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1、维生素A
营养作用: (1)保护上皮组织健康,抵抗疾病
缺乏可导致:上皮角化萎缩;排尿障碍,易发 生结石;母畜流产、死胎或产失明仔猪;牛易 干眼病,所以,VA又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缺乏可导致:夜盲症
(2)维持畜禽在弱光下的视觉
干眼病
犊牛眼瞎
心脏尿酸盐沉积
1、维生素A
(3)促进畜禽的生长
耐热、耐氧,易受紫外线及碱的破坏。 参与调节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 猪鸡最易缺乏:
猪食欲减退;生长停滞、被毛粗乱,眼角分泌物增 多,伴腹泻,繁殖和泌乳下降。 鸡严重影响生长,出现“卷爪麻痹症”。严重时两 腿呈“劈叉”姿势。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
来源:青绿饲料、动物肝脏和酵母,不能合成, 只能由外界提供。
9、维生素C(抗坏血酸)
在中性和弱酸环境中加热较稳定 畜禽体内能合成,而人体内不能合成。 有解毒作用;可促进铁的吸收;可提高 抗应激和免疫能力;提高生产性能。 缺乏症:坏血病 来源:各类新鲜蔬果。
肺 出 血
牙龈出血 肠 管 出 血 肠粘膜出血
3、维生素E
(2)缺乏症 白肌病,羔羊、牛犊、仔猪、雏禽多发。 肝细胞坏死。 严重影响繁殖,公畜更明显,鸡则产蛋率 和孵化率下降。 脑软化。 渗出性素质症。
3、维生素E
(3)适量供给 植物能合适VE,因此,饲料中广泛分布 VE,但其易氧化,应随时注意添加。
羔羊缺乏维生素 E 肌肉发育不良且无活力
第七节 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概述
维生素是维持畜禽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 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含有C、H、O三 种元素,有的含有氮,个别的还有矿物 质元素。 维生素不构成畜禽机体组织器官,也不 提供能量。 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参与体内代谢, 维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一、维生素的分类
已发现在动物体内有30多种,在生产中 有重要作用的有十多种,按其溶解性分 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1、维生素B1(硫胺素)
白色结晶粉末,在干燥、黑暗中稳定,受热、 遇碱易被破坏。 参与糖类代谢,影响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 能保持肠胃正常的蠕动。 缺乏导致多发性神经炎,鸡呈现“观星状”; 厌食、消化紊乱,消瘦、痉挛;繁殖力下降, 甚至丧失。 来源:广泛,尤其禾谷类籽实的加工副产品。
2、维生素B2(核黄素)
猪佝偻病
股骨弯曲
腿骨变形
雏鸡佝偻病出现肋骨珠状膨大
病鸡喙软,如橡皮柔软有弹性,称橡皮嘴
3、维生素E
VE又叫生育酚。无氧时可耐200 ℃高温,有氧 时易发生氧化,脂肪酸败时易破坏。 (1)营养作用 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防止VA、细胞膜等物 质被氧化。 主要作用是催化剂,与硒协同维持生物膜的正 常结构和功能。 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反应,提高动物的抗病力。
4、维生素K
(1)营养作用及缺乏症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主要参与凝血 过程。 缺乏时凝血延长,发生皮下、肌肉及胃 肠出血 缺乏症多见于家禽,尤其笼养家禽。 断喙时应提前24h补VK3,避免出血。畜 禽发生球虫病时,补VK3可减轻肠出血。
维生素K缺乏的鸡有出血点
(二)水溶性维生素
2、维生素D
(1)VD的营养作用 促进钙、磷的吸收,提高血液中钙和磷 的水平,促进钙和磷在骨骼中的沉积, 快骨的钙化。 调节钙、磷比例
2、维生素D
(2)VD的缺乏症 食欲降低,生长停滞 幼畜出现佝偻病,成畜发生骨质疏松症, 表现为关节肿大,肋骨含珠状突起,四 肢骨、脊骨弯曲;蛋鸡产薄壳蛋或软壳 蛋,产蛋率下降。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VC。除含 C、H、O外,多数含N,有的含硫、钴。 水溶性除维生素B12外,其余的很少或几 乎不在动物体内贮存,因此,必须经常 补给。
(二)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包括:VB1(硫胺素)、VB2 (核黄素)、VB3(泛酸)、VB5(烟 酸)、VB6(吡哆醇等)、VB7(生物 素)、VB11(叶酸)、VB12(钴胺素)、 胆碱等。 都溶于水,形成辅酶,参与代谢。 除VB2外,消化管微生物均可合成。成年 反刍动物不需补充,猪、鸡需补充。
8、维生素B12(钴胺素)
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红色结晶粉末,对热稳定,强酸、强碱、光照 易破坏。 促进红细胞的发育成熟,维持神经系统的完整 性。 缺乏症:最明显的是生长受阻,继而表现为步 态不协调和不稳定。繁殖率下降;引起恶性贫 血。 来源:动物肝脏、肾脏、肉、奶、蛋等,植物 体基本没有
雏鸡小脑软化症状
胸肌的白色条纹(白肌病)
维生素E、硒缺乏出现渗出性素质
雏鸡小脑水肿,出血。右侧为正常对照
4、维生素K
VK是萘、醌的衍生物,活性物质有两种, 一种是VK1,另一种是VK2。VK1黄色黏稠 状液体,由植物合成;VK2为淡黄色结晶, 由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合成。 耐热,易被碱、强酸和光破坏。 人工合成的是VK3、VK4
病鸡站立困难,瘫痪,趾弯曲
脚趾上的炎症变化
3、维生素B3(泛酸)
在水中对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很稳定, 但遇酸、碱和干热易被破坏。 VB3是合成辅酶A的原料,在糖类、脂肪 和蛋白质代谢起重要作用。 缺乏症:生长受阻,鸡典型症状是眼睛 及接近喙的皮肤发炎,眼睑粘连,爪呈 结节样突起。猪的典型症状是“鹅步”。 来源:肝脏、酵母、豆类等
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吡哆醇可转化 为吡哆醛和吡哆胺,吡哆醛和吡哆胺可相互转 化。 酸性中稳定,碱性中易破坏,极易被光破坏 来源:谷物、豆类和种子外皮。 缺乏症:鸡眼睑水肿而闭合,羽毛粗糙,脱落; 猪皮肤粗糙,生长停滞,出现“癫痫性惊厥”。
6、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H)
缺乏可导致:生长停滞 缺乏时母畜性周期失常,公畜性欲降低
(4)维持畜禽正常的繁殖力
(5)维护畜禽正常的神经功能
缺乏时运动失调,抽搐
2、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包括VD2(麦角 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两种形式。 性质稳定,不易氧化,但脂肪酸败时,VD 破坏。 动物性饲料中有较多的VD3 ,如肝脏、鱼 肝油、蛋黄、鱼粉等。
4、维生素5(烟酸、维生素PP)
维生素B5包括烟酸和烟酰胺。稳定,耐 热、耐酸、耐碱和潮湿,在饲料中可长 期存在。 来源:糠麸、酵母及青绿饲料中。在家畜 体内可由色氨酸合成。 缺乏症:“癞皮病”、角膜炎、神经和 消化系统的障碍等。猪表现为腹泻、呕 吐,鸡表现为生长缓慢等。
仔猪癞皮病
5、维生素B6
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一)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 维生素E和维生素K,均溶于脂肪及有机 溶剂。 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这些维生素,消 化管中的微生物只能合成维生素K,所以 生产中必须单独补充。
1、维生素A
VA来源于动物体,植物体中不含VA,而 含有VA原,即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动 物体内可转化为VA。 易受紫外线破坏,耐热和碱,易氧化, 无氧气时可耐120-130℃,0 ℃以下可 长期保存。 饲料中脂肪酸败时,VA会遭到严重破坏。
有固定CO2的作用,广泛存在于动、植 物界,常温下稳定,但高温和氧化剂易 丧失活性 缺乏症:一般不会缺乏,缺乏时表现为 生长不良,皮炎及羽毛脱落等。 来源: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界
7、维生素B11(叶酸)
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因绿叶中含量丰富, 故称为叶酸。 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对热稳定,在水溶 液中易被光破坏。 可促进血细胞的形成,抗贫血,与VB12 有协同作用。 缺乏症:营养性贫血及生长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