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一、苏州十大物流园区的布局二、十大园区的选址分析高新物流园区(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

由地图可知,苏州高新区的物流公司都在公路附近,公路比较密集,例如文昌路嵩山路,长江路等,西北方向为铁路线,能够运送大宗批量货物。

(1)自然因子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

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2)运输因子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

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建设中的世纪大道横贯东西。

(3)集聚因子苏州高新区物流业也呈现了功能多样化、服务对象差异化和分工协作细致化的发展局面,形成了如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集中的区域。

(二)、周边环境分析1、政策优势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国际物流业务运作和便捷、快速通关的需要,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在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整合设立了苏州高新区进出口货物通关“监管查验中心”,统一对高新区通关货物进行查验放行,实现“多点合一”的一体化监管模式。

2、环境优势苏州高新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环保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电脑及周边产品的生产基地。

总结:苏州高新区是交通发达地区、制造业集聚区,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它又有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同时拥有具有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口岸通关及物流信息处理和咨询服务六项功能。

但高新区的劣势是物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大部分物流公司只以仓储、运输和货代为主营业务,整体处于“小、低、散、弱”状态,即真正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企业还很少。

唯亭物流园区(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唯亭街道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北部城市副中心,东临苏州古城、西接昆山、南靠园区中心地带、北濒著名的大闸蟹产地——阳澄湖、环抱青剑湖。

由地图可以知道,唯亭物流园区的物流公司都分布在沪宁高速附近,北面是京沪铁路,交通便捷,也可用于大型货物的运输。

同时,公路比较密集,例如唯胜路、现代大道等,106路、108路、109路、119路、126路公交能直达苏州市中心。

(1)自然因子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湖泊众多,水网密布,青剑湖、阳澄湖、娄江河等水体造就了园区独一的亲水环境。

(2)运输因子苏州唯亭交通网络便捷,它距上海虹桥机场60公里,距无锡硕放机场50公里。

京沪铁路和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均经过本街道,境内设有沪宁城际苏州工业园区站和预留的沪宁城际唯亭西站。

沪宁高速公路和312国道经过,沪宁高速公路在境设置阳澄湖服务区出入口和苏州园区出口。

(3)集聚因子围绕“服务业增幅高于经济总体增幅”和“现代服务业增幅高于传统服务业增幅”的倍增目标,主打三大特色品牌(蟹品牌、水品牌、生态品牌),突出三大特色业态(湖滨亲水房产、旅游休闲娱乐、高档商贸购物),培育三大服务业集聚带(青剑湖环湖区域大力引进商务会所销售总部等项目,着力建成区域性的企业商务中心和公司活动中心;阳澄湖沿线大力引进美食餐饮、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项目,着力建成最适合家庭度假、休闲、旅游的湖滨生态乐园;312国道沿线大力引进大型专业市场,着力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辐射性的生产资料集散地)。

(二)、周边环境分析1、政策优势(1) 园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对服务外包企业办公用房,人才培训、国际资质认证,市场开拓等给予补贴和奖励。

(2) 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上市企业,按照《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关于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实施意见》规定给予奖励。

2、区位优势沪宁高速、京沪铁路、312国道和娄江水运四大黄金通道横贯全街道东西,区域内依次分布着沪宁高速园区出入口和阳澄湖服务区出入口;形成了以星湖街、星华街、唯胜路为南北干道,和以312国道、葑亭路、双阳路为东西通道的三纵三横交通大格局。

总结:苏州唯亭物流园区它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以3种为主的服务对象。

一个是以东港钢材城为代表的大型专业市场,第二个就是根据唯亭自身的地理条件所形成的以阳澄湖为代表的美式餐饮,还有一个就是根据它的居住环境所形成的以运动休闲中心为代表的体育健身。

昆山物流园区(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处上海与苏州市区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东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交界,西与苏州工业园区及吴中区接壤,南部水乡古镇周庄与浙江相通。

由地图可以知道,昆山由京沪高速贯穿,周边还有绕城北线和郊环线,再往东是沈海高速,交通方便快捷,高铁、地铁和快速公交系统将昆山市各镇和上海苏州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半小时同城化生活。

昆山距上海虹桥机场48公里,距上海浦东机场92公里。

距我国最大港口上海港60公里,距张家港80公里,距太仓港25公里,货物经区内水道可直达上述各港。

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均穿过次节点区域,且京沪铁路在此设有一等客户运输综合站。

区域内公路网健全,沪宁高速公路、机场路、312国道等穿过境内。

(3)集聚因子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人民路和亭林路商圈已无法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大润发、卜蜂莲花、乐购、沃尔玛、欧尚、易买得、家乐福、百盛、麦德龙、农工商、红星美凯龙、好家居等大超市纷纷进驻,逐步形成了多个新兴商圈。

大量台资的涌入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

(二)、周边环境分析1.政策优势按照市“十二五”物流发展目标,全市现代物流业收入力争400亿元,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的要求,此次出台的《若干政策》将从9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昆山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

2.经济优势对昆山来讲,外向型经济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它的优势和特色。

发展外向型经济,昆山有四个法宝:一是“昆山之路”的精神;二是较强的招商能力;三是相对超前的载体建设;四是以亲商服务为核心的环境建设。

总结:昆山处于上海和苏州两大城市的中间地带,所以地理位置条件非常好,消费者能力非常高,以前的商业中心也能继续发展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商业区。

不止如此,昆山物流业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很早的就意识到了要想发展就必须要转型,因此,昆山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将电子与物流捆绑在一起,这样也带动了物流的迅速发展。

张家港物流园区(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属苏州地区,北滨长江,与南通、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苏州相邻;东与常熟相连,距上海98公里;西与江阴接壤,距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由地图可以知道,张家港物流园区的物流公司的位置都集中在沿江高速公路,锡张高速、通锡高速公路附近。

(1)自然因子张家港年平均气温15.2℃,港口地处温带,冬季无冰冻。

(2)运输因子港区内尚未铺设铁路专用线,但港口后枕京沪铁路,已与无锡站建立了联运,沟通了铁水口转业务渠道。

港口与苏南地区均有公路相通,澄扬公路拓宽40~60米竣工后,公路运输将更为通畅。

距港口57公里的无锡与常州,分别建有硕放机场和奔牛机场,空中运输便捷。

水路可与中国南北沿海及世界各港通航。

(3)集聚因子依托张家港的“一区三园”大力发展毛纺、化工,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扬子江化工园已有注册化工企业已经有700家左右,其中包括美国雪佛龙、杜邦、陶氏等世界知名的500强企业,目前,张家港化工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华东最大的化工品交易市场和仓储分拨中心。

(4)市场因子张家港主要工业产品有丝绸、棉纺织品、服装、自行车、家用电器、电子、各类机械、仪表、陶瓷、化工原料、农药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腹地通过港口进出的主要货种有煤炭、金属矿石、钢铁、矿建材料、水泥、木材、非金属矿石、化肥、农药、粮食等十大类。

(二)、周边环境分析1、区位优势:张家港地处长江流域经济走廊的咽喉,沿长江黄金水道可连接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城市为中心的7个经济圈及28个开放城市。

顺畅快速、辐射国内外的物流运输系统,有利于加快物流速度,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促进国际物流在保税区的分拨和集散;更有利于将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密切结合起来,推动以多式联运为核心的国际物流高速公路的发展。

2、港口优势:目前张家港港拥有万吨级泊位17个,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有货运往来。

3、腹地优势:张家港保税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

这一经济圈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人口的6%,却占全国GDP的17%,在中央政府的税收中占21%。

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巨大的物流市场潜力为张家港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总结:张家港物流园区的特别之处是它的港口条件非常好,它能获得更多腹地货源优势,并且可以吸引相关物流企业来张家港投资,提升张家港港的整体物流运作水平。

但它的劣势也很明显,其一,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脱节,严重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

其二,大多数物流企业处于传统物流经营阶段,规模小、效率低,只能提供单项营运,挂着“物流”名称从事传统运输业,无法提供完整的诸如流程网络设计以及货物购、运、调、存、管、加工和配送全过程服务。

太仓物流园区(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是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

太仓市区隔新浏河与上海市嘉定区相望。

陆域总面积约620平方千米。

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94.7万人。

其中户籍人口50万人。

(1)自然因子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

(2)集聚因子保税物流中心是太仓首个国家级功能载体,通过与港口码头、口岸部门紧密合作,联动操作,中心已构筑快速、高效的“绿色通道”,开展进口货物保税、出口产品退税、装卸理货等业务,吸引国外物流中心的分拨配送、简单加工等增值服务业务移师太仓。

围绕港口物流业大发展,太仓还不失时机地打出“台湾牌”、“深圳牌”、“华东牌”,吸引供应链上居于主导地位和决定权的贸易商,吸引著名船公司、港务公司、物流公司、国际采购商,吸引总部或地区总部、营销中心、结算中心入驻太仓。

(二)、周边环境分析1、政策优势2011年,国务院批复文件指出,太仓港经济开发区升级后定名为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文件要求,该开发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着力提高开放水平,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辐射、示范和带头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