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与商品经济 PPT

商品与商品经济 PPT


B.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C.既没有使用价值也没有价值 D.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2、近年来我国先后开展了“质量、品种、效益年”“中国质量万 里行”、“打假特别行动”等活动,说明商品的质量状况不仅对社
D 会十分重要,而且对企业自身也十分重要。这是因为: A.商品的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B.质量低劣的商品有价值但无使用价值,在市场上无销路
A.“高档超细磁粉制备技术”与有形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
值B. C.上海油墨厂高价竞买,
ADLeabharlann D.市场竞争使实用科技实现了它的价值
7、(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试题)“按质论 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表 明商品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
[破译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使用价值、价值与价格关系方面 的知识。题中观点认为“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 济的基本要求,是正确的,而由此得出价格是由质量决定 的结论则是错误的。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中所讲的“质” 是指商品的质量,即使用价值,因此质与价的关系实质上 是使用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其次要弄清“优质优价”的含 义及原因。“优质优价”是说质量好的商品一般价格较高, 这是由于优质商品在生产时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其价值量就大,价格当然就比质量差的商品高。由此可见, 优质商品的优价从根本上是由价值决定的,使用价值是不 决定商品价格的。说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质量(使用价值) 决定的是错误的。
C.生产优质产品是企业的唯一生产目的
D.商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品价值的实现,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 的生存和发展
3、 (2004·北京卷·31)近两年,全国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都在100万 起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安全就是效益。这个事 实说明
A.有失误必有安全事故 C.有安全必有利润
B B.安全事故是经济损失之故
2、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比较
3、商品的本质 4、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物品 劳动产品
商品
5、商品经济的含义
经过劳动 用于交换
商 品 和 一 般 物 品
商品 和其 他劳 动产 品
商品是劳动产品,其他物品不是劳动产品
区 商品用于交换,其他物品不用于交换 别
商品是个历史范畴,物品是个永恒范畴
联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系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2、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 .出现了私有制 B. 出现了社会分工 C .生产力的发展 D .出现了手工业
A 3、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说明( )
①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②商品就是能同其他产品交换的劳动产品 ③商品就是通过交换供别人、供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 ④商品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见《世纪金榜》P2“要点精讲”)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1.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 4.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
1、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各种废塑料
D
A.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浮
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一
些人捕捉蚂蚁进行买卖,使蚂蚁具有价格,是因为:
A.蚂蚁能够消灭虫害
B.蚂蚁具体交换价值
C
C.捕捉蚂蚁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D.蚂蚁对柑橘农户具有使用价 值
★5、(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多项).在1992年大学生实用科技成果拍卖 会上,上海油墨厂以200万元高价买下华东化工学院某学生的“高档 超细磁粉制备技术”,创下本次拍卖最高记录。这说明
相互关系
(交换、消费)
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对外经济关系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 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 生和发展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 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不管社会劳 动生产率如 何变化,同 一劳动在同 一时间内创 造的价值总 量不变
6分不钟变/件 10不0元变/件 50减件/少天 6分不钟变/件 10不0元变/件 20增0件加/天
50减00少元 20增000加元
企业在竞争 中能够获得 额外收益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 比
反 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无 关
反 比
4、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商品(商品交换)出现
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出现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5、商品经济的含义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1、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有:
A ①网络信息 ②农民自食的口粮 ③自来水 ④待出售的
文具 ⑤赠送给同学的礼物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经济常识》基本框架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 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基础理论 及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企业和经营者 产业和劳动者
(生产)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银行和储蓄者
(分配) 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及其
(2002年第22题).我国确立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信息化所代表的高新技术能够
A.减少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提高单位产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
C.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变
D.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
动时间提高
A
(01年全国卷单选)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
D.安全与效益互为因果关系
4、(2005广东政治试卷)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
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C.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D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D.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4、(2004·湘鄂川渝卷·34)宋代的庄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
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
B 坏生态平衡且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致富道路。回答
31.巧获蟾衣致富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 A.个别劳动时间越长,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B.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技术和诀窍可以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越长,所生产商品的价值最就越小
(2005年广东大综合卷第13题)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
1、货币的产生过程
( 1 ) 偶然的物物交换:
2只羊=1把石斧
(2)扩大的物物交换:
2只羊=
1把石斧 20丈布 80千克大米 6克黄金 其它商品
商品用于交换,其他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
区 商品有价值,其他劳动产品没有价值 别
商品是个历史范畴,其他劳动产品是个永恒范畴
联 二者都是劳动产品,都有使用价值 系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比较 3、商品的本质
商品在现象上表现为一定的物,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生 产关系,即劳动者互相交换其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
3、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时间、价值量的关系
个别劳动时间
生产一双皮鞋
小王
手 小李 工 老张
机 老马
器 生
小赵

3小时 4小时 4小时 5小时 半小时
不同
假如个别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会造成的结果
奖懒罚勤
不利于社会进步
个别劳动时间
生产一双皮鞋
小王
手 小李
工 老张
机 老马
器 生
小赵

3小时 4小时 4小时 5小时 半小时
含义:商品价值的大小。 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一正常两平均”
“一正常” 当时某个生产部门,绝大多数同类产品 的生产条件
(请比较:当时某个生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 当时某个生产部门,中等水平的生产条件 当时某个生产部门,先进的生产条件 )
“两平均” 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
不同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一双皮鞋
4小时
奖勤罚懒 有利于社会进步
相同
个别劳动时间
生产一双皮鞋
小王
3小时
小李
4小时
老张
4小时
老马
5小时
小赵
半小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一双皮鞋 4小时
个别劳动时间的高低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有什么影响?
=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不亏不赚 亏本 赚钱
结论:商品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缩
短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
甲、乙、丙、丁都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者,都生产 布,当时绝大部分生产者都用织布机生产,甲、乙、 丙用织布机织布,丁用手工织布,生产同样一匹布, 甲用10小时,乙用12小时,丙用8小时,丁用20小时, 试问:
1、使用价值的含义、本质
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本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 物的关系
2、价值的含义、本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