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诗歌鉴赏含答案兰溪棹歌①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弯新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
棹(zhào)歌:船歌。
⑴.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⑵.“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释】①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⑴.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⑵.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襄邑道中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注释】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⑴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⑵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⑴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⑵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古离别韦庄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
(2)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⑴.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
⑵.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
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兰溪棹歌①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弯新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解析】《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
诗歌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
棹(zhào)歌:船歌。
⑵.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⑵.“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答案】(1)镜中看(2)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释】①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解析】《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
动静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
译文: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
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⑵.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⑵.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答案】⑴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
)⑵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
襄邑道中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注释】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⑴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⑵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答案】(1)①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②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2)①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
②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意对即可)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2)“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⑴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⑵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⑴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意思对即可)⑵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意思对即可)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古离别韦庄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
(2)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⑶.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
⑷.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答案】⑴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
⑵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
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
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
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2)“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3)①对好友的挂念;②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二、诗歌鉴赏2.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阅读画线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借助月亮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句所表达的情感,与下列哪两个选项的诗句相通?()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C.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3)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月”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带有“月”字的古诗词。
(诗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答案】(1)在这一句中,描写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作者用“转”和“低”来写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经很深了,而作者依然无法入眠。
作者借月亮表达了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
(2)A,D(3)答案示例:月上柳梢头/别时茫茫江浸月/秦时明月汉时关【解析】【分析】(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2)AD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相通。
“天涯若比邻”“天涯共此时”与“千里共婵娟”一样,都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B抒发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闲适之情。
C写长江奔流的名句壮阔之中见沉郁,雄浑之外显悲凉。
(3)多读书,多背诗,特别是多记忆带有“月”字的古诗词,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如“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
故答案为:⑴在这一句中,描写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作者用“转”和“低”来写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经很深了,而作者依然无法入眠。
作者借月亮表达了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⑵AD;⑶月上柳梢头/别时茫茫江浸月/秦时明月汉时关【点评】⑴解答诗词赏析题,我们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看诗人定诗风,看诗歌所属的类别,看诗歌标题或关键系,看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