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祝福》教案汇编九篇《祝福》教案篇1《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教学目的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设想一、本文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课后自己研读。
二、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不用空洞的分析取代学生钻研教材。
三、本文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分析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为主,第二课时以分析社会环境为主,并通过课堂讨论小结全文。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小说结构特点和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一、导入课文:郁达夫曾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在我们中国,曾经出现过无数的伟大人物,其中包括鲁迅。
(投影――鲁迅)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已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已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鲁迅的又一篇杰出小说《祝福》,这篇小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或多种话剧。
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请看课文。
二、人物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明确:最简洁可用四个动词来概括:“问―抓―撞―捐”。
但是电影《祝福》却把“逃”放在开头,请大家比较小说把“问”放在开头有什么区别?(“问”: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渲染气氛。
“逃”:增加视觉效果,如果把“问”放在电影里,难免沉闷。
)讨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模样周正、健壮耐劳模样周正――“年纪二十六七”,脸色虽然“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模样儿“周正”,“手脚壮大”,“顺着眼”,“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健壮耐劳――“抵得过一个男子”,“彻夜的煮福礼”,“竟没有添短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劳动强度大,工作是十分艰辛的,“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被迫改嫁、强烈反抗在第二大段第二自然段,文章对祥林嫂的身世作了初步的交代。
她“大概也就姓卫”,旧社会一个女子姓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事,祥林嫂姓什么,早被人忘记了,“祥林”是丈夫的名字,这“名字”,说明她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第二次婚姻――百分之百的包办、不折不扣的欺骗、地地道道的买卖、野蛮粗暴的强迫,是浸透了劳动妇女血和泪的封建婚姻。
作品还描写了那个“异乎”寻常的“婚礼”,“婚礼”,应该是热闹的,喜气洋洋的,祥林嫂和贺老六的“婚礼”是一个什么场面呢?请看“嚎、擒、撞、大窟窿、用香灰止血、七手八脚、关”这些词。
你能概括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婚礼”吗?明确:是一血淋淋的惨剧、乱七八糟的闹剧、反抗失败的悲剧。
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做工,表现大不如前,手脚不灵,记性不好,“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有笑容”。
鲁四老爷深深地嫌弃她是两次失去丈夫的寡妇。
准备“福礼”,不让她沾手。
四婶执行四叔的告诫,她讲的两句话:“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
”这是对祥林嫂精神的莫大的打击。
到了此时,祥林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呢?你能谈谈吗?失去了丈夫、孩子、劳动力、理智、红色、笑容、信任、镇上人的同情,她的精神一步步崩溃。
失魂落魄、沦为乞丐“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诡秘的说。
“《祝福》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挖掘本文的主题,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主问题,围绕主问题,思考讨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而挖掘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提高学生尊重他人、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精神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探究作品的主题。
文本比较长,给学生阅读分析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过程导入语:现代作家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那么,祥林嫂为什么非死不可呢?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呢?这节课,我们来深入探讨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和本文的主题。
1.(出示主问题)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是谁把祥林嫂一步步推向了深渊?2.围绕主问题,设计几个小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从祥林嫂的外部生存环境入手,分析悲剧的外因。
思考她身边有哪些人?把他们分类,他们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命运中起了怎样的作用?2)从祥林嫂的内心环境入手,分析悲剧的内因。
阅读“祥林嫂再嫁”一段,思考她闹得“真出格”,说明了什么?她的追求是什么?她为什么追求那样的生活?她有着怎样的道德观?她的内心世界与她的遭遇之间的矛盾,给她造成的影响是什么?3.学生思考,讨论。
4.学生发表讨论的结果,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师中肯评价,引导发言。
外因:鲁四老爷四婶剥削者政权剥削、鄙视祥林嫂祥林嫂的婆婆、小叔子、夫家大伯族权卖出祥林嫂,逼迫她赶走她,直接改变了祥林嫂的命运鲁镇人鲁四老爷家短工等普通群众夫权鄙视、奚落、嘲笑祥林嫂柳妈神权给祥林嫂沉重的精神负担内因:祥林嫂1)祥林嫂闹得越出格,说明封建思想对她毒害越深,她追求贞节的好女人形象;但封建制度却使她被逼再嫁,使她不能维护好女人形象;这对矛盾,使她产生强烈的负罪感,给她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使她欲生不能。
2)死后被分尸等鬼神迷信思想又使她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使她欲死不敢。
这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内因。
结论: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给学生时间,概括本文主题,交流,演板)主题: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揭露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引起人们对中国封建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的生存权利和生存状态的思考。
这一主题与鲁迅作品一贯的反封建主题是一致的。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形象,探究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分析了作品反封建的主题。
让我们对妇女解放这一重大问题进行凝重审视,牵起我们对漫长久远的女性生存状态和生存权利的遥远回想。
请思考:(出示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1.祥林嫂式悲剧的解救办法2.现代社会中,还有祥林嫂式生存状态的女性吗?如果有,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改变这样的社会环境?你能为此做些什么?《祝福》教案篇3一、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4、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重、难点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三、教学设想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A、小说的环境描写B、人物性格形象C、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4、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5、两课时教学过程布置预习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2、读2-3遍课文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板书)二、介绍背景:《祝福》写于1924。
2。
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
3。
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3、以什么为线索4、这篇小说的叙述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具体地写了哪几个地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请找出相关语句5、给你感受最深之处是?说一点理由6、列出情节提纲明确:1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我不需很精确,旨在训练学生理清人物关系的能力2、倒叙3、我的见闻感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鲁镇卫家山贺家��浓缩在旧历的年底的鲁镇由此辐射短篇小说的时空安排5、见板书四、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1、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2、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第一次脸色表黄----生活艰辛红润----青春的活力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第二次两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没有神采的眼睛---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第三次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3、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五、练习从文中再找出一此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细节六、布置作业熟读文中关于祝福景象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