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员招聘及入司、离司、转岗管理办法

人员招聘及入司、离司、转岗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招聘及入司、离司、转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招聘及入司、离司、转岗管理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实施人员招聘及员工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管控,优化人员结构,为公司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做好员工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招聘管理第二条人力资源部是公司人员招聘工作的具体经办部门,负责制定人员招聘计划、拟定招聘方案、发布招聘广告、实施招聘管理、建立维护人员需求渠道、建立人才测评机制等工作。

第三条公司各部门负责参加人员招聘面试、甄选以及录用人员的使用、培养、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并根据需要参与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的与招聘工作有关的事项。

第四条公司组织的招聘分为二类:日常招聘、特殊性招聘。

一、日常招聘是指因员工辞职、辞退、职位调整、干部提拔交流等导致职位空缺应及时补充人员而进行的招聘,由人力资源部每月10日前收集各部门需求组织集中招聘。

二、特殊性招聘是指为满足突发性、特殊性、临时性事项如年中调整人员编制需一次性或分次大量补充人员而进行的招聘。

特殊性招聘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需要牵头、组织开展。

第五条员工招聘工作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招聘或在未完善入司手续前安排员工入职。

否则,由此带来的劳动纠纷和法律责任由相关人员承担。

第六条公司招聘员工,应本着“先调整,后招聘”的原则,确实无法在公司内部进行调整的,方可实施系统外招聘。

第七条凡需外部招聘员工的,一律公开聘用条件,面向社会招聘,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八条招聘渠道:一、现场招聘会:各类人才市场、招聘会及各项专项招聘会。

二、校园招聘:是指面向各类院校在校学生的招聘活动。

三、委托中介招聘:猎头公司、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等。

四、媒体招聘:报纸、网络、电视、杂志等。

五、推荐招聘:内部员工推荐、外部人员推荐、自荐等。

第九条公司人力资源部依据招聘职位的不同及用人部门需求,选用不同的招聘渠道。

人力资源部负责与以上招聘渠道保持良好的联系和沟通,在招聘过程中尽量节约成本,注重建立和维护公司形象,提高招聘实效。

第十条人才引进一、公司根据人力发展战略和规划,可以采用灵活政策和特殊措施不拘一格地引进、使用、培养人才。

二、公司因业务发展急需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业务骨干等特殊人才时,可通过推荐形式聘用,推荐人需填写《应聘人员推荐表》(附件一)。

三、引进人才的录用和聘任,由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并按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使用、考核。

第十一条制定人员需求规划每年12月,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各部门制定次年度人员需求规划。

年度人员需求规划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次年度人力编制计划、预计次年内因业务发展需要增加的职位人数(即人力编制)、预计未来一年内因年龄、身体等原因退出岗位人数、预计一年内因考核原因退出岗位的人数、预计一年内因个人原因辞职的人数、预计一年内因提拔、晋升出现的职位空缺人数。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人员需求规划编制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报送计划。

年度人员需求规划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拟定招聘计划和方案人力资源部应根据年度人员需求计划和招聘职位性质拟定招聘计划和方案。

方案应包括:招聘时间、招聘职位、招聘人数、招聘渠道、招聘分工、招聘流程等。

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招聘计划和方案进行调整。

第十三条收集应聘人员资料应聘人员填写《应聘人员登记表》(附件二),相关资料和证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收集,应聘人员资料和证件包括:(1)个人简历;(2)身份证;(3)学历(学位)证明、职称(技能、技术证书)、培训证书等;(4)个人奖励及个人业绩证明材料等;(5)个人照片。

第十四条筛选应聘材料人力资源部统一对应聘人员材料进行初审,核实应聘人员提供资料和证件的真实性,并根据职位任职条件和相关规定筛选,于招聘截止日2个工作日内整理出基本符合条件的人员,将相关应聘资料交由需求部门负责人挑选。

需求部门在2个工作日内挑选出意向人员报送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通知应聘人员进行初试。

初试结束后,人力资源部汇总初试人员面试情况。

一般岗位可不再进行复试,特殊岗位可根据职位需求数量按3:1~5:1比例确定复试人员。

一般情况下,复试小组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用人部门负责人组成。

由复试小组根据需要确定复试形式,对复试人员按实际表现进行评分或排序。

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可由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根据不同岗位共同组织实际操作测试,进行现场操作测试和评估。

第十五条确定拟录用人员名单人力资源部汇总初试和复试情况,由面试小组共同讨论确定拟录用人员,报公司领导审定。

第十六条体检拟录人员需按规定在人力资源部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费用自理。

人力资源部负责审核体检报告。

第十七条背景调查对于关键岗位拟录入人员,人力资源部必须通过电话、信函或实地询问进行背景调查,核实个人基本信息是否真实、实际家庭地址与身份证地址是否一致,了解道德品质、学习经历、原工作单位、岗位、工作表现、薪资待遇、社保公积金办理等情况,填写《拟录人员背景调查表》(附件三)由经办人和负责人签字,并由人力资源部存档。

第十八条录用谈话人力资源部可根据招聘职位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录用谈话。

谈话应在录用人员到岗正式开展工作之前进行,同时发放《录用通知书》(附件四)。

谈话内容主要有:公司基本情况介绍、相关规章制度、拟任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薪酬福利待遇及其他需要提醒注意的事项。

第三章入司管理第十九条录用报到经公司审批同意录用的人员,由人力资源部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被录取人员,并与被录用人员协商确定报到时间,被录用人员最迟应在确定期限5日内到公司履行报到手续,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拟录用人员应按通知书上要求于正式报到之日提供签订劳动合同所需资料,须提供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或失业证明。

未提供相关证明的,不办理入司手续,不得擅自到岗,否则由相关责任人承担由此造成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第二十条录用人员报到时填写《员工履历表》(附件五),由人力资源部填写《报到通知单》(附件六),办理入司手续,并将《报到通知单》送用人部门,同时协助新进人员领用相关办公用品、配备设备、办公桌椅等。

第二十一条新员工入司后1个月内,人力资源部负责与其签订1或3年期劳动合同(其中含试用期1-3个月),并将其个人信息完整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未及时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办理入司手续后,新员工原则上应参加岗前培训或跟岗学习至少一周,由用人部门负责人指定辅导人。

辅导人必须对新员工跟岗学习的情况进行考核。

第二十三条试用期满前10日符合条件的,由人力资源部通知其本人提出转正申请,填写《转正审批表》(附件七)报公司领导审批。

审批通过后予以转正,签发《转正通知书》(附件八)。

对试用不合格人员,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四条转正后一个月内,新员工需将人事档案转入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

第二十五条主管级以上干部入司,除按照以上规定办理外,须同时报送《干部任免审批表》(附件九),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二十六条入职培训一、新员工在报到之后、正式上岗之前,应参加任职培训。

二、培训形式为:集中学习、跟岗培训、自学。

(一)普通职位新员工集中学习原则根据公司培训安排,培训内容为公司历史沿革、公司文化、规章制度等类别,并根据培训效果和实际需要进行适时完善和更新。

(二)跟岗培训:用人部门负责人将新员工介绍给部门员工,并带领新员工到各部门参观,让新员工尽快熟悉、了解公司。

用人部门负责人应指定一位老员工作为新员工的辅导人,随时就工作问题提供帮助与指导,及时向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反馈。

第二十七条公司可接纳高校学生实习,实习是公司为在校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

高校学生实习必须报人力资源部审核、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四章离司管理第二十八条员工辞职一、员工辞职应一般应提前三十日填写《辞职申请书》(附件十)。

其所在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应与提出辞职的员工积极沟通,了解离职原因,听取相关意见,对绩效较好的员工努力挽留,探讨改善其工作环境、条件和待遇的可能措施。

二、辞职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分管领导在《辞职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后,由人力资源部通知辞职员工填写《离职移交清单》(附件十一),要求辞职人员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工作交接等手续,交接工作及物项,由交接人和其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并负责。

三、人力资源部审核《离职移交清单》各项签字是否齐备、交接是否完毕,以及各类人事事项是否办理完毕。

四、辞职移交手续办理完毕,人力资源部及时为辞职人员开具《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附件十二),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查询系统内进行离司处理。

同时及时停止缴纳辞职人员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费用,并按相关规定办理辞职人员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转出手续。

五、辞职员工档案的转出手续由人力资源部按相关规定办理。

对未按期将个人档案转出公司的,公司将依据当地人才交流中心收费标准收取档案管理费。

六、辞职员工交接工作期间,必须遵守公司劳动纪律,接受工作安排。

否则,按公司考勤管理办法进行处理,直至开除、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九条公司提出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包括开除、除名等)一、公司根据相关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所在部门和人力资源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意见,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审批表》(附件十三)并提供相关书面材料报公司领导审批。

审批通过后,人力资源部及时将决定反馈对应部门。

二、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部门报人力资源部后,经审核情况属实,由人力资源部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由人力资源部安排专人负责办理后续手续:(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员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公司的工作任务造成影响,或者经公司提出,拒不改正的;(五)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或者额外支付员工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一)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四、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约的,公司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

五、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应同员工进行离职谈话,并做好谈话记录,双方对谈话内容签字确认。

谈话记录本应进行编号,至少保存2年,不得擅自撕毁、损坏。

六、人力资源部签发《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通知办理离司手续。

七、其他手续参照员工辞职流程办理。

第三十条主管级以上干部离司,除按照以上规定办理外,须由人力资源部填报《干部任免审批表》,报公司领导审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