?那是啥表情呢?接下来玩游戏时请你露出开心的表情随音乐律动。

2.拍手游戏(拍手、点手心)(2遍)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说说自己熟悉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表达高兴的情绪,同时感受恒拍和音乐节奏的变化。

]
二、新课学习。

导:匈牙利有一个的音乐家巴托克写了一首与游戏有关的歌,你想听听吗?——它的名字就叫:揭题《儿童在游戏》
1.初次欣赏,了解歌词内容。

(2遍)
过渡:仔细听,歌中唱到了哪些游戏形式?请你记在心中,听完了我们交流。

2.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响板指挥)
1)2小节一句跟读
2)跟师指挥齐读
3.再听范唱,熟悉歌词内容。

(2遍)
要求:带着开心的表情跟音乐在心里唱。

4.学习歌词。

1)2小节一句跟师模唱。

2)4小节一句跟师模唱。

(注意“捉、抓”两字的演唱)
3)听师完整范唱,生默唱。

4)生唱歌词。

要求:会唱的学生声音可以响亮些,不太会的学生轻声唱。

5)巩固、检查唱。

要求:分组“开火车”接龙唱,一组唱时,其他组听、学、评;轮到演唱的小组起立唱。

6)完整有表情地齐唱。

7)背唱歌词。

[设计意图:歌曲的学习要扎实,从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入手,引导学生记住“捉、抓”两字的演唱,通过2小节、4小节一句的演唱引导学生认识音乐知识,学习中分层教学,通过学生唱、听、评等形式指导、巩固新歌的学习,并学习背唱、记住歌词。

]
5.学习歌谱。

1)在心里认谱。

2)听师唱谱,生轻声跟唱。

思考:找一找,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
——1 2 3 4 5 6i(do上加了小帽子,手要放到头顶上。


3)板书:感受音高
律动:加柯尔文手势唱音。

(i:do上加了小帽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