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专题十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初中历史专题十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美国“一枝独秀”到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
1.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原因:战时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科技的进步
特点:经济发展快,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为支柱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2.西欧经济的发展:
(1)原因: 美国的扶持:为对付苏联,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
(2)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1967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
(3)欧盟:成立的时间:1993年1月1日(世界最大经济体);欧盟的相关政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1999年1月成功启动);欧盟的性质: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目标:朝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4)中国如何发展与欧盟的关系?抛开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双方的全面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日本的崛起(1)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①特点: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②原因:二战后美国扶持: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教育和科技。

实施“科技立国”政策,
4.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都有美国的扶持;都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都采取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5.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抢抓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策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成立)
①目标: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②中国加入WTO的时间:2001年11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