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


冲积扇景观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盆地地 3 、城镇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 3 、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 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盆地中部有著名的塔克拉 上,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且大多 路有什么关系? 4 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土壤 4、如自然因素中的水源、气候、河流,人文因素中的 、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那些? 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 交通、矿产资源、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等。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 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思考:为什么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在河谷阶地,给他们的 即接近水源,取水方便,又不会被洪水淹没。 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那些便利 ?
福建土楼
西塘古镇


傣家竹楼
丽江古城
北依象山
阅读书本89页材 西 料,思考丽江古城 枕 为什么冬无严寒, 狮 夏无酷暑?
5、说明你所在地形区的聚落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
水源充足(井、 泉、湖滨、 河畔等地) 土壤肥沃,适于 耕作
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 生活习俗等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交通 沿线和交汇处、 沿海港口等地)
自然资源丰富 (林、渔、矿 等地) 舒适的气候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金Fra bibliotek山子 山
丽江地处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由于纬度低和地形阻挡,受冬 季风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夏季因为 地海拔高和处于雨季,所以夏无酷暑。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 发展利用了哪些有 利的地形条件?
(1)筑城:利用地势 较高的平地坝子。 (2)气候:依托西面 和北面的山岭,冬季 风难以到达,夏季风 可以润泽。 (3)水源:雪山的水 资源可用。
二 十 四 道 拐
滇缅 公路
活动3
兰州
在交通选线时: 1、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 地段。 2、降低工程造价 3、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种铁路选线方案中,A方 案线路最短,但要跨越山顶 附近,地形坡度大给铁路的 修建和运营带来极大困难; B方案线路较长,基本沿山 谷修建,但中间也需要穿越 山地的鞍部,地形坡度也较 大;C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 图4-14 铁路选线 但所经地区地形坡度最小, 在图中,有A、B、C三种铁路选线 相比而言C方案相对合理。 方案,其中相对合理的是——方案, 为什么?
4.1 地形对聚落及 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 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聚落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什么不同?
半坡遗址复原图 半坡村落 由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沿河谷两岸伸展, C 河谷阶地 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
B
河漫滩 A 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活动 1
太 行 山
巫 山 雪 峰 山
大 兴 安 岭
祁连山 横 断 山 区
昆仑山
图4-8
中国地势三大阶梯
图4-9 2000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1.交通线路密度第三级阶梯最大,第二级阶梯次之,第一级阶梯最小
想一想: 2.关系: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得交通线路密度的特点为西疏东密。 1、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 原因:第三级阶梯地区海拔较低,以平原与丘陵为主因而交通线 2、讨论我国地形大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 路线较多,密度也最大; 并分析其原因。 第一第二阶梯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起伏大,因而交通线路稀疏。
随着科技的发展,复杂地形对交通线路布 局的影响逐渐减弱,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英 法海底隧道的贯通。
青藏铁路 英 法 海 底 隧 道
活动2
四川省地形复杂,大致可分为两部分:西部 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四川盆地。盆地中部又有平原、丘 陵和低山等。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内交通线路的 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1.西部的川西高原, 交通线路稀疏, 多呈”之”字形分布
2.东部四川盆地的平原地区, 交通线路稠密, 基本上呈网状分布。
减缓道路的坡度,但建设费用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