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实验六 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一、实验目的
学习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的
原理和方法 学习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二、实验原理
此法为沉淀滴定(莫尔法),在中性和弱碱
性条件下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
准溶液进行滴定。
SP前: Ag CL AgCL (白色) Ksp 1.8 10
SP: Ag CrO 2
2 4
10
Ag2CrO4 (砖红色)Ksp 1.2 10
12
AgCl溶解度小于Ag2CrO4,所以Ag+先与Cl-生成沉淀
三、主要试剂
NaCl基准试剂
0.1mol/LAgNO3溶液 5%K2CrO4水溶液
四、实验步骤
1. AgNO3溶液的标定: 用小烧杯准确称取NaCl 0.5g,用去离子水 溶解,转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摇匀。 每次用移液管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吸 量管加入1.00mLK2CrO4溶液(5%) ,用AgNO3 标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计算AgNO3溶液的浓度。
2.试样分析:
准确称取NaCl试样2g于烧杯中,加水溶解 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 每次用移液管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吸 量管加入1.00mLK2CrO4溶液(5%) ,用 AgNO3 标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 计算试样中NaCl的含量(用%含量表示)。
五、实验讨论
莫尔法测定氯时,为什么溶液的pH值须 控制在6.5 ~10.5?Biblioteka K2CrO4作指示剂时,指示剂的浓度过
大或过小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氯的测定除莫尔法外,还有什么方法?
备注
实验十二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教学笔记一、实验目的 1、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2、 掌握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掌握莫尔法中指示剂的使用。二、实验原理 莫尔法是测定可溶性 氯化物中氯含量常用的方法。此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由于AgCl沉淀的溶解度比 AgCrO4小,溶液中首先析出白色AgCl沉淀。当AgCl定量沉淀后,过量一滴AgNO3溶液 即与CrO42-生成砖红色 AgCrO4沉淀,指示终点到达。主要反应如下: Ag+ + Cl- = AgCl (白色) Ksp = 1.8×l0-10 2Ag+ + CrO42- = Ag2CrO4(砖红色) Ksp= 2.0×10-12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最适 宜pH范围在6.5-10.5之间。如果有铵盐存在,溶液的pH范围在6.5-7.2之间。 指示剂的用量对滴定有影响,一般 K2CrO4浓度以5 ×10-3 mol/L为宜。 凡是能与Ag+生成难溶化合物或络合物的阴离子。如PO43-、AsO43-、 AsO33-、S2-、SO32- 、CO32-、C2O42-等均干扰测定,其中H2S可加热煮沸除去,SO32- 可用氧化成SO42-的方 法消除干扰。大量Cu2+ 、Ni2+、Co2+等有色离子影响终点观察。凡能与指示剂 K2CrO4生成难溶化合物的阳离子 也干扰测定,如Ba2+、Pb2+等。Ba2+的干扰可加过量Na2SO4 消除。Al3+、Fe3+、Bi3+、Sn4+等高价金属离子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水解产生沉淀,会干扰测定。三、试剂 (1)NaCl基准试剂:AR,在500~600°C 灼烧 30分钟后,于干燥器中冷却。 (2) AgNO3:固体试剂,AR。 (3) K2CrO4:5%水溶液。四、实验步骤 1、 0.l mol/L 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称称取1.7 gAgNO3于250 mL烧杯中,用适量不含Cl-的蒸馏水溶解后, 将溶液转入棕色瓶中,用水稀释至500 mL,摇匀,在暗处避光保存。 用减量法准确称取1.4-1.5 g基准NaCl于小 烧杯中,用蒸馏水(不含Cl-)溶解后,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冲洗烧杯数次,一并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刻 度,摇匀。准确移取25.00 mL NaCl标准溶液三份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不含Cl-)25 mL,加5% K2CrO4溶液 1mL,在不断用力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从黄色变为淡红色混浊即为终点。根据 NaCl标准溶液的浓度和 AgNO3溶液的体积,计算AgNO3溶液的浓度及相对标准偏差。 2、试样分析 准确称取氯化物试样1.8-2.0 g于小 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定量转入250 mL容量瓶中,用水冲洗烧杯数次,一并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移 取此溶液25.00 mL 三份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不含 Cl-)25 mL,5% K2CrO4溶液1mL,在不断用力摇动下, 用AgNO3 溶液滴定至溶液从黄色变为淡红色混浊即为终点。计算 Cl-含量及相对平均偏差。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略)六、课堂提问讨论 1、莫尔法测Cl-时,为什么溶液的 pH需控制在6.5~10.5? 2、以K2CrO4作为指示剂 时,其浓度太大或太小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教学心得:1、滴定时,最适宜的pH范围是6.5-10.5,若有铵盐存在, 为避免生成Ag(NH3)2+,溶液的pH范围应控制在6.5-7.2为宜。2、AgNO3见光易分解,故需保存在棕色瓶中。3、 AgNO3若与有机物接触,则起还原作用,加热颜色变黑,所以不要使AgNO3与皮肤接触。实验结束后,盛装 AgNO3溶液的滴定管应先用蒸馏水冲洗2-3次,再用自来水冲洗,以免产生氯化银沉淀,难以洗净。4、含银废液应 予以回收,且不能随意倒入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