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第五课教案张艳秋

哲学与人生第五课教案张艳秋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历程业务还做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9年,获“全国农村
致富带头人”称号。


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2.发展的实质和状态
引思明理
案例一;展示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图

例二:
从手机
的发展
史看信
息交流
和沟通
技术演进的步伐
170多年前,美国人摩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
发了将电磁学理论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于1844年5月
24日发明了“摩尔斯电码”。

摩尔斯的电报机发出了人类
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
到了自己的腿上。

他疼得只好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道:
“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正是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
到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成为人类通过电
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拿出
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

这个人
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当时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
技术人员。

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大约
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

1991年,手机重量
为250克左右。

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
重量100克的手机。

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
1999年手机重量就到了60克以下。

手机的体积越来越
小,但功能越来越多。

以前的手机是用来通话的,现在
的手机是用来享受的。

今天,手机可以是相机、游戏机、
音乐播放器、信用卡、电影院……手机带来的不仅仅是
通信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发展的实质。

|
分析
案例
~

)
·

通过图文
资料展
示,设疑
思考让学
生小组讨
论,得出
结论发展
的实质是
新事物代
替旧事
物。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