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论文范例参考(优秀范文5篇)范文第一篇题目:企业公共关系伦理资本建构真实与价值在公共关系百年发展中,先后经历了以伯内斯的"投公众所好";思想,柯特利普和森特的"双向对称";模式,杰夫金斯的"公共关系工作六部曲";,马斯顿的"RACE公式";,格罗尼和亨特的"公共关系职能模式";,系列"公共关系管理模式";和"公共关系计划";等理论,形成了系统化的公共关系学科理论。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网络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了公共关系发展的新潮流。
我们在这里整理了一篇公关关系论文,希望你阅读后有所收获。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公共关系面临着"功利-道德";与"自身利益-他者利益";的冲突与困境,企业公共关系的伦理危机已然全面爆发。
基于对当前企业公关伦理研究局限与现实困境的阐述,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关伦理的经济价值与企业资本的伦理效应,以探讨公关伦理与企业资本相结合的必然与应然;其次通过对国内外伦理资本相关研究的梳理,以明确公关伦理资本的内涵界定与个性特性;最后尝试建立囊括"以诚信为基础的真实";与"以和谐为目标的价值";的企业公关伦理资本,为企业公共关系的伦理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关伦理;企业资本;伦理失范;企业公关伦理资本2016年12月11日,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五年过渡期正式结束,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逐步得到确认,这意味着我国将更进一步地全面融入这个以世界经济网络化、一体化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企业也将不可避免地迎接来自"不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与成熟市场经济制度之间差距";的经济挑战与来自"现有伦理文化与成熟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伦理文化之间差距";的伦理挑战。
(王小锡,2009:p.302)企业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单元,往往会将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置于中心地位,从而忽视了社会公平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由此近年来企业行为失范现象的频繁发生。
而企业公共关系作为企业处理其与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媒体等利益相关者间关系的重要手段,面临着多方的利益诉求与价值冲突,其行为失范问题尤其严重。
面对当下的现实困境,伦理道德的介入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匡正市场经济机制下企业公共关系领域出现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维度的偏差,(林振东,2013:p.24-28)为企业公共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伦理路径。
基于此,本文尝试以"公关伦理资本";(PublicRelationsEthicalCapital)为切入视角,通过对国内外"公关伦理资本";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逐步明确公关伦理的经济价值、企业资本的伦理效应以及公关伦理与企业资本的融合可能,并界定企业公关伦理资本的内涵与特征,最后尝试建构以"以诚信为基础的真实";与"以和谐为目标的价值";为基础的企业公关伦理资本体系。
一、企业公关伦理资本的缘起:研究局限与现实困境。
我国企业公关伦理的相关研究大约兴起于21世纪初期,熊卫平提出了"真实";作为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的底线伦理;(熊卫平,2005:p.62-64)陈先红归纳了中国公共关系伦理的理论流派与实践类型;(陈先红,2009:p.6-10)胡百精则梳理了公共关系研究的伦理史纲与现代公关伦理的逻辑与历史框架。
(胡百精、杨奕,2013:p.38-44)然而,却鲜有文献针对企业公关伦理的市场建构展开相关研究。
此外,本文选取"公共关系伦理";"公关伦理";"公共关系道德";"公关道德";为关键词在学术期刊网中进行搜索,获得相关文献不足50篇(截至2017年2月28日),其中大多是从市场营销或从业人员视角探讨如何实现伦理道德和发展职业道德,缺乏对公关伦理本身的系统性研究与思考。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公关伦理的相关研究总体上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关注,公共关系伦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无法满足公关伦理实践的迫切需要。
(艾小勇,2010:p.30-31)而在西方,公共关系则被认为是最痴迷于伦理道德的传播学科。
(Holtzhausen,2012:p.31)早在20世纪初"扒粪运动";时期,公共关系伦理便初现端倪;(杨芳,2014:p.47)此后,艾维?李发表《原则宣言》、伯纳斯提出"投公众所好";、格鲁尼格强调"双向对称";的重要意义等,均相继论证了公关伦理的重要价值。
(胡百精、杨奕,2013:p.38-44)而21世纪以来,伦理实践更是成为了公共关系领域的核心挑战与核心议题。
(Bowen,2013:p.304)然而,西方传统的公关伦理研究往往以道德哲学与功利主义为主要依据,集中讨论伦理决策的理性方法(Bowen,2007:p.275-297)与伦理的外部规则,(Fawkes,2012:p.117-140)同样缺乏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公关伦理建构与实践的探讨。
与公关伦理实践相关研究成果存在较大局限甚至空白相对应的,是企业公关伦理实践的严峻现实与充满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开展公关实践时通常会面临两类伦理冲突:其一,功利与道义的冲突,表现为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违背事实真相与真诚态度,如2014年9月黑客攻击iCloud导致百余张好莱坞女星不雅照曝光,而苹果方面将责任归咎于名人用户个人安全问题以撇清自身责任;2016年3月央视曝光饿了么黑作坊事件,而饿了么则以"忘记给央视续费了";的说辞公然挑衅媒体权威与大众认知。
其二,企业自身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突,表现为企业以牺牲其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谋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增长,如2015年3月麦当劳宣布在美国弃用抗生素鸡以重塑品牌形象,在中国却全然不顾消费者的健康问题而仅表示会根据情况逐步推进;2016年5月百度为追求经济利益不加约束地利用竞价排名机制,间接导致了大学生魏泽西因就医不当死亡企业公共关系领域的两类伦理冲突,实质上体现了企业对公关伦理基本内涵--"真实";与"价值";的违背。
功利与道义的冲突致使企业背叛了"真实";的伦理,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违背事实真相与真诚态度;而自身与他者的冲突则促使企业背叛了"和谐";的关系,为实现经济发展而牺牲他者利益与和谐关系。
国内外公关伦理领域的研究局限与公共关系实践的现实困境,揭示了公关伦理介入企业资本市场的必要性与建构企业公关伦理资本体系的重要性。
企业公关伦理资本及其所蕴含的对"真诚伦理";与"和谐关系";的追求,作为指导企业公共关系实践的重要力量,应当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本,得到更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价值探求。
二、企业公关伦理资本的发展逻辑:经济价值与资本力量。
深受儒家传统义利二元论的影响,许多人常常在思想上或行动上表现出"义";与"利";、"伦理";与"资本";的绝对对立与不可调和,这一方面使得公关伦理的经济价值遭到遮蔽与削弱,另一方面也造成企业资本的伦理属性受到屏蔽与消解。
(张祖华,2013:p.112-115)公关伦理失效与企业资本失德不断提升市场经济的建设成本、破坏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也由此催生了公关伦理与企业资本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一)公关伦理的经济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伦理道德能够以其特有的作用使得金钱增值、财富扩大,(王小锡,2009:p.52)因此企业公关伦理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能够通过公共关系行为发生作用并创造经济价值。
关于公关伦理的经济价值,可从三方面进行论证:就宏观视角,公关伦理作为一种"价值机制";可有效约束组织的公关行为规范、形塑公民的公关价值观念,在提升集体内部和谐的情感关系的同时降低与其他利益群体进行谈判与交易的成本;就中观视角,公关伦理作为一种"伦理资本";投入在企业内部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发挥员工创造性,在企业外部则能够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实现声誉与利润的双丰收;就微观视角,公关伦理则能够通过作为"精神力量";提升个人的品质、素养和境界,帮助劳动者充分发挥出个人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对公关伦理的学习与强化有利于帮助个体在开展公共关系过程中提升伦理精神与道德实践能力。
(二)企业资本的伦理效应。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2009:p.46)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资本的定义,揭示了资本并不是纯物质或物质活动概念,而具有丰富精神内涵,而这种精神的社会关系中必定包含着某种伦理关系。
的确,资本对于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使其形成了"利润最大化";等核心逻辑,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罪恶,而如何改变资本发展的固有逻辑,挖掘其伦理属性则成为了实现资本伦理效应的必由之路。
此外,我国学者龚天平也曾提出,资本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不可或缺的商品,具有"为他性和为己性、服务性和谋利性";相统一的"伦理二重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无法摆脱对资本的依赖,而人性本质、经济逻辑及法律法规对伦理的追求或约束,则为资本增殖伦理化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龚天平,2014:p.58-67)虽然目前学界对于"伦理";与"资本";的融合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郑根成指出过分强调伦理的经济意义可能导致伦理的工具化危机;(郑根成,2012)周德海提出伦理资本混淆了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间的概念,因而没有客观实在性与实际意义。
(周德海,2013:p.29-37)然而,"公关伦理的经济价值";与"企业资本的伦理效应";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逻辑基础,"公关伦理";与"企业资本";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二元对立,公关伦理的实现不一定产生价值弱化的经济代价,企业资本的增殖也不必然导致道德滑坡的伦理困境,面对当下社会中"功利-道义";冲突和"自身利益-他者利益";冲突的愈演愈烈,公关伦理与企业资本的整合需要得到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