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皮肤病及治疗
一、概念及分类
凡能引起动物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该病临床发病率高,病理过程长,类型和症状鉴别难度大,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且种类繁多,夏季为多发季节。
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大致可分为16种。
常见的皮肤病有寄生虫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营养性皮肤病等。
寄生虫性皮肤病常见的寄生虫性皮肤病有:跳蚤、虱子、蜱、蠕形螨、疥螨等体表寄生虫造成的皮肤病等。
真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是由寄生于动物被毛与表皮中的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又称癣。
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界限明显的脱毛圆斑,同时产生大量皮屑,病变处断毛、掉毛,瘙痒不明显。
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是因动物受体内外因素刺激,引起皮肤发生病变。
常见的致病因素有蚊虫叮咬、药物(人为用药)、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花粉、灰尘等)和食物。
临床上皮肤过敏症主要以慢性过敏或局部性反应为主。
患病动物常表现脸部及四肢红肿,全身丘疹、瘙痒,皮肤掉毛。
二、皮肤病检查要点:
刮取病料首先应选择患病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刮取,其次应用凸刃刀片,使刀刃与皮肤垂直刮取皮屑,直到皮肤微出血。
检查蠕形螨时,因蠕形螨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内,刮取深度要足够,否则不易检出。
较好的方法是用力挤压病变部位,挤出脓汁涂在玻片上检验。
现有的
实验室诊断螨虫,多为刮取皮屑放在显微镜下,寻找虫体或虫卵。
看不到螨虫或虫卵不能绝对排除没有螨虫感染。
被毛皮肤真菌检验,一定要在皮肤边缘,采集被毛或皮屑,病变处的中央往往已无真菌存在。
三、治疗:
伊维菌素治疗部分由体外寄生虫(如螨虫病、蜱、虱等)引起的皮肤病,效果很好,对非寄生虫性的皮肤病没有明显效果,同时伊维菌素易产生抗药性。
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以外用药为主,包括复方水杨酸酊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