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NSTE-ACS危险分层及处理策略(精编

最新NSTE-ACS危险分层及处理策略(精编


+
不稳定性心 绞痛 非Q波心肌梗死 Q波心肌梗死
注:“+”为血清心肌标志物阳性
ACS病理基础:
血栓形成
斑块崩解、破裂及侵蚀 血栓形成
UA
NSTEMI
STEMI
NSTE – ACS
非ST段抬高型(NSTE)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STE – ACS
ST段抬高型 ACS
NSTE-ACS临床表现
• 突发胸痛(或其他缺血症状)
缺血指导策略
cTn阴性的女性低危患者 缺乏高危特征 无以上特征,GRACE>140
早期侵入治疗 (<24h)
cTn动态变化 新发或可能新发ST段压低 无上述表现,但患有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GFR<60ml/min/1.73m2) 左室收缩功能下降(EF<0.40)
明显增高 (即 cTnT >0.1ug/L )
出院前风险评估
• 出院前危险分层主要着眼于中远期再发严重冠脉
事件的风险评估 • 临床病程的复杂性、左心室功能、冠脉病变严重 程度、血运重建状况及残余缺血程度进行仔细评 估,以选择适当的二级预防,提高患者生存率,
改善其生活质量
NSTE-ACS 治疗策略选择
• ECG无ST段抬高,可出现持续或一过性ST 段压低或T波倒置、低平、假性正常化,或 ECG变化不明显。 • 根据肌钙蛋白检测进一步划分为UA和 NSTEMI
倡导NSTE-ACS危险评估
目的:综合判断NSTE-ACS
• 早期评估是明确诊断并识别高危患者,以采取不 同的治疗策略(缺血指导策略或血运重建),并 初步评估早期预后。 • 出院前评估则主要着眼于中远期严重心血管事件 的复发,以选择合适的二级预防。
危险分层(三):中华医学会
分层 低风险( 无高、中 度风险特 征但具备 下列任一 条) 中度风险 (无高风 险特征但 具备下列 任一条) 原有MI、 CABG、 脑血管疾 病或使用 ASA 病史 胸痛特点 过去2周内新发CCS Ⅱ-Ⅳ级心绞痛,但 无长时间(>20min )静息时胸痛,有中 或高度冠心病可能 长时间(>20min) 静息时胸痛但目前缓 解,有高或中度冠心 病可能,静息时胸痛 (<20min)或因休 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 缓解 长时间(>20min) 静息时胸痛 年龄>70岁 临床表现 心电图 T波倒置>0.2mV, 病理性Q波 心脏损伤 标志物 正常
(保守策略 vs 介入策略) 缺血指导策略(基础)
积极药物干预稳定病情
对药物控制不满意者行CAG
介入干预策略
对ACS患者常规进行早期CAG检查, 决定血运重建方式
ACC/AHA治疗策略
难治性心绞痛 心衰或逐渐恶化的二尖瓣反流
即刻侵入治疗 (<2h)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反复心绞痛发作、静息型心绞痛或积极药物治疗仍有心绞痛发作 持续性室颤或室速 TIMI 0~1,GRACE<109
概念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
是指冠脉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 成,导致冠脉血管阻塞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ACS临床分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
非ST段抬高 (NSTE-ACS)抬高 (STE-ACS) + + +
危险分层(二)
• GRACE危险评分
GRACE危险评分
• 评估NSTE-ACS患者住院期死亡风险
总分 住院死 亡风险 (%) ≤60 ≤0.2 70 0.3 80 0.4 90 0.6 100 0.8 110 1.1 120 1.6 130 2.1 140 2.9 150 3.9 160 5.4
T波倒置>0.2mV, 病理性Q波
轻度增高 (即cTnT >0.01ug/L ,但< 0.1ug/L)
高风险( 至少具备 下列一条 )
48h内缺 血症状恶 化
缺血引起肺水肿,新出现 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或原 杂音加重,第三心音或新 出现啰音或原啰音加重, 低血压、心动过速,年龄 >75岁
静息时胸痛伴一过性 ST段改变(> 0.05mV),avR导联 ST段抬高>0.1mV, 新出现束支传导阻滞 或持续性心动过速
170 7.3
180 9.8
190 13
200 18
210 23
220 29
230 36
240 44
≥250 ≥52
GRACE-Website
2种危险评分间比较
• 现有资料显示:GRACE危险评分更有优势
1.加拿大NSTEMI注册研究:预测院内病死 率, GRACE危险评分较TIMI危险评分有更 高预测价值; 2.国外2573例NSTEMI/UA患者,预测院内 死亡及6个月死亡,GRACE优于TIMI。
NSTE-ACS危险评估及处理策略 (2014ACC/ASA)
浙江大学宁波医院 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脏中心
Amsterdam EA, Wenger NK, Brindis RG, et al. 2014 AHA/ACC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Circulation .2014
1
1
TIMI危险评分意义
TIMI 分数
0—1 2 3 4 5 6—7
14天内全因死亡、新发/再发心梗、严重 缺血需血运重建发生率(%)
4.7 8.3 13.2 19.9 26.2 40.9
≥3分:侵入性治疗策略获益更多
优点:简单易行,主要预测近期(30天)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缺点: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较差
• 心绞痛的病史特点
危险分层(一)
• TIMI评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年齡≥65岁; •≥3个或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糖尿病、 高血压、家族史、脂质异常、吸烟)
1 1
•已知冠脉狭窄≥50%;
•过去7天已用过阿司匹林; •严重心绞痛(24H内发作>2次);
1
1 1
•ST段≥0.5mm;
•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
NSTE-ACS危险分层参数
• 临床状况
年龄 原有基础的左室功能 冠脉解剖 糖尿病及肾肺功能异常等其 它合并病
• 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的表现 ST段和T波改变
• 血生化指标
心肌损伤指标:aTn 高敏肌钙蛋白:新兴生物标 志(暂未提及) BNP/NT-proBNP hs-CR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