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和议论文

记叙文和议论文

记叙文常见题目及答题要诀一、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有哪些?1.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二、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 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或者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回答)三、记叙文顺序及作用3.顺叙作用: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4.倒叙的作用:(1)使文章产生悬念,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

(3)首尾呼应,突出文章的什么主题,表达什么感情。

5.插叙的作用:(1)运用插叙的写作手法,补充交代了什么内容。

(2)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3)为下文的什么内容作铺垫。

6.补叙的作用:(1)对情节起补充交代作用,使行文严密,结构完整。

(2)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3)照应上文,对人物身份来历及性格做补充。

(4)使读者更全面了解人物或事件,使行文跌宕起伏,起出人意料的结果。

四、理清记叙的线索7.线索类别:以人物为线索,以事物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8.答题模式: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结尾写什么,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五、关于人物形象9.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正面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10.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格式是:性格特征加事例;性格特征加事例。

(分析两个方面)11.记叙文三种人称的作用A.第一人称“我”的作用:(1)“我”作为本文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情节集中,脉络清晰。

(2)以“我”的口吻来叙述故事,便于作者抒发感情,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读起来亲切自然,真切生动。

(3)用“我”的经历和情感变化,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了文章的什么主题。

B.第二人称作用:第二人称“你”,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能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感情,如同和别人对话,会显得更加亲切。

C.第三人称作用:(1)以旁观者身份讲述故事,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

(2)使文章能够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显得客观冷静。

(3)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自由多角度展开故事情节,较为自由,能够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12.次要人物的作用:(1)从情节上,次要人物的什么事,使故事情节有波澜,使故事情节更完整合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从人物形象上,次要人物的什么事,和主要人物形成对比,从侧面烘托主要人物的什么形象。

(3)从主题上,次要人物的什么事,突出并丰富了文章什么主题。

13.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1)从情节上: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从人物形象上:谁和谁的对话描写,突出了主要人物的什么形象,为下文什么内容做铺垫。

(3)从主题上:通过谁和谁的对话,突出了文章什么主题。

(4)从表达效果上:面对面的对话形式,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使人能身临其境参与其中,避免枯燥。

六、关于写法14.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15.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托物言志等16.谋篇布局:伏笔,照应,过渡,悬念,铺垫,详略得当,侧面烘托,欲扬先抑等17.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双关,夸张等18.比喻修辞的作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或者事物的什么性格特点,表现了什么感情。

19.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了什么气氛。

(2)烘托人物什么心情。

(3)为下文的什么情节做铺垫。

(4)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5)推动情节的发展。

20.场景描写的作用:(1)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

(2)情感上,抒发了什么感情。

(3)什么和什么形成对比,为下文什么内容作铺垫。

七、关于题目21.题目作用(1)题目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揭示文章的中心:。

(3)题目新颖,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5)奠定了全文什么样的感情基调。

22.题目的含义:表层含义(一方面)是什么,深层含义(另一方面)是什么。

八、关于段落23.开头段(句)作用:(1)开篇点题,总领下文。

(2)引起下文,为下文什么内容作铺垫。

(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4)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24.中间段或句子的作用: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内容上:总结上文的什么内容,引起下文的什么内容。

)25.结尾段或句子的作用:(1)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题目,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在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表现了文章的什么中心。

(3)结尾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

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概念: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概念)——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

(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2、论据(1)概念——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

(2)分类:论据有事实论据(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3、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二、议论文的分类:(1)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

(2)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议论文按论证方式分类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三、把握中心论点1、从题目入手①题目即为论点。

②有的题目是论题2、从文中运用的论据推断出论点。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

即抓住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也能把握论点。

3、捕捉文章的“中心句”。

根据论点常见位置(A在标题;B在开头;C在中间;D在结尾)来寻找。

4、借助理清论证思路来把握论点。

要很好地研究文章和题目的各种关系,才能归纳出来。

先分析、后归纳的结构,论点常出现在篇末;总、分、总结构,论点一般是在开头。

5、审察论题。

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来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

例:《不应该压制大胆的设想》6.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7.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要明确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8、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四、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1.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3.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4、概括论据的答式:谁+做什么事+结果怎样(*归纳时,要突出论证论点的一面)总之,要揭示论点与论据,也即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看论据是否能成为论点存在的充足理由。

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分列几个小论点阐述中心论点的文章,那些分论点、小论点同时又是中心论点的论据。

五、关于论证: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①举例论证:格式: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列举什么事例(概括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什么的观点。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如果没有写中心论点),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格式:运用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什么话,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什么的观点,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③比喻论证:格式: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了什么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格式: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论证了……的观点,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2、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1)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文章的思路:第一步:把文章分三部分或四部分;第二步:概括文章各部分大意;第三部:把各部分大意合起来组成一段话,特别记住每部分大意前分别加这几个序数词“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3、段落的思路:第一步:把段落分三层分或四层;第二步:概括文章各层大意;第三部:把各层大意合起来组成一段话,特别记住每层大意前分别加这几个序数词“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六、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议论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生动性。

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七、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

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八、文段结构作用:1.议论文开头讲故事的作用?(1)通过讲什么故事,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3)引出论点或论题:。

(4)引出下文什么内容的论述。

2.议论文开头引用名人名言的作用?(1)通过引用什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3)引出论点或论题:。

(4)引出下文什么内容的论述。

3.论据放在第几段合适,因为本段的观点是什么,而论据写了什么内容,该论据能够充分证明本段的观点,所以放在本段合适。

4.议论文题目作用:(1)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2)运用了什么修辞或者句式或者写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题目新颖别致,使说理通俗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5.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1)补充论证了什么观点,使论证更加严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发出什么号召或者提出希望:(3)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或开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