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优易错试卷综合题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

培优易错试卷综合题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医”中。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____气味。

(2)食: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填字母) 。

A.橙子 B.猪肉 C.面粉(3)住:下列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石蜡燃烧 B.太阳能热水器 C.燃料电池(4)行:城市交通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5)医: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烧焦羽毛A B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C6H12O6【解析】【分析】(1)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来分析;(2)根据营养素的主要来源来分析;(3)根据获取能量的来源来分析;(4)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来分析;(5)根据物质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详解】(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2)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橙子中富含维生素C;猪肉富含油脂与蛋白质;面粉富含糖类;故填:A;(3)太阳能热水器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故填:B;(4)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能节省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5)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2.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答案】 22.99 B C 最外层电子数得到 Cl-【解析】(1)由钠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由钠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表示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钠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2)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3)由图示可知A、B两者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4)C表示的粒子表示氯离子,符号为:Cl−。

3.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___,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已知氯化银是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样品中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氯化钠。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②取少量滤液滴入酚酞,溶液变红;③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实验 中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样品中无NaClB、样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C、样品中无NaOHD、样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4)配制100mL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11g/mL),需要质量分数40%的氢氧化钠溶液(1.43g/mL)_________mL,水________mL。

(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碳酸钠不一定CaCO3D19.483.3【解析】【详解】(1)烧碱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碳酸钠,故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钠;由于事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加入硝酸银后有氯化银沉淀生成,可能是由于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的,故不能确定有氯化钠;(2)由上面的实验可知,溶液中有碳酸钠,故加入过量的硝酸钙后有碳酸钙沉淀生成;(3)由实验①可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实验②可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由实验②③可知,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故选D;(3)100mL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11g/mL)的质量为100mL×1.11g/mL=111g,设需要质量分数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则111g×10%=x×1.43g/mL×40%,得x=19.4mL ,故加入水的质量为111g-19.4mL ⨯1.43g/ mL=83.3g ,约83.3mL 。

4.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⑴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A .黄金饰品B .铁锅C .铜导线D .不锈钢刀具⑵钢铁锈蚀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防止或减缓钢铁锈蚀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⑶“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是世界湿法冶金的先驱。

试写出用铁和硫酸铜溶液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 反应。

(填“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之一)⑷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了该样品20g ,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答案】C 制成不锈钢( Fe + CuSO 4 FeSO 4 + Cu 置换 13.5g【解析】⑴ 金属做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故选C⑵ 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有将钢铁制成不锈钢或 钢铁表面洁净后,覆盖保护层,例如涂油、漆,镀锌,烤蓝工艺 等)⑶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Fe + CuSO 4 FeSO 4 + Cu ,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是置换反应 ;⑷解:设Zn 的质量为x ,则Zn + H 2SO 4 = ZnSO 4 + H 2↑65 2x 0.2g∴ 652 6.5x 0.2gx g ,得== 则样品中Cu 的质量 = 20g - 6.5g = 13.5g答:该样品中含有13.5g Cu 。

5.硫酸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

I .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 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可简示如下:FeS 2−−−→煅烧SO 222O +H O−−−−→催化剂H 2SO 4(原理)(工艺流程)(1)黄铁矿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工业生产过程中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

(2)在吸收装置中,液体由上而下形成喷雾状的目的是_____。

(3)在实验室模拟制硫酸时用如图装置吸收三氧化硫,除了达到与工业上相同的目的外,还可能考虑的因素是_____。

(4)工业上常用石灰乳来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示:生成物有一种是CaSO3)II.黄铁矿锻烧后的另一种产物是铁的一种氧化物,其中铁氧质量比为7:3,则其化学式为_____。

该物质可用来生产氯化铁晶体。

氯化铁也是常用的净水剂之一,相比于明矾,其作为净水剂的优点是_____。

III.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配制稀硫酸。

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来配制500g 20%,需要水_____g.溶解时,应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该实验中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_____。

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

IV.某化工厂以黄铁矿为原料产生硫酸。

如果该厂生产98%的浓硫酸100t,不考虑其他各生产阶段的物料损失,需要含FeS260%的矿石质量为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答案】混合物加快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三氧化硫易溶于水 Ca(OH)2+SO2=CaSO3+H2O Fe2O3,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398 将浓硫酸盐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玻璃棒金属除锈 100t【解析】【详解】I、(1)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所以黄铁矿是混合物,工业生产过程中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2)在吸收装置中,液体由上而下形成喷雾状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三氧化硫溶于水,所以除了达到与工业上相同的目的外,还可能考虑的因素是:三氧化硫易溶于水;(4)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SO2=CaSO 3+H 2O ;II 、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 x O y ,56x :16y ═7:3,x :y =2:3;所以化学式为Fe 2O 3,相比于明矾,其作为净水剂的优点是: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III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需要水500g ﹣500g?20%98%=398g ,溶解时,应将浓硫酸盐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实验中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稀硫酸的一种用途是:金属除锈;IV 、设需要含FeS 260%的矿石质量为x ,2422H SO FeS 98%10019612t 6%00x→⨯⨯60%x 120=98%100t 196⨯⨯ x =100t 。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2个氖原子_____②铵根离子_____③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④镁离子_____(2)用下列字母..填空: a .氢气 b .小苏打 c .无水氯化钙 d .硝酸钾①用于做复合肥_____②用做干燥剂_____③用于发酵粉_____④用于做燃料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铁在氧气中点燃_____②碳铵的受热分解_____③铁和稀盐酸反应_____④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答案】2Ne NH 4+ N 2O 5 Mg 2+ d c b a 2343Fe+2O Fe O 点燃43322NH HCO ΔNH +H O+CO ↑↑ 22Fe +2HCl= FeCl +H ↑4242432(NH )SO +Ca(OH)=CaSO +2NH +2H O ↑【解析】【详解】(1)①2个氖原子就是在氖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e ;②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 4+,故填:NH 4+;③五氧化二氮分子就是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故填:N 2O 5;④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Mg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