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一个核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两大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三大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金融、贸易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演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第21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美元帝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2)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2.标志: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
3.特征(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
(2)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两大机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
②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5.影响(1)对世界: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1.原因(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2)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标志: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影响(1)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2)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关贸总协定实际上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和组织,其规定对成员并无严格的法律约束,也没有真正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目标,这也是后来被世贸组织取代的原因。
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三大支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2.影响: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探究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史料一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简称关贸总协定。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时……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思考] 结合当时经济状况,分析史料一的规定对哪国最有利?反映了当时经济体系的何种特征?[解读]史料一阐述了“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它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试答]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膨胀,产品需要输出,因此规定对美国最有利。
特征: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史料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仅是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生效的临时协定,并不是正式生效的国际公约。
……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要求所有缔约方完全协商一致做出决策,只要一个缔约方不同意争端解决专家小组的仲裁结果,则该争端解决专家组报告就不能通过。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思考] 根据史料二,说明“关贸总协定”有何问题?最终归宿如何?[解读]史料二主要体现了“关贸总协定”的不足,这决定了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间的贸易纠纷。
[试答]问题:“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组织,规则不严密,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归宿:其局限性决定了它终将被世界贸易组织所替代。
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项目类别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不同点性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用稳定金融秩序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相同点原因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混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6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物价猛涨。
19世纪中后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用英镑支付,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二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阅读材料,以“货币与时代的演变”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解析:首先,围绕“货币与时代的演变”这一主题,来确定对史料信息进行解读的核心观点,如货币的演变反映国家实力的变化、货币的演变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等;然后,依据史料中的时间信息“16世纪开始”“19世纪中后期”“二战后初期”,结合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分别提炼出史料中与货币的演变相关的历史事件,如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等;最后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答案:示例:货币的演变反映国家实力的变化。
(1)16世纪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加速了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西欧封建王国的衰落和以英国、荷兰等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霸主,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市场。
(3)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实力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积极影响: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20·江苏高考模拟)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
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D[从国际组织投票权的变化可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促使世贸组织出现“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D项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没有确立,A 项错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依然存在,B项错误;材料论述国际经济全球化,不是政治民主化,C项错误。
]2.(2020·南通六校联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由此可知,该机构( )A.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B.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C.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D.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D[本题考查世界银行。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不仅仅是材料中的“该机构”,故A项错误;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与“世界各国”不符,故B项错误;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不等于工业化进程,故C 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相符,故D项正确。
]3.(2020·海安期中调研)战后货币体制的解体并没有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各国货币并没有因为失去与美元的可兑换性而崩溃,全世界都学会了主要依靠国际协商和迅速交流信息而实现货币稳定。
这主要强调了( )A.国际金融协调意识与能力的加强B.各国反对美国独掌世界金融体系C.国家干预无法规避全球金融风险D.布留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巨大缺陷A[根据题干“主要依靠国际协商和迅速交流信息而实现货币稳定”并结合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各国通过金融信息的及时交流沟通进行调整实现货币稳定,故A项正确。
]“地球村”里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洲联盟(1)背景文化传统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历史教训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的强大和冷战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
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
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2)过程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六国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67年欧共体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作领域最广泛,一体化程度最高,其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也更紧密。
(3)特点①从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
②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③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④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共同的管理和协调的机制。
(4)影响(1)背景: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西欧和日本的挑战;美国认识到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经济区域集团的重要性。
(2)建立①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②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特点: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4)目标: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