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专题讲解

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专题讲解

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重点难点1.动量定理:是一个矢量关系式.先选定一个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在曲线运动中,动量的变化△P 也是一个矢量,在匀变速曲线运动中(如平抛运动),动量变化的方向即合外力的方向.2.动能定理:是计算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可以先分别计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再求这些功的代数和,即W 总 = W 1+W 2+…+W n ;也可以将物体所受的各力合成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但第二种方法只适合于各力为恒力的情形.3.说明:应用这两个定理时,都涉及到初、末状状态的选定,一般应通过运动过程的分析来定初、末状态.初、末状态的动量和动能都涉及到速度,一定要注意我们现阶段是在地面参考系中来应用这两个定理,所以速度都必须是对地面的速度.规律方法【例1】05如图所示,质量m A 为4.0kg 的木板A 放在水平面C 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4,木板右端放着质量m B 为1.0kg 的小物块B (视为质点),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2N·s 的瞬时冲量作用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动能E KA 为8.0J ,小物块的动能E KB 为0.50J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求:(1)瞬时冲量作用结束时木板的速度υ0;(2)木板的长度L .【解析】(1)在瞬时冲量的作用时,木板A 受水平面和小物块B 的摩擦力的冲量均可以忽略.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对A 由动量定理,有:I = m A υ0 代入数据得:υ0 = 3.0m/s(2)设A 对B 、B 对A 、C 对A 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 fAB 、F fBA 、F fCA ,B 在A 上滑行的时间为t ,B 离开A 时A 的速度为υA ,B 的速度为υB .A 、B 对C 位移为s A 、s B .对A 由动量定理有: —(F fBA +F fCA )t = m A υA -m A υ0对B 由动理定理有: F fAB t = m B υB其中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F fBA = F fAB ,另F fCA = μ(m A +m B )g对A 由动能定理有: —(F fBA +F fCA )s A = 1/2m A υ-1/2m A υf (1)2A o (2)f (1)20o (2)o (2)对B 由动能定理有: F fA Bf s B = 1/2m B υf (1)2B o (2)根据动量与动能之间的关系有: m A υA = ,m B υB = KA A E m 2r (2mAEKA )KB B E m 2r (2mBEKB )木板A的长度即B 相对A 滑动距离的大小,故L = s A -s B ,代入放数据由以上各式可得L = 0.50m .训练题 05质量为m = 1kg 的小木块(可看在质点),放在质量为M = 5kg 的长木板的左端,如图所示.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1,长木板的长度l = 2m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小木块从长木板右端脱离出来,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g 取10m/s 2)(1)给小木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F 作用时间t = 2s ,则F 至少多大?(2)给小木块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I ,则冲量I 至少是多大?答案:(1)F=1.85N(2)I=6.94NS【例2】在一次抗洪抢险活动中,解放军某部队用直升飞机抢救一重要落水物体,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的电动机通过悬绳将物体从离飞机90m 处的洪水中吊到机舱里.已知物体的质量为80kg ,吊绳的拉力不能超过1200N ,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2k W ,为尽快把物体安全救起,操作人员采取的办法是,先让吊绳以最大拉力工作一段时间,而后电动机又以最大功率工作,当物体到达机舱前已达到最大速度.(g 取10m/s 2)求:(1)落水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2)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解析】先让吊绳以最大拉力F Tm = 1200N 工作时,物体上升的加速度为a ,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 =m T F mg m-,代入数据得a = 5m/s 2f (FT m -mg )当吊绳拉力功率达到电动机最大功率P m = 12kW 时,物体速度为υ,由P m = T m υ,得υ = 10m /s .物体这段匀加速运动时间t 1 == 2s ,位移s 1 = 1/2at = 10m .aυf (v )f (1)21o (2)此后功率不变,当吊绳拉力F T = mg 时,物体达最大速度υm = = 15m/s .mgP m f (Pm )这段以恒定功率提升物体的时间设为t 2,由功能定理有:Pt 2-mg (h -s 1) =mυ-mυ221f (1)2m o (2)21f (1)代入数据得t 2 = 5.75s ,故物体上升的总时间为t = t 1+t 2 = 7.75s .即落水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5m/s ,整个运动过程历时7.75s .训练题一辆汽车质量为m ,由静止开始运动,沿水平地面行驶s 后,达到最大速度υm ,设汽车的牵引力功率不变,阻力是车重的k 倍,求:(1)汽车牵引力的功率;(2)汽车从静止到匀速运动的时间. 答案:(1)P=kmgv m(2)t=(v m 2+2kgs )/2kgv m【例3】05一个带电量为-q 的液滴,从O 点以速度υ射入匀强电场中,υ的方向与电场方向成θ角,已知油滴的质量为m ,测得油滴达到运动轨道的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为υ,求:(1)最高点的位置可能在O 点上方的哪一侧? (2)电场强度为多大?(3)最高点处(设为N )与O 点电势差绝对值为多大?【解析】(1)带电液油受重力mg 和水平向左的电场力qE ,在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也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合运动为匀变速曲线运动.由动能定理有:W G +W 电 = △E K ,而△E K = 0重力做负功,W G <0,故必有W 电>0,即电场力做正功,故最高点位置一定在O 点左侧.(2)从O 点到最高点运动过程中,运动过程历时为t ,由动量定理:在水平方向取向右为正方向,有:-qEt = m (-υ)-mυcos θ在竖直方向取向上为正方向,有:-mgt = 0-mυsin θ 上两式相比得,故电场强度为E = θθsin cos 1+=mg qE f (qE )f (1+cos θ)θθsin )cos 1(q mg +f (mg (1+cos θ))(3)竖直方向液滴初速度为υ1 = υsinθ,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故到达最高点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h =2221sin 22ggυυθ=f (v \o (2,1))f (v 2sin 2θ)从进入点O 到最高点N 由动能定理有qU -mgh = △E K = 0,代入h 值得U =22sin 2m qυθf (mv 2sin 2θ)【例4】一封闭的弯曲的玻璃管处于竖直平面内,其中充满某种液体,内有一密度为液体密度一半的木块,从管的A 端由静止开始运动,木块和管壁间动摩擦因数μ = 0.5,管两臂长AB = BC = L = 2m ,顶端B 处为一小段光滑圆弧,两臂与水平面成α = 37°角,如图所示.求:(1)木块从A 到达B 时的速率;(2)木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经过的路程.【解析】木块受四个力作用,如图所示,其中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上,大小为F = F 浮-mg ,而F 浮 = ρ液Vg = 2ρ木Vg = 2mg ,故F = mg .在垂直于管壁方向有:F N = F cosα = mg cosα,在平行管方向受滑动摩擦力F f = μN = μmg cos θ,比较可知,F sinα= mg sinα = 0.6mg ,F f = 0.4mg ,Fsin α>F f .故木块从A 到B 做匀加速运动,滑过B 后F 的分布和滑动摩擦力均为阻力,做匀减速运动,未到C 之前速度即已为零,以后将在B 两侧管间来回运动,但离B 点距离越来越近,最终只能静止在B 处.(1)木块从A 到B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FL sin α-F f L = 1/2mυf (1)2B o (2)代入F 、F f 各量得υB = = 2 = 2.83m/s.)cos (sin 2αμα-gL r(2gL(sin α-μcos α))2r (2)(2)木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运动的路程设为s ,由动能定理有: FL sin α-F f s = △E K = 0 代入各量得s == 3mααcos sin m L f (Lsin α)训练题质量为2kg 的小球以4m/s 的初速度由倾角为30°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若上滑时的最大距离为1m ,则小球滑回到出发点时动能为多少?(取g = 10m/s 2) 答案:E K =4J能力训练1. 05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 和AB ′(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坐两个完全相同的滑沙撬从A 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 和AB ′滑下,最后都停止在水平沙面BC 上,如图所示.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均可认为是圆滑时,滑沙者保持一定的姿势在滑沙撬上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A .甲在B 点速率一定大于乙在B ′点的速率 B .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C .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D .甲在B 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B ′的动能 2.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A .一质点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两个力在同一作用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B .一质点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在同一时间内做的功都为零,或者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且功的绝对值相等C .在同一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在同一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可能都做正功3.05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m 1>m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方向运动,具有相同的初动能.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经过相同的时间后,两个物体的动量和动能的大小分别为P 1、P 2和E 1、E 2,则(B)A .P 1>P 2和E 1>E 2 B .P 1>P 2和E 1<E 2C .P 1<P 2和E 1>E 2D .P 1<P 2和E 1<E 24.05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且m A >m 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相距较远.将两个大小均为F 的力,同时分别作用在A 、B 上经相同距离后,撤去两个力,两物体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后将( C )A .停止运动B .向左运动C .向右运动D .不能确定5.05在宇宙飞船的实验舱内充满CO 2气体,且一段时间内气体的压强不变,舱内有一块面积为S 的平板紧靠舱壁,如图3-10-8所示.如果CO 2气体对平板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垂直撞击平板形成的,假设气体分子中分别由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运动的分子个数各有,且每个分子的速度均为υ,设气体分子与平板碰撞后仍以原速反弹.已知实验舱中单位体积内CO 2f (1)的摩尔数为n ,CO 2的摩尔质量为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求:(1)单位时间内打在平板上的CO 2分子数;(2)CO 2气体对平板的压力.答案:(1)设在△t 时间内,CO 2分子运动的距离为L ,则 L =υ△t打在平板上的分子数△N=n L S N A 61故单位时间内打在平板上的C02的分子数为tNN ∆∆=得 N=n S N A υ61(2)根据动量定理 F △t=(2mυ)△N μ=N A m解得F=nμSυ2 31CO2气体对平板的压力 F / = F =nμSυ2 316.05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B 平滑连接着半径r =0.40m 的竖直光滑圆轨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