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另一种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讲解 获奖课件

另一种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讲解 获奖课件

②思想控制
1、“惨象”与“流言”各指什么? 2、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品读语言
爆发革命 奋起反抗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 中灭亡。
逆来顺受 不敢反抗 民族衰亡
爆发和灭亡各指什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唤醒民众奋起抗争
第三部分:揭示教训意义
分析第六节,作者支不支持徒手情愿?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第四、五节:“欣然前往”执政府请愿,中弹牺牲。 具有爱国热忱
刘和珍之死
揭露执政府的屠杀暴虐
情感线索


(痛惜爱国青年死难) (愤慨反动派的残忍、卑鄙)
品读语言
写作缘由: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有必要悼念烈士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有必要揭露似人非人的世界
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故事新编》
“太太……。”他擦过手脸,走进内房去,一面叫。 嫦娥正在看着圆窗外的暮天,慢慢回过头来,似理不理的 向他看了一眼,没有答应。 这种情形,羿倒久已习惯的了,至少已有一年多。他仍旧 走近去,坐在对面的铺着脱毛的旧豹皮的木榻上,搔着头皮, 支支梧梧地说—— “今天的运气仍旧不见佳,还是只有乌鸦……。” “哼!”嫦娥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 嘴里咕噜着,“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你去 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我真不知道 是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 ——节选自《故事新编.奔月》
与二弟周作人断交
周 氏 三 兄 弟
老大周树人
老二周作人
老三周建人
与二弟周作人断交
宋 氏 三 姐 妹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
与二弟周作人断交
周 氏 三 兄 弟
老大周树人
老二周作人
老三周建人
其他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 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其他
第一任妻子 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朱安 祖上做过知县一类的官。 虽是鲁迅的妻子,但却有名无 实,不被鲁迅认可,1936年鲁 迅去世也没给朱安留下有个自 己孩子的希望。1947年6月29 日凌晨69岁时,孤独离世,身 旁无一人。
品读语言
怎样理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 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 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 “苟活着”,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 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 “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 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鲁迅的重要经历
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童年时代、少年时代)
日本留学(青年时代) 弃医从文
弃医从文“幻灯事件”
在上学期间日本老师放时事的 幻灯,这个幻灯就是当时正在中国 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两个帝国 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 然后日军抓到一个中国人,说他是 俄军的间谍,要砍他的头,围观的 都是中国人。中国人看自己的同胞 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国人砍头,表 情都是麻木的,像看杀猪杀羊一样 麻木的表情,然后看幻灯的日本学 生,高喊万岁!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字豫才。我国伟 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 《华盖集》等
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走 近 鲁 迅
“顶尖吃货”“零食控” “电影狂人”
走 近 鲁 迅
“顶尖吃货”“零食控” “电影狂人”
“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 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 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 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华盖集续编》 “按理说是可以的,但爸爸只有一个, 吃了就没了,所以还是不要吃的好。”
弃医从文“幻灯事件”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果 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 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 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 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的重要经历
回国后的生活
1909年鲁迅结束了长达七年之久的留日 生涯,回到故乡。1912年5月,鲁迅北上, 开始了北京长达十四个春秋的生活。先后在 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 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 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27年许 广平认识了鲁迅。1929年生下儿子周海婴。
内容:记念 主体:刘和珍 是鲁迅先生为以刘和珍为代表的于1926年3月18日在段 祺瑞执政府门前喋血牺牲的革命青年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是一篇叙事散文。
归纳概括
一、介绍写作缘由 二、交代写作目的 三、回忆认识过程 四、概写遇难经过 五、叙述遇难细节 六、总结经验教训 七、评述深远意义
(一)交代写作缘由
日本留学(青年时代) 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南京路矿学堂求 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这使他在毕业 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 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 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 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 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自谦
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为什么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
从师生关系来讲,刘和珍是我的学生。 从革命精神来讲, 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表达了对刘和珍由衷的敬意。
反动军阀 血腥镇压
走狗文人 无耻污蔑
品读语言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①武力镇压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走 近 鲁 迅
“时尚达人”“设计大师”
“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国,又 非常的摩登。” “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 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 配他的地位与声名。
走 近 鲁 迅
“时尚达人”“设计大师”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回忆: 有一次,她穿红上衣去鲁迅家做客。 问鲁迅:“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却给她上了一堂色彩搭配课: “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 咖啡色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 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 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 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 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 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 横格子的胖人穿上,更显宽了。 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
其他
唯一的儿子 ---周海婴
1929年9月生于上海,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
代表作品:《我与鲁迅七十年》、《鲁迅家庭大相簿》。 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 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 部,无线电专家。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 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 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 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 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
惨淡人生 淋漓鲜血 哀痛者和 幸福者 ?
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现实、血 腥屠杀
为国家的前途、人们的苦难而哀痛;
为光明奋斗并以此为幸福。品读 Nhomakorabea言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 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毛泽东推崇鲁迅,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 社会,所以看得微,看得远”; 二是“他的斗争精神”,“他看清了政治方向,就向着 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 三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 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 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还说:“鲁迅的骨头很硬, 半殖民地的国家有像鲁迅这样硬的骨头是很可贵的。”
2011年4月7日凌晨在北京逝世。
周海婴夫妇共育有四个子女: 长子周令飞,从事大众传播工作; 次子周意飞(周亦斐),在私营公司工作; 三子周令义(周令一),在日本广播学会北京办事机构担任摄像; 女儿周宁,远嫁日本。
其他
家人合照
其他
周海婴的图片
周海婴和妻子在鲁迅墓前
周海婴喜欢摄影 鲁迅的子孙合影
毛泽东推崇的鲁迅
品读语言
把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
大量的木材
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 社会才能前进一小步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教训
请愿时的流血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吸取血 的教训,不做无谓的牺牲,要改变战斗方法。
鲁迅的思想
革命不是让人死,而是让人生
运用陶诗的意义:
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 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 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 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品读语言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 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 更何况是徒手?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鲁迅作品里人物三大特点
①食人性 ②迷信 ③看客性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 民族启示录。
三·一八天安门前集会
游 行 队 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