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自考劳动法笔记
争的目标。
共和国工会法》、《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2)带薪年休假立法
1999 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2003 年国务院颁
(3)职业安全与卫生立法。如美国 1970 年颁布了《职业 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等。
安全卫生法》,1977 年颁布了《联邦矿山安全卫生法》。 2001 年 10 月 27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务员会通过
规定(如经济法中。如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地方 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对待努力,可以像对待其他任何财
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国际惯 产一样,随意转让和买卖。
例;法律解释
封建制社会,农奴虽然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但基本上
5.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狭义的劳动法? 依附在封建主的土地上,受封建主的剥削。
(4)最低工资立法。最低工资法是保障劳工基本生活的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
重要法律,也是工人争取生存条件的重要目标。美国 1938 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
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中对最低工资做了规定。
.
第一章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次重点)
(1)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如劳动就业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
中的某些关系。
1.狭义上的劳动法(识记)即法典式的劳动法,是指全国 (2)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如社会保险中的
人大常委会 1994 年 7 月 5 日通过 1995 年 1 月 1 日实施的 养老保险。
务院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女职工劳动保 个历史时期的劳动关系。
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失业保险条例);部门规章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进行群体的共同劳动协作关系,这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私营企业劳动管理暂行规定、企业 种协作关系,规定);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 需要共同遵守的习惯来维持。
《劳动法》。
(3)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如职业培训
2.广义上的劳动法(识记)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 中劳动者与培训机构产生的关系。
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符合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社会关系均可确定
3.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领会)
其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
劳动法上的劳动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权过程中、有偿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非重点)
1.该法是由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2.统一适用于全国 为实现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除外);3.内容包括 一些国家颁布过“劳工法规”。以上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
涉及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各个方面,是 期都不存在现代劳动法产生的基础条件。
一部全面而系统的法律。
性的、双方具有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劳动。区别于无偿性 1.劳动法产生的社会基础----劳动关系(领会)(应用)
义务劳动
现代意义的劳动法产生的社会基础有:原始社会时期的
4.劳动法的渊源(领会)(08 年 7 月论)
劳动协作关系、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劳动关系、农奴与封
宪法;法律(劳动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行政法规(国 建主的劳动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劳工法规”等各
病保险法》《工商保险法》、《老年和残疾保险法》,这是历
.
.
史上最早的社会保险立法。进入 20 世纪以后,各国劳动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工人、
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职工退休处理的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
(1)工时立法。实行 8 小时工作制是各国劳动者长期斗 暂行办法》、《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中华人民
2.19 世纪初期“工厂立法”的有关情况
6.劳动法调整对象(识记) 是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
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 1802 年英国议会
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在这两类社会关系中,劳动关 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该法规定了英国纺织厂 18
系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岁以下工人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12 小时,禁止 18 岁以
可以看作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雇主的剥削。
1 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2 劳动关 3.劳动法产生的原因(领会)(选择)
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 1.劳动法产生于大工业时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
用人单位)。
2.劳动法的产生也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 劳动关系主体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 3.劳动法的产生,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中,
1.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就业、职业认证、职业 限于适用较大的工厂,并未普遍适用。
培训、工伤鉴定)。
(3)初期的劳动立法,虽然法律规定了对某些劳动条件
2.社会保险中的某些关系。
的改善,但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虽然规定了限
3.工会组织与企业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关 制工时等内容,但无明确的监督检查机构,对违法者也缺
位是平等的。4.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 劳工劳动条件不断恶化。
系。
4.初期劳动法的特点(识记)
9.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内容(领会) (1)初期的劳动立法,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
可以有两种理解方法:
开始。
(一)用列举式方法列出:
(2)初期的劳动立法,适用范围很小。有的国家法律只
系。
乏责任的具体规定,因此初期的劳动法,很难真正得到实
4.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
施。
5.有关管理机构在监督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 5.当代各国劳动立法概况(领会)
系。
19 世纪随着“工厂立法”的发展,各国工厂法的适用
(二)用区别式方法可以根据以下三个因素确定:
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德国开始进行社会保险的立法,《疾
7.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识记)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下工人晚上 9 时至翌日 5 时之间夜班工作。虽然这些规定
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 的劳动条件仍然很苛刻,但就当时来讲,英国工厂工作时
关系。
间在 15 小时、16 小时情况下,法律对工作时间的限制,
8.劳动关系的特征和种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