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生命叙事教师教育小故事七篇XXX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应该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
教了一年低年级语文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要想吸引低龄儿童的注意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语文课成为孩子们求知的乐园。
要想激发课堂兴趣,塑造高效课堂,首先应该创设一个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情境。
上学期我们研究了一首《夜雪》,当时刚好下了一场大雪,而我们班的窗外就是一丛葱郁的竹子。
本来不该讲《夜雪》这一课,但为了使孩子们更能深刻理解这首诗的情境,我把这首诗提到了前面来讲。
那天,我先带着孩子们出去玩雪,他们在雪地里追逐奔跑,玩得开心极了。
回到教室后,我问孩子们:下雪天的天色是什么样的?很多孩子马上就回答出来了:很亮,比平常还要亮。
我又让孩子们观察了大雪中的竹子,许多纤细的枝条都被压弯了。
很快便有聪明的孩子猜出来我们要研究的是《夜雪》这首诗。
在窗外茫茫大雪的伴随下,我们这一课开展得无比顺利,孩子们也很快理解了诗意并背会了这首诗。
其次,高效的课堂应该由老师主导,并且以学生为中心。
我总觉得我所教的一年级还小,许多事情需要我带领孩子们去理解研究,而忽略了教室是他们的舞台,应该给他们更多发挥的余地。
今年的元旦,我没有给孩子们准备节目,而是让他们自己排演。
当孩子们排好找表演给我看时,我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他们自己选择了我们学过的一篇寓言故事,排演成了一个小小的课本剧,其中头饰、台词、动作,都是他们自己改写编排的。
虽然他们表演的还很稚嫩,没有舞蹈惊艳,没有诵读有气势,但我没有拒绝他们的节目,这是孩子们的心血,也是他们给我惊喜。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不要小看每一个孩子的潜力,打开蚌壳,也许他们每个人都孕育着璀璨的珍珠!想要创造高效、有趣的课堂,首先要建立和谐、亲切的氛围。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老师不应该高高在上,采用“武力制服”的方式。
训斥只会起到短暂的效果,很快孩子们就会忘记老师的“凶恶”。
在课堂时间不紧张的情况下,我会先和孩子们聊聊天,表扬他们的优点,这样孩子们就会更加认真地听讲,努力表现出色。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教学的一门艺术。
XXX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认为,研究的最高境界是乐。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
教育需要爱心和包容。
20年前,我怀着各种憧憬和希望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虽然教育实践并不如我所想象的充满梦幻色彩,但是却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让我去思考、回味。
作为教师,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位,充实自己的教师人生。
我爱我的学生,所以我决定认真教书,积极育人。
但是教学实践也带给我更多的“失望”和“烦恼”。
20年来的教育之路让我发现,孩子们的思想是复杂而多变的。
虽然人们常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但实际上孩子的心灵早已被各种经历和印象所填充。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多的爱心和包容,去理解和引导孩子们。
XXX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孩子,性格活泼调皮。
他在课间活动中总是能够自然地成为一大群孩子的主心骨,玩什么游戏、怎么玩、到哪里玩,基本上都是以他为中心。
他的脑瓜子也很灵活,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
对于我这个刚接任班主任的人来说,他对我十分热心,班级大事小事总是在我身边问长论短。
因此,班长的位置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身上。
我觉得他集于一身的优点真是一个难得的好苗子,值得去悉心培养。
一切都过得顺水顺风,我正在实行我的教育计划:改掉他身上的一个缺点——粗心大意。
因为我发现,他其实在课堂上对于我讲过的问题理解得最快,也能够及时提出问题,问出自己的不解之处。
但是,每次做练、考试的时候,总是不能够做到完美。
因为不管难题还是容易题,总是在意外的地方出现一定错误,这是我所不能容忍的。
明明掌握了的知识,为什么总有失误之处呢?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也给自己加了一个目标,争取使这类错误杜绝。
正当我紧锣密鼓地执行我的计划时,我却发现了一个十分不和谐的音符。
最近该学生研究情绪明显不好——对于研究的态度十分不端正,严重出现研究马虎、敷衍了事的态度。
更为过分的是,班级一大部分学生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这对于我来说是个十分严重的错误。
可能不仅是我,而是每个做小学教师的人,在研究方面都有固执甚至是偏执的思想。
这种情况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我回想,是不是自己对他要求过高,他达不到我所预定的目标呢?或许是我的计划有偏激,导致他出现厌学情绪呢?也或许是我这个班主任某些事情处理不当,导致学生对我有抵触情绪呢?也或许……为此事,我费尽心思,我决定暗中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我逐一排除了许多猜想。
学生对于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尊敬,我所布置的任务,他们还是像往常一样。
什么事情都像往常一样,但就是研究心态没那么端正。
到底怎么回事呢?我XXX不得其解。
这样下去还得了呀?我决定找他谈谈,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那天上课,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当我出现在他们身边时,他们像归巢的小鸟一样围在我周围,不停地说个不停。
我询问了一些研究情况,比如某个题目为什么没有深入研究,提示他们可以深入研究会有更大的收获等等。
刚开始他们都打哈哈,不以为意,甚至有些孩子表示已经研究过了。
但当我问答案时,他们明显没有探讨过。
我试着追问,孩子们一个个支支吾吾,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我们的谈话才结束。
但我仍然不知道问题所在。
我试着问同样的问题,但孩子们仍然不肯说出心里话。
我问了其他几个学生,其中一个说研究没什么用,老师我们尊重你就好了。
我再问下去,就没有了。
后来我才发现,他们村子里有一个研究十分优秀的孩子,但毕业后却一直找不到工作,只能到工厂打工。
而他的同班同学,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去打工,现在已经是老师傅了。
这个孩子遇到了很多问题,还得请教老工人,待遇也很低。
这件事成为了全村的笑柄,形成了一股风气——研究无大用。
这个问题很麻烦,但我们必须处理。
研究真的无大用吗?我反思后发现,绝不是的。
知识在某些时候可能不太明显,但用处很大。
我们必须告诉孩子们,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影响孩子心理的因素非常多,作为班主任,班级研究整体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要改变研究氛围与态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是不可取的。
孩子们在不断发展,包括明辨是非的心理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等。
要改变班级的研究风气,必须经过很多步骤,使用很多方法。
因此,我决定利用集体中的个人荣誉作为约束力,以思想转变为主动力,来解决目前的状况。
我搜集了正面积极的事例,各个科学家成功的例子,当然也包括无数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等,讲述工厂里、社会上各种职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等。
我开放图书,增加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逐渐意识到,没有医学知识是不可能成为医生的,做律师、教师等也都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来支撑。
有了相应的知识,可能还是会失败,但没有相应的知识,就没有机会去获得成功。
对于孩子们的成长,爱心与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次,一个孩子说:“老师,别帮我们。
”我当时觉得很意外。
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我一直尝试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研究程度的孩子,我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预期目标。
我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轻松掌握课堂知识的、能够掌握课堂知识的、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和必须通过努力才能掌握课堂知识的。
孩子们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惯也被我分为不同的类型。
班级的学生被我在意识上分成了许多小块,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
因此,某个“小团体”就成了我必须讲解的部分。
时间久了,许多学生会问,老师,你为什么不给XX讲解,而给XX讲解的那么认真呢?我会告诉他们,他要想一想就可以了,而对于XX,我已经讲了很多遍,但他还是听不懂。
但我仍然会多讲几遍。
也许重复多了,会出现茅塞顿开的时刻呢?这是谁能说清呢?另外,班级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理清重点。
也许某些花朵会突然静静地开放呢?孩子们渐渐明白了我的教育理念和他们在班级中的位置。
我并不是有意为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逐渐了解了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
对于不懂的学生,我会耐心讲解,帮助他们达到“学会”的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更加认真地听讲,生怕落入下一“阶层”。
我会在巡视课堂时,俯下身子认真讲解,为学生们解决疑惑。
有一次,看到一位学生在思考时,我走到他身边准备讲解,但他的同学却希望我不要帮忙。
我意识到这是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于是我静静地站在学生旁边,默默观察他的思考过程。
最终,他成功解决了问题,我也感到十分欣慰。
在教育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问题,但我觉得教师的幸福无处不在。
教师的幸福体现在学生们认真书写的作业本和满意的答卷上,也体现在得到同行、家长、学生的认可与接纳上。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矛盾和挑战。
但是,这些矛盾和挑战却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和激情。
只要我们以快乐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就能从中体验到无限的快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用爱心和包容去对待每个逐渐成长的小树,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幸福。
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寻找真正的人生快乐,感受工作所带来的幸福。
因为我是一名幸福、快乐的老师!从去年开始,每到高考时、寒暑假、教师节,我总会收到学生的信息。
这些信息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因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桃李满天下。
我想,我现在也拥有了第一次做教师时的那份桃李芬芳。
2009年的9月,我作为河南省第一批特岗教师,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开启了我的第一段教师之路。
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淳朴的孩子与我的青春热情、职业热爱相遇,书写了我第一段教师之路的满满幸福。
四年后,家庭的原因让我暂时告别校园和学生。
但是,那暂时的告别并没有减退我对教育的热爱。
在两年的全职母亲生活中,黑板、教室、厚厚的作业、可爱的学生、紧张的考试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因此,怀着对教育的热爱,我在即将步入而立之年时,毅然决然地选择再一次考试,重新站上讲台!我的第二次教师之路,也是最后一次,为我敞开了大门。
第二次的幸福,从渴望中开始。
在2015年的冬至,师入职仪式上,我写下了一番话,激励自己珍惜这第二次的拥有。
“你是新老师吗?”“你会教我们班吗?”“老师,你姓什么啊?”第一天上班的大课间,我跟着学生们的队伍后面学着做操。
可爱的低年级孩子们窃窃私语,做操结束后,大胆地走过来问东问西。
那一刻,久违的感觉,似曾熟悉的画面,顿时涌上心头。
孩子们惊奇渴望的小眼神,融化了我的内心。
因为我爱教育,爱教师,所以我从爱孩子们开始。
在我教授美术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对专业的美术知识十分渴望。
然而,由于学校的限制,他们从未接触过专业的美术教育。
因此,我决定在期末前给每个班级上一堂美术课,让他们能够接触到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