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人事管理系统论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6)第二章开发环境开发工具 (6)2.1数据库系统基础 (6)2.1.1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6)2.1.2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7)2.1.3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开发 (8)2.2 Visual FoxPro 编程基础 (10)2.2.1 基本概念 (10)2.2.2 Visual FoxPro 的编程机制 (14)第三章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14)3.1可行性分析 (14)3.2 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的研究目的及概论 (15)3.2.1 任务的提出 (15)3.2.2 功能分析 (16)3.3 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16)3.3.1模块图 (16)3.3.2数据流图 (17)第四章系统结构设计 (17)4.1 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器 (17)4.2 数据库设计 (18)4.2.1数据项的设计 (18)4.2.2概念结构设计 (19)4.2.3逻辑结构设计 (20)4.3数据库及表的的实现 (20)4.3.1 数据的实现 (20)4.3.2 表的实现 (20)第五章表单和报表等功能模块的创建 (22)5.1 系统主程序 (22)5.2表单设计 (24)5.2.1开始界面的设计 (24)5.2.2登录表单设计 (25)5.2.3系统主界面设计 (27)5.2.4浏览表单设计 (28)5.2.5查询表单设计 (29)5.2.6编辑表单设计 (31)5.2.7统计表单设计 (32)5.2.8密码相关功能设计 (33)5.3报表设计 (35)5.4主菜单设计 (37)第六章系统调试及实现 (38)6.1程序调试及解决办法 (38)6.2系统项目连编 (41)6.3系统运行结果 (41)结论 (43)致谢 (44)参考文献 (45)主程序是应用程序的主文件,即应用程序中第一个执行的程序,它为应用程序设置一个起始点。
当用户运行应用程序时,VFP将为应用程序启动主文件,然后主文件再依次调用所需要的应用程序、表单或其他组件。
创建人事管理系统的主程序步骤如下:在上面创建的项目管理器代码页中选择“程序”,再单击“新建”。
这样,就打开了“代码编辑器”,在这个编辑器编写相应的代码。
主程序(main.prg)代码如下:local lcsys16,lcprogramlcsys16=SYS(16)lcprogram=SUBSTR(lcsys16,AT(":",lcsys16)-1)CD LEFT(lcprogram,RAT("\",lcprogram))SET CLASSLIB TO 自建类库DEACTIVATE WINDOW "PROJECT MANAGER"PUBLIC yhdjyhdj=5public nn=0DO FORM ksjmDO setting源程序分析:程序第一句用“local”定义了两个局部变量;后面用SYS(16)返回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名,包括路径; AT()函数返回第一个字符串在第二个字符串中首次出现的数字位置,在这里就是“:”在程序名中首次出现的位置;SUBSTR()函数从给定的字符串中返回一个字符串,其中逗号后的数字表明在指定字符串中的开始位置;RAT()函数返回在另一个字符串中最后出现第一个字符串的位置; LEFT()函数从一个字符串中的最左端返回指定数目的字符,即可从路径加程序名中仅返回路径;然后,用CD命令进入系统所在的目录。
程序用SET CLASSLIB TO 命令将自建类库打开;用DEACTIVATE WINDOW "PROJECT MANAGER"把项目管理器关闭。
定义全局变量yhdj,指明使用系统的用户的权限等级,首先设定yhdj=5。
还定义了另一个全局变量n,令n的初始值为0,用来记录输入错误密码的次数,当n>=3时,就主动将系统关闭,不允许不合法的用户进入系统。
使用DO FORM ksjm来执行表单ksjm.scx,即开始界面;使用DO setting执行程序setting.prg来设置执行期间的配置环境。
主程序中涉及的程序:setting.prg的代码如下:set talk off *关闭命令相应set safety off*当覆盖磁盘上的文件时不提示,当程序编好后,不会错误覆盖文件set date ansi *设置日期为“年.月.日”方式set century on *设置年为4位数表示use staff_cardisopen = .f.read events *启动事件处理程序*以上代码建立一个事件循环来等待用户的交互使用set sysmenu to default*退出时间处理程序后,退出程序前,将菜单设为系统菜单if isopenuse staff_cardendifclose all *关闭所有数据库及其表Cancel *结束程序运行*以上代码用于恢复初始的开发环境其中,符号“*”后是程序的注释部分。
5.2表单设计在VFP中,表单及控件都是应用程序中的对象。
用户通过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程序来处理对象。
表单的设置和制作在系统中占的地位尤其重要,是用户接触的界面和操作的对象,用户对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几乎都是通过表单进行的。
VFP提供了表单设计器,它完全实现了可视化编程功能,从而使系统编程过程变得相当简单,而且很直观。
根据系统需要按其功能模块确定所需设计的表单,每项功能对应一个表单或多个表单来完成。
5.2.1 开始界面的设计公司人事管理系统论文中国电子口岸平台,政府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
数据交换对象包括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外企业、驻华使领馆、个体工商户等;连接方法有:PSTN, ISDN, ADSL,DDN, FR, ATM等有线或GRPS, CDMA等无线接入方式;交换格式包括EDFACT, XML, HTML, WML, SWIFT等。
2.3.2事务处理功能.中国电子口岸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办理核销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减免税审批、报关单申报、进出口许可证件和外汇核销单和申领、结付汇核销、保税区台帐申请、ATA单证申请等提供实时在线服务。
2.3.3身份认证功能.电子政务网上操作谁也见不到谁,不仅要解决安全问题,更要解决信任问题,否则发生法律纠纷难以判定法律责任。
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都要经过工商、税务、质检、外贸、海关、外汇等6个职能管理部门严格的入网资格审查,才能取得入网IC卡开展网上业务,从而有效解决网上业务信任关系和法律责任问题。
身份认证包括:对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身份认证;对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工业服务企业、外贸附属企业的身份认证;对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认证。
2.3.4存证举证功能.根据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授权以及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与各用户单位之间签订的协议,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针对部门联网应用项目承担存证举证的责任,电子数据存证期为20年。
2.3.5标准转换功能.按照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各部门以及企业用户的需要,由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对交换数据进行代码转换,如组织机构代码转换,业务单证代码转换,参数数据代码转换。
2.3.6查询统计功能.根据提供共享业务数据主管部门或单位的授权,有控制地开放数据查询和统计服务。
共享数据包括进出口报关单数据、企业经济户口档案数据、外汇核销单数据、海陆空铁邮及快件等货运数据、知识产权数据等。
2.3.7网上支付功能.针对用户支付税费和货款的需求,由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中国电子口岸设立网上银行,为用户开设电子帐户,提供资金支持、信用担保、帐务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
2.3.8网络隔离功能.企业及个人与政府部门的联网通过电子口岸实现“一点接入”,使电子口岸成为市政府网关,并实现政府网与互联网的逻辑隔离,从而确保政府网络的安全性。
3. 文献综述3.1国研究现状海关关长毅彪在题为《共识•共进•共赢--长三角通关管理一体化新思路》的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建设,深化“大通关”工程建设扩大电子口岸的应用面,实现上岸所有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一点式”接入。
拓宽电子口岸的覆盖围,与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主要口岸城市互联,推动长三角各地方电子口岸的互通和对接。
同时,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口岸相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按照区域通关改革的进度和要求,协调口岸相关管理部门实施配套改革,建立海关与口岸管理部门的协作机制,有效提升区域整体通关效率。
中国海关杂志专栏评论学者刑海洋也在相关文章中指出口岸是国家的门户,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 WT0 后,对外贸易量增大,就更有必要建设和完善电子口岸。
针对目前市的电子口岸发展存在的一下特征:1. 外经贸企业对发展电子口岸的意识薄弱2. 电子口岸的发展缺乏专业性服务3.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又一大障碍4. 普遍缺乏国际电子口岸的商务人才他提出了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加大宣传力度, 务实地发展电子口岸, 培养适应电子口岸发展的专门人才来推进本地区电子口岸发展的进程. 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口岸建设中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政府必须努力提高电子口岸的调控能力。
要提高政府的管理调控能力,必须先明确相应的管理调控主体,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3.2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
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
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
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
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