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恒隆广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07-8-38一、工程概况(一)前言受无锡恒隆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无锡恒隆广场工程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为设计提供依据。
拟建工程位于无锡市人民中路、后西溪路之间和健康路东侧,拟建物包括一座购物广场和二座塔楼,总建筑面积约为24.3万m2,设计正负零为3.5m(黄海高程),购物广场共有7层,楼高32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西塔楼41层,高度216m,东塔楼47层,高度245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以上深度参照正负零,塔楼结构体系筒体结构,其它为剪力墙结构。
接受任务后,我公司于2007年9月12日开始现场野外施工,因拆迁原因,中间几次进场施工,到2008年12月15日结束,2008年12月25日提供土工试验成果报告,2009年1月5日提供正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设计单位为: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建筑顾问为凯达环球有限公司、结构顾问为迈进公司。
(二)勘察的目的与要求本次勘察主要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作出结论;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基坑工程支护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参数,根据本工程建筑类型,需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如下:(三)勘察工作依据及完成工作量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本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按规范要求确定本次勘察的工作依据与工作量。
1.工作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2008版)(6)《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8)《土的分类标准》 GB 145-9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10)《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9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2003年6月版()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2.地基设计等级、抗震等级、勘察等级(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拟建工程主体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2).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为重点设防类(乙类);(3).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以及地基复杂程度,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3.1条划分:工程重要性等级:拟建工程为一级;场地的复杂程度:二级场地;地基的复杂程度:二级地基。
综合确定勘察等级为甲级。
3.工作方法本次勘察工作方法如下:(1).钻探野外鉴别土层性质机钻孔采用GXY150钻机3台,进行外业施工,钻进采用间断性回转钻进。
逐段描写编录,钻进回次不超过1.0m。
(2). 室内岩石、土工试验土工试验项目系根据工程性质、基础类型、地基土性质及均匀性、基坑支护、降水设计等因素确定,具体项目为:a常规物理性质试验:测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质指标,用于土类定名,评价其物理性质。
此项目对所有原状土及扰动试样均作。
b颗粒分析试验:对场地内的砂卵石土及标贯器中的粉土、砂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以进行准确的定名,并计算其颗粒含量,粉土还应做粘粒含量。
c界限含水量试验:对场地内粘性土采用76g园锥光电式联合液塑限仪测定的液塑限,确定粘性土的名称,判别其的状态。
d细粒土的室内渗透试验通过测定粘性土、粉土及砂土的渗透系数,为基坑降水方案的选取、降水设计及评价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供参数,对砂土采用常水头法,对粘土、粉质粘土及粉土采用变水头法。
e直剪试验:测定地基土强度参数C、φ值,计算地基土强度,为基础设计及基坑支护提供参数,包括快剪和固结快剪。
f三轴压缩试验:根据施工进度、地层条件,以尽可能模拟符合建筑和地基土的实际受力状况而进行的三轴压缩试验。
通过测定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准确地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反映建筑物和地基土的实际受力状况下的抗剪强度参数。
其成果除提供抗剪强度指标外,还包括摩尔圆及其强度包线。
试验方法包括不固结不排水剪(UU)和固结不排水剪(CU)。
g压缩试验:测定地基土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用于分层评价地基土变形特性和进行沉降验算。
压缩试验施加的最大压力应大于土的有效自重压力和可能的附加压力之和。
一般加至400-800kPa,高层建筑下全部加至3200kPa,并提供各级压力孔隙比、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和各级压缩曲线;满足绘制完整的e—lgP 曲线的需要,以求得先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回弹模量及回弹再压缩模量。
可进行考虑应力历史条件下的固结沉降计算及进行因基坑开挖卸荷而引起的回弹量的计算。
h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岩块的单轴抗压强度及天然状态的抗剪强度指标,用于评价岩体的天然地基承载力。
i水质分析试验:测定水样中各成分的含量,用于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的腐蚀性。
(3). 原位测试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10cm的锤击数为实测击数。
静力触探采用20T设备二台进行野外施工,采用双桥探头,以取得土层有关数据进行力学分层及确定有关地基参数,记录仪采用江苏溧阳市科尔仪器有限公司产LMC-D310型静探仪进行自动记录。
(4). 注水试验试验采用套管将非试验段隔断,用水泵往钻孔中注水,观测不同时间内水位下降程度,以测定相关土层的渗透性。
试验时,初次注水时水头应高出地面约0.5-1.0m,然后观测延续时间的水头高度,得到水头下降比和时间的半对数关系,当其关系曲线呈直线时说明试验成功。
稳定时间不小于4小时。
4.工作量布置本工程放线系根据。
本次勘察共完成勘探点61个其中取土标贯孔36个, 静力触探孔25个,完成工作量如下:总进尺5799.30m,其中机钻孔进尺4221.00m,静力触探孔进尺1582.50m,重探测试4.20m,取原状样893件,取扰动样76件,标贯试验807次。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区域(三)场地地形地貌场地主要为老居民区,地面标高最大值 4.65m,最小值 2.20m,地表相对高差2.45m(绝对高程,85黄海高程系统),整个场地比较平整,(四)岩土层的构成及特征3)4)、7)8)9)层又分为2个亚层,7)层分为4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⑴层表土,拟建场地为老城区,为新近堆积,以杂填土为主,主要为碎砖,局部夹淤泥。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60~7.70m,平均3.16m;层底标高:-4.05~2.38m,平均0.60m;层底埋深:1.60~7.70m,平均3.16m。
该土层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强度较低。
⑵层粉质粘土,灰、黄灰、灰黄色,含有少量褐色铁锰结核与灰白色条纹,可塑状态,场区普遍分布(局部暗浜处缺失),厚度:1.40~4.80m,平均3.46m;层底标高:-4.15~-1.55m,平均-2.59m;层底埋深:5.00~7.50m,平均6.36m。
该土层颗粒较细,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中压缩性,强度高。
⑶-1粉土,上部黄灰色,局部夹粉砂,含云母碎屑,稍-中密状态,下部灰色,夹粉质粘土,流塑状。
场区普遍分布,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30~10.00m,平均7.68m;层底标高:-12.50~-7.00m,平均-10.32m;层底埋深:10.70~16.50m,平均14.08m。
该土层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土颗粒粗,摇震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中压缩性,强度一般。
⑶-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状态,局部夹粉土。
场区普遍分布,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00~10.90m,平均6.50m;层底标高:-21.30~-12.72m,平均-16.81m;层底埋深:17.00~24.50m,平均20.58m。
该土层颗粒较粗,摇震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高压缩性,强度低。
⑷-1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状态。
场区普遍分布,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10~6.10m,平均 3.07m;层底标高:-23.70~-16.44m,平均-19.67m;层底埋深:20.70~27.70m,平均23.51m。
土颗粒较粗,切面稍有光泽,粉粒含量较高,无摇震反应,含有少量的铁锰结核,并夹有姜结石,中压缩性,强度高。
⑷-2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硬塑状态,局部夹粉土。
场区普遍分布,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30~7.50m,平均 5.08m;层底标高:-26.85~-21.65m,平均-24.49m;层底埋深:25.30~30.50m,平均28.26m。
土颗粒较粗,切面稍有光泽,粉粒含量较高,无摇震反应,含有少量的铁锰结核,并夹有姜结石,中压缩性,强度高。
⑸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状态,局部夹粉土。
场区局部缺失,厚度:0.00~8.10m,平均 3.50m;层底标高:-32.00~-23.45m,平均-27.70m;层底埋深:27.10~35.70m,平均31.61m。
该土层颗粒较粗,摇震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中偏高压缩性,强度低。
⑹层粉砂, 灰色,中密状态。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40~13.20m,平均9.65m;层底标高:-38.77~-34.75m,平均-36.53m;层底埋深:38.70~42.30m,平均40.29m。
颗粒较细, 切面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摇震反应迅速,中压缩性,强度较高。
⑺-1层粉质粘土,黄灰色,可塑状态。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50~10.00m,平均6.29m;层底标高:-46.15~-38.38m,平均-42.81m;层底埋深:42.70~50.00m,平均46.58m。
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韧性高,干强度高,中压缩性,强度高。
⑺-2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灰色,稍密状态。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50~10.50m,平均4.30m;层底标高:-52.85~-41.80m,平均-47.03m;层底埋深:45.80~56.00m,平均50.78m。
切面无光泽,无韧性,干强度低,摇震反应迅速,中压缩性,强度一般。
⑺-3层粉质粘土,灰色,可塑状态,夹粉土。
场区局部缺失,厚度:0.00~7.00m,平均4.03m;层底标高:-52.75~-47.48m,平均-50.36m;层底埋深:51.40~56.40m,平均54.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