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写好借景抒情

如何写好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写作技法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掌握借景抒情描写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描写训练。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习如何适时地在自己的文章里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描写训练。

教学步骤:一、导入通过两副图的比较,感受景物衬托人物的效果。

二、知识掌握景物描写的概念:对山水景色、田园风光、草木鱼虫、风霜雨雪等自然风物进行描绘。

景物描写的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交代背景;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

三、名作欣赏(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紫藤萝瀑布》(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羚羊木雕》(3)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走一步,再走一步》(4)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芦花荡》请问:以上各句分别烘托了作者的何种情感()A. 悲伤B.愉快轻松C.宁静喜悦D. 恐惧四方法指导1.开联想、想像翅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1)突兀地来了一座山,郁郁的,似乎一个不很快活地村姑,没头没脑地在等什么人。

接着,一座座秀拔而起的山,便络绎迎接上来,且相互之间绝不关联绝非约好了来的;来的很突兀,似乎不是远远迎上来,而是兀地从地下拱上来;迎风一晃便化作一个个风姿绰约、飘飘逸逸的姑娘,梳了最新潮的发型,穿了时髦的长裙;满面春风挽了装满土特产的篮子,捧了盈盈欲滴的甜笑;走来争相招徕买主,推销货色,使人生出兴奋,想去亲近一番。

(《看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山想象成美丽的姑娘,表达了对南方山脉的喜爱。

(2)看!太阳像个好胜心很强的孩子,正在炫耀自己的彩衣,它把彩衣搭在天边,惹得周围一片红彤彤、金灿灿。

太阳又像一个很强壮、顽皮的少年,只是探了探自己红红而朝气蓬勃的圆脸。

将太阳拟人化,日出景象被描写得形象丰富,立体感很强。

2.景物的象征意义与情一致,直接写;景物的象征意义与情不一致,改造写。

反衬的手法是改造景物的最好方法。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昔我往矣,柳依依A;今我来思,雨雪霏霏B——《诗.小雅.采薇》(注):A往:指出征时。

依依: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B来思:指归来时。

思:动词词尾。

雨(旧读(уù):下雪。

雨:动词。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讲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中都写到了枫叶,但它所代表的感情却大相径庭。

杜牧看了一路风景,醉在美好景物中产生了愉快的感情,而经霜的枫叶,层林尽染,如火如霞,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作者愉快的感情相一致。

但是,这一派美景在莺莺的眼里就不那么可爱了。

《西厢记》里有一折戏叫“长亭送别”,讲的是相国夫人找藉口要生赴京赶考,想以此来拆散生与莺莺小姐的美满姻缘,莺莺送生上路,在莺莺的唱词中有这么一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霜打枫叶,红得那么醉人,这是可喜的景物,而莺莺只有悲情,哪有喜悦;也就是说,可喜的景物反而引起人的哀情,情景不一致,怎么办?改造一下,把枫叶说成是“点滴离人泪”,这样情与景就一致了。

怎么改造景物呢?告诉大家一个秘诀,运用反衬的手法(点击),“昔我往矣,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请同学们对这首诗作简要的分析。

兵士出征时,心里是愁苦的,诗人写道:“昔我往昔,柳依依”,柳在春风中飘荡的美好景物反衬了兵士的愁苦,春天是欢乐的季节,兵士却在这时被迫出征,所以显得加倍愁苦。

兵士回来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诗人写道:“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风雪交加的冬天赶路是艰苦的,用苦来反衬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兵士急于回家,而不顾雨雪忙着赶路,加倍显出心情的愉快。

可见,反衬在表达感情上很有力量,可收到加倍的效果。

顺便提一下,这首诗也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典型事例。

3.酝酿真挚感情,做到情景交融四、方法探究思考:B、D段添加了哪些景物,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我走在家乡的小路上心情格外舒畅。

B、晴空万里,云漫不经心地挪动着,为秋日增添几分活泼,我的心情正如这活泼的秋日,愉悦而又晴朗。

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感受着温暖的,心情格外地舒畅。

C、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着,我的心苦闷极了。

D、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风雨中,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丝丝的细雨顺着屋顶滑落下来,砸在我的心里,给我本就有点苦闷的心增添了几分冷清。

方法总结:运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选取和自己心情有情协调一致的景物借助修辞(主要是拟人、比喻)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在景物前加上暗示人物感情的修饰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六、小试牛刀1、造句:用下列一两种景物表现对应的心情或感受如:月亮出来了,冷冷的,似乎在嘲笑我的天真无知,我的心冷到了极点。

景、物:太阳()、星星(星光)、月亮(月色)、云、树(树叶)、小草、花、路、小鸟、蝴蝶、蜜蜂、虫子、猫、乌鸦……心情或感受:烦燥、苦恼昏昏欲睡悲伤无助温暖、感动快乐、欢喜……2、修改习作《淋浴在中》要求:在适当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感情。

①“你下课来我这里!”老师对着我异常愤怒地说道。

话音未落,课室一下子变得安静,连我的心跳声也可以清楚地听到。

“不用说,肯定犯了什么错惹老师生气了……”后面的同学小声议论着。

只有我心里清楚,是因为这次考试,50分!从来没有过的分数啊!我的心情糟糕透了……②回家的路上,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似的。

妈妈会怎么想呢?③一进门,妈妈便兴冲冲地问我:“儿子,怎么样?考得如何?”我的声音一下哽住了,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让妈妈能接受,因为,连我自己也接受不了啊!鼻头一酸,泪水竟忍不住往外奔,顾不得什么形象,就扑到妈妈肩上……妈妈楞了楞,用她那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拍打着我的背,似温暖的倾洒在我的身上。

“孩子,你甘心这样的分数吗?”我连忙摇头。

“那么,你有决心要改变它吗?”是的,我使劲地点头。

“我想,我不会再这么差的!”“呵呵……那还哭什么呢?妈妈相信你!你要做的就是证明给我看啊!不过,证明不了你的决心,我就要生气啦!”④这就是妈妈那般的爱。

沐浴在这温暖的中,给了我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我必能快乐无忧地成长!3、写景三注意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

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1)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

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例如老舍先生的《的冬天》一文,描写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

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

”通过柳的动态。

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

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

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

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

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5、抒情三要求抒情有好几种方式,而表现出来,却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种是强烈的、紧的;一种是轻淡的、弛缓的。

比如同是欢乐,可以欢呼狂叫,也可以别有会心;同是悲哀,可以痛苦流涕,也可以别有凄心。

不同的抒情方法,会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紧的抒情,直抒所感,不加节制,也不隐晦和改易,只要蕴的情感真切、深沉,就会写出很好的抒情文字。

弛缓的抒情,则把蕴的丰富感情,表露出一部分来,于平淡中抓取精神实质,能给读者以暗示和启发,自有感人至深之处。

那么,对抒情有哪些要求呢?(1)要真挚自然。

对表现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发自心,这样的抒情,才是真挚的、诚恳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

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来。

抒情最不能作伪,虚假的、矫柔造作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种抒情,不仅不能感染读者,而只能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2)要健康向上。

我们抒发的感情,必须具有健康的情趣,用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动读者。

那种低级、消极、颓废等不健康的感情,我们要坚决反对。

(3)要具体生动。

抒情要生动,切忌呆板和干瘪,重复老一套的东西,是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的。

不新鲜、不生动,也就不能感动读者、打动读者。

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抒发得具体,是不容易的。

而过于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没有力量的。

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这要有些手段。

例如:“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

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鲁迅先生这一段抒情,写得十分深沉。

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对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牺牲的战友的怀念之情具体、真挚而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七、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借助景物描写定能为你的文章增色,为你的情感添彩!八、写作一、以“下”或“月光下”为话题,写一个或几个片段景色,题目可自拟导思: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应注意如下几点:1、应抓住下或月光下的最典型景色特征来写。

2、写作时可变换立足点,先写远景,再写近景,另外动景、静景可结合写,也可移步换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