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一节商品第一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社会分工(2)私有制的出现4.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第二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常考点,注意结合产品质量掌握其考点)使用价值的含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物的关系,一切有用物品的属性。
)思考题:截至到20XX年12月10日,西宁市工商局在今年组织的16次食品行业专项整治活动中,共查扣各类侵权、假冒、“三无”、劣质、不合格食品26.8吨,取缔无照经营户459户,在食品流通环节,确保市民的食品安全。
经过粉刷的普通大米变成了“黑米”。
思考:“黑米”是商品吗?为什么?(提示:“黑米”不是商品。
因为这样的“黑米”不具有黑米的营养价值(使用价值),它们不能够作为黑米出售)2.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当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特有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的特有属性。
)(在货币产生以前,价值表现为交换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价值表现为价格)3.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例:1把斧子=15千克大米(15千克大米为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4.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1)二者是统一的。
(缺一不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形成商品。
(2)二者是对立的。
(不可兼得)无论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得到这二者。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价值给商品生产者。
探究1:20XX年手机市场上,各个品牌的手机产品一直在性能价格比上寻找最佳市场定位,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各个品牌的手机产品一直在性能价格比上寻找最佳市场定位”体现了经济常识的哪些知识?(提示:性能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体现商品的价值。
“手机产品一直在性能价格比上寻找最佳市场定位”,体现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也表明在市场经济中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个品牌注重产品的性价是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
)第三、商品的价值量(常考点,注意与价值量有关的计算题)1.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商品价值的大小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
3.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4.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1)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2)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例;某地皮鞋业生产出现下面情况:①甲皮鞋厂劳动生产率提高,皮鞋业劳动生产率不变;②皮鞋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甲皮鞋厂劳动生产率不变;③甲皮鞋厂与皮鞋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样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甲皮鞋厂生产的皮鞋的价值总量依次发生的变化是()A提高、变化、降低B提高、不变、降低C降低、提高、不变D提高、降低、不变全面理解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2)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越多。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3)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
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
(4)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这意味着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所以说,一个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特别提醒:(1)该考点历年是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高考对商品价值量的考查集中在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时间、价值量三者的关系上。
(2)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分为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解题时要分清。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竞争中自发形成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社会平均”,只是理论上的抽象,并不是由人们计算出来的结果,而是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自发形成的。
20XX年1月26日,《科技日报》报道,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价格大战此起彼伏,企业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学看,上述商品价格不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降低。
其次商品价格下降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有些商品由于竞争激烈,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价格不断下降2)根据上述原因,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说明企业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提示:(2)①企业应该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企业来说,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②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够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谁就能获得较大市场份额,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走进热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XX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
卫生部负责人在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有关情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明确提出要把食品安全作为新阶段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XX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
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命题视角: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接连频发,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及实施,使食品安全有了法律依据。
商品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以选择题为主。
结合《食品安全法》主要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
回答国家重视食品安全的意义时,可以对生产者、对消费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等方面去思考。
此外,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常和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市场交易原则、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点联系。
)命题预测20XX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明确提出要把食品安全作为新阶段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
据此回答1~2题。
1.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以保证其质量,这是因为()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C.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D.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答案:A2.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这有利于()①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保证消费者购买到优质产品③促进食品等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④提高我国食品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A.④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1)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谈谈你对重视产品质量问题的认识。
(2)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有什么现实意义?(1)第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第二,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而要实现价值,就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具有人们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这就要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和适销对路。
而且,如果产品质量高、适销对路、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企业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三,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国家更注重产品的质量,以提高国民经济宏观效益。
所以,提高产品质量对国家至关重要。
(2)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对提高全民质量意识,推动质量振兴事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货币第一框货币的产生和本质5.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偶然的物物交换W1=W2W2(2)扩大的物物交换W1W3(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4W1W4W2WW5W3W6(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1——G——W26.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当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7.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第二框货币的职能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2.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①含义: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②原因:货币是商品也有价值③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中的货币(2)流通手段: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②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不能是观念中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比较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练习册P12)(3)贮藏手段:①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②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只有金银才能执行这个职能(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3.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一般地说,商品的价格与其本身的价值成正比。
练习册P16例5:辨析题。
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因此价值不变,价格也就不变。
第三框纸币的产生和发展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发行权、发行单位、发行目标)2.纸币的本质:货币符号比较纸币与货币(练习册P13)例.欧元作为法定货币已在欧盟12个成员国正式流通,欧元和人民币的共同点是()A.都能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B.都能充当商品的交换的媒介C.其购买力都是由国家决定的D.都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3.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通货膨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1)含义: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