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平面直角坐标系(2)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会根据坐标描点,能理解“平面内点与坐标一一对应”的关系;
2、能总结出“各象限内的点”和“坐标轴上的点”的符号特点;
3、能为简单图形建立坐标系,并读出图形各顶点的坐标,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学习内容】
【活动一:描点】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4,5), B(-2,3), C(-4,-1), D(2.5,-2),E(0,-4), F(-4,0)。
2、在上图中添加以下各点:
L(-5,-3), M(3,0), N(-6,2), P(5,-3.5), Q(0,5), R(6,2)。
3、指出坐标系内各点所在的象限:(填写点和坐标)
(1)第一象限内的点有;(2)第二象限内的点有;(3)第三象限内的点有;(4)第四象限内的点有。
【活动二:观察并发现】
4、根据各点所在的位置,
用“+”、“-”或“0”填表。
5、小试牛刀(2分钟)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四象限内的点是( )
A.(-3,-2)
B.(-3,2)
C.(3,2)
D.(3,-2)
(2)若点P (x ,y )在第二象限,那么x 0,y 0(用“>”、“<”或“=”填空);
(3)若点M(a ,b)在第四象限,则点N(a ,-b)在第______象限;
(4)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多少?
【活动三:合作探究】
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利用“透明坐标系”开展实验,
(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写出正方形的顶点A 、B 、C 、D 的坐标。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3,1),点N (3,-2),连接M 、N 两点所形成的线段与 轴平行。
A D C
B (6题)
【小结与评价】
【学习反馈】(3分钟)
1、点(3,-2)在第 象限;点(-1.5,-1)在第_______象限; 点(0,3)在 轴上;
2、如果M (a,b )在第二象限,那么N (b,a )在第 象限;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3,2),点B (3,2),连接A 、B 两点所形成的 线段与 轴平行。
【课后作业】
1、必做题:数学书第70页第5题;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D,CD 长4,AB 比CD 长3,AD 长6,
(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顶点A 、B 、C 、D 的坐标;
(2)E 点是AD 中点,写出E 点的坐标。
3、选做题:数学书第71页12题。
A D C
B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