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烟草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根粗肿呈鸡爪状。高温干旱症状明显,重病株叶片发黄下垂甚至枯死。
第二大类:烟草叶部病害(气传病害) 赤星病 烟草叶部类病害(真菌类)
烟草赤星病:叶片
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发 生,渐向上发展。病 后发展为褐色圆或近 圆形斑,上具赤褐或 深褐色同心轮纹。扩 展较快时,边缘出现 黄色晕圈。湿度大时 斑上可见深褐色或黑 色霉层。
烟草缺镁症状
坏死斑。
叶尖、叶缘坏死,叶片呈黑绿 色,顶部和叶缘向下弯曲呈钩 状,
现蕾时缺钙,会引起烟花发 育不正常,花蕾脱落,花冠 顶部坏死
烟草缺钙症状
除草剂药害图
(2)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侵染所致的病害有一个发生传播为害的过程 具有发病中心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植株间病害有轻有重,在病株 间常可观察到健康植株。侵染性病害可分为三类!
影响烟草发病的主要因子:
非生物因子(营养\气候\水分\土壤条件)
生物因子(昆虫\螨类\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 生长竞争因子(杂草) 人为干扰因子(栽培\育种\农药\抗生素) 烟田的生态环境影响(病原菌积累、土壤恶化、温湿度)
2、烟草主要病害种类
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真菌、卵菌、 细菌、病毒、 线虫等
第三类病害:烟草病毒病
烟草普通花叶病是烟草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也是各烟区需要严加防控
的关键病害。
烟草马铃薯 Y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等有扩大发展的 趋势,一些地区已经造成了严重损失,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烟草主要的病毒病:普通花叶病、马铃薯Y病毒病、黄
瓜花叶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烟草环斑病毒病、烟草蚀纹
2、影响病害发生的关键微生态因子
(1)土壤酸化,导致微生态失衡,是诱发根茎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土壤pH值 4.5-5.5的酸性条件下,是青枯病的高发区 (2)土壤有机质、速效钾、交换性钙、有效硼、有效钼含量偏低以 及土壤碱解氮、 交换 性镁、有效锰含量偏高均有可能降低土壤的抑病效果,导致青枯病严重发生; 土壤中低水平的有效钼、交换性钙能是导致青枯病发生流行最主要的因子. (3)土壤中微生物的丰富度和有益微生物数量影响烟株发病。烟草微生态的重要指示菌 是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等,土壤中添加拮抗微生物可降低青枯病菌和黑胫病菌的种群 数量 。 (4)流水和积水是影响根茎病害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表1 常见的烟草根部、叶部侵染性病害及病毒病
种类 根茎类 真菌性 黑胫病(卵菌) 根黑腐病 青枯病 细菌性
赤星病 叶部类 白粉病 炭疽病 土传、人传
野火病 角斑病 空茎病 虫传
病毒病
第一大类:烟草根茎类病害(与土壤有关,又叫土传病害) 烟草根茎类病害(真菌类) 黑胫烟草黑胫病:
俗称“黑根”、“黑秆疯”。多发生于成 株期,少数苗床期发生。 大田症状: (1)黑胫,茎基部受害后出现黑斑, 并环
2、青枯病、黑胫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青枯病/黑胫病/根黑腐
冬深翻、高起垄、排水畅、小培土
有机肥调营养 调 酸 添加拮抗菌 精准用药 控制黑胫病、根黑腐
1、 根际微生态的概念及其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1)根际
– 在 1904 年,第一次以受植物根部及其分泌物影响 的土壤区域被 L. Hiltner命名。
– 根际受根部的分泌物与根际沉积物的影响,构成 了一个微生物丰度与活性高频的热点区域。 – 1011 microbial cells per gram root and more than 30,000 prokaryotic species
烟草病害的识别与绿色防控技术
主要内容
一、烟草主要病害的识别特征 二、微生态的概念及其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三、病害控制的“四个平衡”理论
四、绿色防控病害的的几项技术
一、烟草病害的种类与识别

1、烟草病害的概念
由于各种因子引起的烟草不能正常健康生长的状况,叫 烟草病害。

叶片茸毛稀少,失去光泽。有的病叶
形成深浅绿相间花叶,呈疱斑;有的
病 株
叶部闪电坏死斑
叶缘向上卷曲;有的叶片呈黄色斑驳; 有的叶脉呈闪电状坏死,有的植株矮
黄。
病 叶
病 毒 粒 体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
马铃薯Y病毒病主要表现为4 种症状花叶症、脉坏死症、 点刻条斑症 、茎坏死症 。
病 株
病叶正面
病叶背面
病毒粒体
苗期症状
田间症状
绕全茎向上部延伸;
(2)穿大褂,茎基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 遇烈日、高温,则全株叶片突然凋萎;
病胫纵剖呈现碟片状
病 叶
(3)黑膏药,在多雨潮湿条件下,中下部 叶片常发生圆形大斑,直径可达4~5cm; (4)碟片状 ,茎部发病后期,剖开病茎, 髓部干缩呈“碟片状”
病株
病原菌丝及孢子囊
烟草黑胫病
烟草赤星病田间发病症状
斑初为黄褐色小斑点,
烟 草 赤 星 病
根据地理分布和烟草的抗性情况可将赤星病的致病力分为3个类型:分别 为强致病力、中致病力和弱致病力!
烟 草 赤 星 病
棒孢霉叶斑病
烟叶棒孢霉叶斑病
病叶初期为暗绿色至暗褐色小 点,迅速扩大为直径2-4cm灰 白色至褐色小圆斑,后期为褐 色大斑,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 色晕圈。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 为28°C。

C 除草剂问题
环 斑 型
褐 斑 型
烟草气候斑点病
(1)受空气中有害物质为害引发的 非传染性病害,如臭氧;
(2)遇有低温持续时间长、阴雨天
气多、日照少易发病。
白 斑 型
尘 灰 型
烟草钾素缺乏症病株
一方面是钾素缺乏 另一方面是其他元素的拮抗
缺钾:焦边、 焦尖现象
初期烟株下部叶片在叶尖、 叶缘处发黄,然后逐渐向 其他部分蔓延。 严重时叶片上叶脉之间的 颜色由鲜绿色转变成淡绿 色,进一步发展变为白色, 但是叶脉附近仍呈绿色, 整个烟叶似乎被一层绿色 网脉所覆盖,叶片不产生
烟草青枯病典型根、茎、叶以及整株症状图
烟草青枯病茎秆剖开面症状
烟草根茎类病害(细菌类)
青枯病
烟草不同生育期青枯病症状
烟草团棵期青枯病 发生
烟草采收后青枯病 发生
烟草根结线虫病
烟草线虫病害
烟草根结线虫:多在大田成株期发病,病株叶片从叶尖和边缘开始干枯内卷,
叶色变淡,生长不良似缺肥状。须根上长出形状、大小不等的根瘤,主根、驻叉
(5)土壤中高含量的Mn和Mg是导致烟草野火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因子。补施硼酸和硫酸
铜对野火病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三、烟草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1、 “四个平衡”控制根茎病害
根据大量的基础研究,我们提出了采用:土壤酸碱度平衡、土壤营 养元素之间的平衡、土壤微生物平衡、烟株抗病性与病原菌致病力之 间的平衡“四个平衡”的调控,并配套良好农业规范管理对根茎病害 进行系统控制。 简称:“4个平衡+1项管理”以根际微生态调控技术为核心的 控制根茎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烟草根黑腐病病株茎秆剖开面症状
烟草根茎类病害(细菌类)
青枯病 烟草青枯病:
烟株感病后,先茎和 叶脉出现黑色条斑, 后叶片萎垂,初期仍 为青绿色,后期干枯 死亡。田间常见发病 烟株一侧叶片枯萎, 而无病一侧正常的 “半边疯”。将病茎 横切,可见维管束变 成褐色至黑褐色,用 力挤压切口,会从导 管中渗出黄白色乳状 黏液菌脓。病株茎和 叶脉导管变黑。
(每克根土含有1011个微生物细胞和30000 多个原核物种)
根围/块土 根
根表 根际
(2)微生态
– 微生态: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宿主相关依赖和相互制约,形成的复杂 系统,称为微生态, 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在不同 发育阶段的动态的生理性组合。 – 微生态平衡是一个生命体健康的基本前提。而施肥、气候、化学投入品和特殊 的生物会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 – 植物病害的发生,可以理解为植物的微生态失去了平衡。根茎病害的发生,即 为根际微生态失衡造成的;叶部病害的发生是叶际微生态失衡。
二、影响病害发生的原因
土壤化学品的 大量投放 大量元素富集 中微量元素匮乏 根际生态失衡 烟草单一品种 长期连作 土壤酸化严重 土壤病原菌积累 叶部病害爆发 土壤酸碱度失衡 土壤微生态失衡
土壤营养失衡
烟草叶面营养 元素缺失
烟草叶面化学 农药滥用
烟叶品质降低
叶际生态失衡 病原菌抗性增强
农药残留增加
烟际生态失衡,烟叶可持续发 展受到影响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 叶
烟草环斑病毒病
染病叶上产生轮纹状或波浪 状的坏死斑纹,大多褪绿变黄, 维管束受害后影响水分、养分输 送,造成叶片干枯,茎或叶柄上 可见褐色条斑或凹陷溃烂。
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
在幼嫩叶片上,病毒引起坏死的斑点、斑纹 或同心轮纹。有时在叶片上可密布小的坏死 环,这些环常常合并为大斑,形成不规则的 坏死条纹可沿茎秆发展,在导管和髓部出现 黑色坏死和空洞。染病烟株矮化,顶芽萎垂
无轮纹或者轮纹浅 可侵染嫩叶 流行速度快
菌核净和代森锰锌
烟草叶部类病害(真菌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烟草白粉病:幼苗受害后,叶上长满
白粉,叶色变黄,逐渐干枯死亡。大田
白粉病
期成株发病,通常在比较老熟的叶片上
先发生,从叶脚开始由下而上逐渐蔓延, 很快遍及全株,被害的叶表面出现近圆 后期病叶 初期病叶
形的病斑,然后整个叶呈灰色,着生一
烟草野火病
烟苗移栽后14天左右症状
团棵后12天左右症状
打顶后15天左右症状
打顶后30天左右症状
烟草野火病田间发病症状
烟草叶部类病害(细菌类)
角斑病
野火病
细菌性角 斑病
细菌性角 斑病
烟草角斑病:一般叶缘和叶脉两侧开始发病,初期症状与野火病相似,也是
在叶肉组织上形成水渍状暗绿色斑点,以后病斑扩大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病斑周围没有黄色晕圈,病斑灰白色或黑褐色,颜色不均匀,常形成云形轮 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