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中感受幸福
绛县实验二小张倩英1998年的夏日,我走上了三尺讲台。
转眼12个春秋过去了。
时光如流水一般在指间滑过,日子过得懵懂而又倦怠。
直到2007年夏,我参加了“新教育运城第七届年会”,与新教育零距离接触;第一次聆听了朱永新老师的报告,那种感觉如同醍醐灌顶。
仿佛有个声音在对自己说:再也不能述而不作、虚应故事、随波逐流了……从这以后,我的教育之旅便有了许多新意。
我,作为一条毛虫,正在追求着幸福完整的生活。
一、寻找幸福
07年冬,我参加了灵山新教育课题实验组在绛县的培训,并在培训中执教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得到好评;这期间虽然很累,但有种挑战感和成就感,在很多毛虫的热情参与中,我感受到教育的快乐。
培训结束后,我们在学校进行了试验,这期间,有个老师问我:“魔鬼训练营怎么样?你幸福吗?”我脱口而出:“我觉得自己不算幸福。
”当然,热情之后,每天忙碌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额外还要做晨诵、写随笔、带着孩子阅读等等压得自己很是繁忙,一时间我满腹牢骚。
于是,我茫然的寻找着幸福。
二、感受幸福
1、在班级主题帖中分享幸福
不管怎样的劳累,我还是与班里的66个孩子一起上路了。
在教育在线我创建了一个毛虫之家“我们都是小蝴蝶”,因为刚开始我打字速度比较慢,所以每天想要对家长们说的话发在帖子上就需要一个多小时时间,总是孩子和家人睡了,我才发完。
但每天和孩子家长见证孩子的点滴进步,真是幸福。
2、在诗歌、读写绘、师生共读中感受幸福
每天早上,我都会用现代诗歌开启童心,然后诵读古诗词进行文化积累,为孩子们生日送诗,还创编诗歌与润泽孩子们的生命,我和学生尽情享受它带给班级的意想不到的欣喜和变化,在一次次心的洗礼中,我班出现了一批乐此不疲的小诗人,其中几个同学还和外地的同学成为诗友,诗歌正在融入孩子的生命成长。
我尤其对读写绘特别入迷,每一星期我都要和孩子们分享一个绘本故事,进行一次读写绘练习,孩子们每次的写绘作品我都会发在毛虫之家,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分享。
现在的我,已经进步为读写绘工作室的一员了。
同时,我也开始大量阅读教育理论书籍与新教育童书,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到《窗边的小豆豆》;从《朗读手册》到《爱的教育》,从《孩子们,你们好》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另外还和孩子们一起共读了大量的童书:《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石头汤》、《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跑猪噜噜》、《小猪唏哩呼噜》、《苹果树上的外婆》、《一百条裙子》、《绿野仙踪》等。
我十二年的教师生涯所读的书加起来,还没有走进新教育以后读得多。
有美丽童书陪伴的
童年实在是太幸福了,我不知不觉地也在这阅读的幸福中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三、收获幸福
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研讨和实践中,我狠钻教材,深挖文本,灵活运用框架式备课;多次参加我县教研室组织的的“在农历的天空下”、“晨诵、午读、暮醒”等书的编辑;多次参加校、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校际教研;作为我县“十个共同体”的一员,我经常在节假日总结研讨、专题讲座;通过“同课异构”“网上发帖”等形式进行专业交流。
现在,班级每月一事从计划到实施、办手抄报、写亲子共读卡、举行班会、教室布置、读《经典诵读》、上晨诵、整本书的导读,打扫卫生、等等一项项活动的安排和实施,自己和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过一周如同打仗一样“紧张”。
但是,自己看到孩子们是愉快的,自己也跟着这群毛虫一起快乐,一起成长。
在节假日,我与父母和孩子们一起编排节目、演出新教育的课本剧,一起抄春联,一起观察树木,一起收获成长的艰辛与喜悦。
面对着新教育,面对着一群可爱的学生,我已经寻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那就是:定下目标,充实过好每一天,和孩子一起幸福成长。
正如“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院歌中唱的那样:我知道我想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孩子,让我带你去飞翔
绛县实验二小张倩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尊敬的评委老师,现场的同行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孩子,让我想带你去飞翔》。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是我最欣赏的教育信念,也是我辛勤躬耕于教育沃土的力量源泉。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每一天,我都会让爱为我导航,把责任铭记心田,践行着我要带着孩子一起去飞翔的教育梦想!
爱,是人类最美好、最朴素的情感;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爱,更是心灵沟通的金钥匙。
因为有爱,我的工作充满了激情;因为有爱,我那一位位学生才显得如此可爱;因为有爱,我的孩子们才会心向蓝天渴望飞翔!
在工作中我总是怀揣着一颗爱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班上的学生感冒了,下课时我会为他送上一杯热水;下急雨了,李名胜和郭洋洋家离学校远,回不去,我就把自己的伞送给他,并递上生活费,让他们到街上去吃午饭;早晨起来,天气突变,很多孩子都曾穿过我从身上脱下的带着体温的羽绒服。
……这样的事件数不胜数。
还清楚地记得,去年的元旦来临时,我校没有安排庆祝活动。
我感到惋惜,为孩子们惋惜,因为我知道他们在盼着节日的到来。
为了不使孩子们有太多的失落,我决定给每个孩子一份礼物。
我利用晚上时间,为每个孩子叠了两只纸鹤,并在上面写上他们的名字,记上我对他们的喜爱,送上我对他们的祝福,捎去我对他们的期待。
在元旦的前一天下午,我比以往来得更早,我几近虔诚地在每个孩子的座位,摆上我的“祝福”。
我要给孩子们节日的惊喜,我要给孩子浪漫的体
验,我要让孩子收到别样的祝福!当我再次走进教室上课时,我发现孩子们的劲头空前的高涨,我发现他们的眼里满是激动,我又一次看到了爱的力量。
元旦那天,学校放假了。
中午就有几个孩子到我家送了她们精心制作的贺卡。
看着孩子羞涩的笑脸,读着孩子稚嫩的祝福,我的心里甜甜的。
周一清晨我来到教室,讲桌上已经挤挤挨挨地摆上了一些迟到的祝福。
看看孩子,他们也甜甜地笑了。
我不知该说什么,只是衷心地道谢,又一次地祝愿。
我祝愿每个孩子的每一天都健康、快乐、进步。
两只小小的纸鹤,牵动心灵的交融。
一份浓浓的祝福,漾起师生的愉悦。
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们播种爱的种子,就能品尝到爱的甘甜;我们给孩子一束鲜花,就会收获整个春天!
“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地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教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创造,但尤为重要的是要教他们学会做人。
”我特别欣赏卢勤写在《做人与做事》一书中的这一重要观点。
于是我针对班里孩子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周主题活动。
带领孩子努力学会做人的技能;带领孩子练就强健的翅膀;带领孩子学习人生的飞翔!
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我和孩子开辟了班级周活动主题专栏。
这项活动是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设立的。
活动的主题是班干部和我,根据我们班学生行为规范的实际情况而确立的,如“太好了”、“学做干净人”、“我写漂亮字”、“给,永远比拿愉快”、“认真从小事做起”、“节约从我做起”、“我能行”……这样的活动主题两周换一次。
在第一周总结本周的活动情况,然后提
出需要督促的孩子,在第二周的时候就重点帮扶这几位孩子。
帮助他们努力赶超“昨天的自己”,争取每天都有进步。
像我们班的赵辉和赵佳乐这两位同学,他们刚开始的字写得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经过“我写漂亮字”的主题活动后,他们的字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在“我能行”的主题活动中,我重点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特别是王洁和李玉瑞。
他们自知成绩不好所以就有了自卑的感觉,在班级中总是默默无语,学习的劲头也不高。
所以在开展“我能行”这一活动时,我就把这两个孩子作为主要转化的对象,努力发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依靠赏识教育的理念和“让孩子从成功走向成功”的教育思路,帮助这两个孩子发现自身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从成功走向成功。
可喜的是这两位孩子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在“给,永远比拿愉快”的主题活动时,恰逢母亲节。
我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指导孩子们给自己的母亲做节日礼物,并鼓励孩子写出对自己母亲的爱意和感谢。
我还要求孩子们为自己的母亲洗一次脚。
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一句问候,一声祝福之中学会了怎样去关爱;明白了“爱人者,人恒爱之”!
曾经有人说,“民族之间的较量就是年轻母亲之间的较量。
”这种说法形象地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也把正确的家庭教育看作是孩子们成功的后盾。
可是我所处学校的生源较杂,许多家长的教育思想还很落后,有的家长还纯粹是孩子的“衣食父母”,家庭教育几乎是零。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感到了深深地惋惜,为孩子的昨天惋惜,更为孩子明天的发展感到焦虑!为了让我班这些可爱的孩子能够拥有
坚实的后盾,为了利于孩子更好地发展,我决定“越俎代庖”,召开主题家长会。
每次家长会除了反馈学生这段时间的各种表现外,都额外设立了一个主题,如:“谈孩子观察习惯的培养”、“如何让书成为孩子的伙伴”、“正确看待成绩”、“聆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学会独立”等等。
每期家长会,我都用心传递孩子的点滴进步,我都认真倾听家长的困惑;我都精心传递先进的教育思想!渐渐地,孩子们的家庭委屈少了;渐渐地,孩子们的信心足了;渐渐地,每个孩子都成了父母的骄傲!家长会,消除了棍棒家教;家长会,擦亮了孩子成长的蓝天;家长会,为孩子打造了飞得更高的坚实后盾!
日出日落消融不了追梦的激情,花开花落羁绊不住前进的风帆。
回首过去的岁月,我没有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没有因误人子弟而羞愧;憧憬未来,我将继续用坚实的臂膀带领更多的孩子一起去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