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特色课程(十)特殊的考试体验式作文教学
特色课程(十)特殊的考试体验式作文教学
4.老师马上要开始计时了,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教师板书:考试)(同学们把试卷翻过来)
5.时间到,请同学们把卷子翻过来放在桌子上。(同学们“啊”的一声,有的抱怨时间太短,有的埋怨试题太多,还有的坐在那里生闷气……)你们做完了吗?都没做完啊!谁来告诉老师,你刚才是怎么做题的?把你做题的感受谈谈。
生:我觉得题目倒是不难,只是题太多了,简直有些手忙脚乱,可还是没做完,我才做到第九题呢。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回辅导。
(本节课完不成的利用下一节完成)
教
学
反
思
生:还可以叫《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或者《一场特殊的考试》,这样更突出了它的意义。
生:我想取名叫《教训》。
生:老师,这样的考试太让我感到惊奇了,从开始到最后我心里的惊讶一个接一个,我想干脆叫《啊!》算了,你看行不行?(大家都鼓起掌来)
3.同学们定的题目都很好。大家看这篇习作可以分成几段?(同学们一块说“三段”)对,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最少可以分成三段,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多一些。另外,对于习作内容的安排,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分清详略,使别人读了你文章受到教育。具体说,就是要把考试的过程写得翔实一些(板书:过程),把考场上的气氛、同学们的表现写出来,同时重点把自己参加考试的体验、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板书:体验感受)。现在就让我们拿起笔来把我们所经历的一拨三折的考试写下来吧!
生:第二十题是“如果你已经读完了所有题目,请你只做第二题”(他刚读完全班同学都叫了起来,有的垂头丧气,有的锤胸长叹,有的满面愧色……)
8.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想法?请你大声告诉老师。
生:老师,我终于明白了,这份试卷考的不是我们的知识多少、智力怎样,而是考我们的态度和习惯,这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我后悔死了。
生:这真是一份天才试卷,出题的老师太高明了,他已经把我们都看透了。
生: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次考试,它将在我心里永远警钟长鸣。感谢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9.大家能从这次考试中认识到这么深刻的道理,我非常高兴,老师的一番心血终算没有白费。
三、指导学生习作
1.今天的考试有意思吗?(生齐答“有”)要不咱们就写作文,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这样愿意写?
生:我觉得很好奇也很刺激,我们从没做过什么“天才试卷”,能通过这样一份试卷判断出自己是不是天才,我看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生:老师,我很害怕,我平时成绩就不好,做“天才试卷”更没戏了,我害怕丢人现眼。
2.大家不应该失去信心。只要你认真去做,你一定能得满分。有没有信心?
3.同学们刚才谈的感受多真实啊!老师希望你们在写作文时能把它生动地写出来,你们能做到吗?
生:我太紧张了,手都拿不住笔,连名字都写错了,觉得题不难就是想不起来。
生:我觉得教室里的空气太严肃了,好象空气都停止了流动,连大家呼吸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6.在这么紧张的气氛中你还能感觉到这一点,你对生活的敏感度太高了,老师真佩服你。……
7.同学们把刚才参加考试的过程和考试的心理体验谈得很具体也很生动,如果写出来应该是很不错的文章,大家说,是不是啊?考试结束了(师板书:考后),很遗憾的是大家都没能完成这份卷子,现在让我们回头看一下试卷吧。请同学们大声读一下第一题(生齐读),谁来读读最后一题?
生:我想永远记住这个教训,告戒自己以后别再犯类似的错误。
生:我也想提醒我的同学们,在学习上要养成好的习惯,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
2.说得多好呀!这样我们这篇习作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中心了(板书:中心)大家动笔的时候一定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再给习作取个名字吧?
生:就叫《考试》,尽管这不是真考试,但是它却检验出了我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都没有及格。
教 学
准 备
教
学
设
计
《特殊的考试》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一、创设生活情景,提供写作素材,指导体验生活
1.前几天我找到了一份据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题的试卷,是用来测试各国儿童的素质水平的,你是不是天才用它一测就成,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天才试卷”。
2.下面我把考试需要注意的事项说一下:
⑴试卷一共有20道题,但考试记时开始后才能翻过来;
⑶你一定要认真读题,严格按要求做,除字迹不清外什么也不允许问,记住了吗?(这时候同学们脸上或许会露出迷惑不解的表情,有的情绪看上去可能非常激动)
二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1.请告诉老师,你现在心里有什么感觉?(教师板书:考前)
生:我心里太紧张了!觉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师插言:怪不得刚才你用手紧紧地捂着胸膛呢。)
洪山小学特色课程备课表
课程名称快乐读写辅导教师余鑫
教 学
内 容
《特殊的考试》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1.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3. 学习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运到写作中来。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运到写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