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胃以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内镜下可观察到食管黏膜的损伤。
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疼痛症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目前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对预防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的方式为药物治疗和内镜手术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能明显缓解症状可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远期效果不理想。
同时有资料显示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会导致药物抵抗因此降低治疗效果,同时可增加发生胃癌的概率。
目前中医药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
以下介绍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策略和实验总结。
1、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断共识,将反流性食管炎辨证分型为6种证型,分别为:胆热犯胃证、脾虚湿热证、气郁痰阻证、中虚气逆证、肝胃郁热证、瘀血阻络证。
这六种类型仅仅是目前共识的内容,由于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多样不能完全概括,因此各医家需要灵活变通,精准辨证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章程等将60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为5种类型进行治疗:肝胃不和型,治疗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肝胃郁热型,治疗以疏肝降热、和胃降逆;脾胃虚弱型,治疗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寒热错
杂型,治疗以辛开苦降、和胃降逆;胃阴不足型,治疗以养阴和胃、和胃降逆。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美拉唑镁联合莫沙比利片等)。
治疗3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效率为70.00%,中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医常规治疗。
张福东将30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四种类型:肝胃不和型,采用黄连、醋柴胡、甘草、白术等进行治疗;脾胃虚弱型,采用广木香、乌贼骨、陈皮、白术、甘草、党参等进行治疗;脾胃湿热型,采用白蔻仁、厚朴、佩兰、半夏、甘草、竹叶等进行治疗;胃阴不足型,采用麦门冬、谷麦芽、甘草、半夏等进行治疗。
治疗一段时间后结果显示:治疗显效17名、有效11名、无效两名,治疗总效率为93.3%。
西医常规治疗(莫沙必利片、奥美拉唑)的总效率为66.7%,相比较而言,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顾树江等将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莫沙必利片、奥美拉唑)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进行加减治疗,对于反酸严重者加海螵蛸、瓦楞子、浙贝母;烧心严重者增加蒲公英;胃脘疼痛显著者增加丹参、延胡索。
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西医治疗。
2、经方治疗
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单用经方或经方合用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曾维等将60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吗叮啉/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组药物治疗时间以及症状改善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同时症状积分也低于对照组,表明中医小柴胡汤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畅玉娟将62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雷贝拉唑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治疗。
两组治疗两个月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效率为78.26%,两组效果对比明显。
在同时停药两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8.70%,对照组复发率为26.09%,由此证明了半夏泻心汤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还能降低复发率。
薛红阳利用吴茱萸汤(吴茱萸9g,生姜18g,人参9g,大枣12g)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兼胃气虚寒两种类型的反流性
食管炎患者,结果显示,吴茱萸汤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要优于西医治疗组,同时中医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少,远期效果也更好。
3、自拟方治疗
许多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自拟药方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治疗,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黄蓓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西医常规治疗进行对比,将2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柴胡、枳壳、芍药、陈皮等),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
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15名、有效4名、无效1名,总治疗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
王卫东等试验观察疏肝活血汤(黄连、厚朴、柴胡、半夏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与常规西医(雷贝拉唑、莫沙比利)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每组各30名患者。
治疗一个月后结果显示,中医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并且一个月后中医组复发1名,西医组复发3名,由此可见,中医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宋庆蕊将符合标准的60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行气清降方(香附、陈皮、柴胡、黄芩等)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药泮托拉唑治疗。
治疗8周后,结果显示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食管黏膜病变,同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冉聃将伴有焦虑状态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自拟方瓜蒌蝶郁汤 ( 瓜蒌、红花、薤白、煅瓦楞子等 ) 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
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自拟方瓜蒌蝶郁汤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