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叙述-2】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

【叙述-2】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

【叙述-2】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一)
本周末,儿子的家庭作业要写一篇作文。

题目是:《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

我喜欢这样的题目:有挑战,也很有想象的空间。

早上起来的时候,我看见儿子已经在开始动笔了。

我很想知道,他会写些什么呢。

但是,我拿定主意,在他写完成之前,不要按奈不住自己,提前给他什么想法。

反过来,我给自己出了一个题:如果这是我的作业,我会怎么写呢?
(二)
首先,做一些随意的,但是适当的假设和推理:
苏东坡和陶渊明都是古代的人了。

如果他们来到现代,肯定有多东西都没见过。

苏东坡会问陶渊明:家乐福是干什么的啊?什么东西叫法国啊?
陶渊明说:咱没见识过。

走,去看看先。

.....
他们也没看过电影。

放电影前,看见周围的人手里都拿个小盒子,凑在耳边说话。

电影放一半了,进入到卧室部分,苏轼说:世风日下啊,世风日下啊.....
.....
换了一部《后天》,陶渊明说:现代的人越来越不象话了,你看他们把气候搞成啥样了。

能跟我悠然见南山的时候比吗?.....
信马由缰后,罗列出一些素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想想这两个人会是什么性格,他们在现代的生活中,会有哪些不适应,会有哪些冲突,或者可以接受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把这些松散的东西,组合在一起。

换句话说,想归想。

最终,你得把这些东西用一种形式串起来。

给大家讲一个有点意思的故事。

讲故事,就是寻找一种叙述的结构:
你得有一种符合逻辑的讲述方式,把你认为重要的那点东西讲出来,让人们感觉是真的一样。

接下来,怎么做呢?
(三)
我打算借鉴或者说是山寨一下《非诚勿扰》的结构。

让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这部电影。

如果我们现在是故事的讲述者,我们很容易发现故事的叙述逻辑。

简单的说,《非诚勿扰》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谐终端机】是个引子。

这部分主要的作用是解释秦奋相亲的缘由。

就跟后面故事要安排笑笑为第三者一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叙述的合理性。

故事的讲述,首先要设置一些合理的背景,让人容易接受这样的假设,从而对故事的延续造成驱动的悬念。

故事的前提,如果设置的很好。

读者的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引发。

而对于故事的叙述者来说,故事的主角在合理的背景中可以自己活动、讲话,展开故事。

第二部分【相亲】是一种相亲大集合。

各种相亲的场合堆叠在一起,有一种现实的对应感,不乏幽默的细节。

在这样的部分中,细节和重复,是叙述的基本要素。

细节可以跟人留下真实、幽默等等愉悦的情感。

而重复可以象多棱镜一样,折射出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的侧面。

有时,重复也是一种衬托。

为主线的叙述铺路。

冯小刚曾经说:《非诚勿扰》的第三部分【北海道】才是电影中最重要的部分。

这部分流露出某种公路电影的气质,自然主义的写实的叙述,贯穿其中。

所以说,讲好一个故事,是不简单的事情。

你得有足够的细节,有简练而充分的交待和暗示。

在叙述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合理的花絮铺垫、转承。

不见得都是刻意为之,但是,为了避免叙述的平淡,你都找到很多方法,让叙述的吸引力一直牵着人走。

(四)
我们暂时不用考虑过于复杂的处理。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到一些可用的东西。

让我这样来考虑《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如何使用类似的结构:
我先要安排一个理由,说明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他们怎么来的,来干什么。

然后,自然牵连出后面的故事。

然后,就用重复的方法,写他们在不同的地方的不同经历:他们在家乐福怎么样;他们看电影怎么样,看见手机会怎么反应..... 最后,该如何收场呢:给他们一个选择,他们是会选择留在现代,还是古代呢?
我把整个这个构思的过程这样梳理一次:
【1】我们都某处获取了一个想法,或者一些素材,我们感觉有一个可写的主题,或者我们认为讲述本身能带来很多东西,我们有叙述的冲动,但是,可能不知道叙述会带我们到什么地方;【2】寻找一种合理的结构,把之前的素材,串联起来。

你要判断的是:是否来龙去脉讲清楚了。

人家是否能接受这样叙述的逻辑,你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强度,是否被合理地从线性的叙述中被释放出来。

什么地方不够充分,什么细节又该舍弃。

有时,故事中的人会带你到你想去的地方,甚至会超过你最初的想象。

(五)
到此为止,我并没有真正开始写这篇文章,我只是在说一种思路:怎么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把一些松散的素材连接在一起。

到中午的时候,儿子的作文写完了。

我问他是怎么写的。

儿子说:“我是分开写的。

先写的是苏东坡。


“苏东坡去参加高考,一看试卷,他就乐坏了。

难题都是文言文,这不都是送分嘛。

还有几道题,考的就是他自己的文章。


我说:“这很有趣。

后来呢?”
儿子说:“不过,苏东坡很惨。

他没考上大学。

他语文考满分,但是数理化,都不会。

只是偏才。

他跟教育部写信申述,没用。

我想,苏东坡在现代社会肯定呆不下去。

大学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还去卖猪肉。

苏东坡肯定不愿意卖猪肉。


我都听乐了:“好玩。

说说陶渊明。


儿子说:“陶渊明简单。

他去超市买牛奶,去哪儿都抱怨:你们这是怎么搞的?又是三聚氰胺,又是特仑苏的......”
我说:“想法都挺好的。

把你的作文拿来,我看看。


看了一下,我跟儿子说:“你的想法,真的很棒。


“写作文,能这样,已经不错了。

不过,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写的更充分一点。

最好的叙述是,把一些个想法,还原成一个故事。

你去寻找一些简单可用的结构,把这些素材重新组织一下。


儿子说:“什么是结构?”
我说:“你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一种容器。

一种有逻辑、有形状的东西。

很多人只所以有很多想法写不出来,是因为没有注意或者说是不知道一些基本的容器结构。

这些结构有时会帮你把一些零碎的东西安排好,帮你梳理出其中的联系。


早在09年到来之前,我就答应儿子,给他讲一些简单的写文字的方法。

你不需要把自己变成作家,但是,你也不要认为写字有多么高深莫测。

我想把这些文字都放在一个栏目下,名字就叫做《叙述》。

我希望能讲出一些真正简单、实用的东西。

我会讲: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听故事,故事是如何写出来的;为何《读者文摘》总是从讲故事开始;discovery的叙述有什么特点;什么是马尔克斯的叙述;以及如何从看一部电影,或是听一部交响乐,一个奇怪的建筑中,获取结构的启示。

当然,我还是想告诉他:最重要的是忠实于自己的直觉,不要被流传已久的谬误所禁锢。

很多东西,都是时间积累下来的。

素材,或者情感,甚至所谓的技巧。

保持对外部世界的敏感,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比是否会写字更为重要。

我想告诉他:只有一个人有需要表达的动力,加之适当的合理的技巧,他就能感觉到叙述的快乐。

各种各样的叙述方式,也会被合理的创造并使用起来。

喷嚏网-原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