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_图文
2.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 分子的范围。
3.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 命实践,而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4.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 的批判精神,他们一般还是使用资产阶级的 方法,片面地、形式主义地看问题,影响了 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第一,在 帝国主义时 代,资本主 义制度的内 在矛盾已经 比较充分地 暴露出来。
2.批判孔教
孔学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进入民国 时期,北洋军阀政府仍然把孔学当作宗教 教条一样强迫人民去信奉。那时统治阶级 及其帮闲者们的文章和教育,不论它的内 容和形式,都是八股式、教条式的。这种 情况,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 民族的生机和创造力。
“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 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联 结之根干”,使中国“终颠 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 进”。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 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 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 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 所遵循的主义 。
马克思主义传入 中国时,还存在其 他种种主义,如无 政府主义、工团主 义、基尔特社会主 义、社会民主主义、 以及新村主义、泛 劳动主义等等。尤 其是无政府主义在 当时很有影响。
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 ,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 ,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 ,惟此为大已吁!
——吴虞
3.提倡“文学革命”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 改良须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模 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 不避俗字俗语。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 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 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 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 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 点,无容讳言者也。
——陈独秀
第二,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 端形式的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 克服的矛盾。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 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 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
——毛泽东
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
这样,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就分成了两个潮 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等)继承了它的科学和 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另一部分人(如胡适等)则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 继续走下去了。
——毛泽东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的呢?
首先,十月革命给中国人的一个启示:认 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 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 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只此方法较 之别的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
——毛泽东
其次,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 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在政治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 以空前的沉重打击;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促使人们更迫 切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 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 行改造。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绝望、 苦闷和彷徨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 的教训,认识到要建立真正的共 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 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 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 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 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 称为新文化运动。
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宣传阵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思想武器 进化论、民权、平等、个性解放
(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德先生
赛先生
( Democracy,民主) (Science,科学)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919年7月25日,苏俄政府发表了《俄罗斯苏维 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 政府的宣言》,即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指出苏 俄红军“越过乌拉尔山向东进发”,其目的不但要 “帮助本国的劳动阶级,而且也帮助中国人民”; “劳农政府把中东铁路矿产、林业等权力及其他由 俄罗斯帝国政府、克伦斯基政府、土匪霍伐斯、谢 美诺夫和俄国军队、律师、资本家所取得的特权, 都返还给中国,不受任何报酬,劳农政府并放弃庚 子赔款。”
——陈独秀
1.宣传民主与科学
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 学,狭义是指自然科学,广义是指社会科学。陈 独秀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 法来研究社会。他提倡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 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 阶级国家这个目标。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攻入冬宫)
李提摩太
梁启超
朱执信
孙中山
他们介绍过马克思,但都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 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武器。中国的真正出路在哪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 也帮助了全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 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 考察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 就是结论。
——李大钊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梁启超、 丁文江、张君劢等即赴欧洲考察
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 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 生了极大的疑问。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 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 学得很不少,但不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 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 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