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疼痛管理PPT课件
用最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阶梯止痛方案的疗效
80%以上的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 缓解
75%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得以解除
树立正确观念是成功推行WHO三阶梯止痛原则的关键
对待晚期癌症 病人的态度
对癌痛的认识
过去(错误的)
基本上是放弃的态度 无任何工作可作 即使做些工作,也徒劳无益 道德观念上的错误
化 疗 后:栓塞性静脉炎,中毒性周 围神经病变
放 疗 后: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 纤维化,放射性脊髓病
便秘、褥疮等
骨关节炎、动脉瘤等
社会-心理因素
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
癌痛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癌痛多为慢性疼痛,严重干扰患者生活质量
癌痛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是一种折磨 癌痛得不到有效控制:
加速肿瘤的发展 影响睡眠 食欲下降 免疫力下降 慢性剧烈疼痛得不到缓解,会发展成为顽固性癌痛,成为一种疾病 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吗啡的一些 看法
易产生“成瘾” 视生理依赖为“成瘾” 怕流入非法渠道而管制过严 给药剂量不足不顾患者疼痛
用吗啡治疗癌痛成瘾者罕见 要严格区分身体与心理依赖 应切实保证临床治疗需要 必须调节剂量至疼痛完全缓解
止痛药物的选择与用药步骤
非阿片类药物: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保 施泰TM(对乙酰氨酚325mg+布洛芬400mg)、环 氧合酶-2 抑制剂:塞来昔布
急性痛:有明确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短,易控制 慢性痛:指疼痛大于3个月,临床较难控制; 突发疼痛:发生突然而且间断发作。
疼痛分类
根据疼痛的生理机制可分为:
躯体痛:部位明确,刺酸痛; 内脏痛:定位不确,为积压痛、牵拉痛; 神经痛:为烧灼样、钳夹样或触电样的阵发性疼痛。
癌痛的概念
癌症疼痛(简称“癌痛”)是 由癌症本身或与癌症治疗(包括 手术、放疗、化疗等)有关的以 及精神、心理和社会等原因所致 的疼痛。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癌症病人疼痛管理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 伴有实质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人类最常见的 痛苦之一,是癌症患者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
疼痛分类
根据疼痛的发生和延续时间分为:
按时给药
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 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而不是 按需给药,保证疼痛持续缓解
个体化给药
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所以阿片 类药物并没有标准用量
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副反应最低的剂量就是 最佳剂量
注意具体细节
对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反应 目的: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
缓解疼痛是基本人 权,合理使用药物 控制癌痛让癌痛患 者临床获益,生活 质量有了极大的改 善
癌痛的原因
由癌症本身引起
78.2%
癌肿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和软组织 的浸润和转移
躯体因素
癌 痛 的 原 因
与癌症治疗有关
8.2%
与癌症有关
6%
与癌症无关
7.2%
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 患肢痛
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方法
止痛药物的选择与用药步骤
第一步:止痛药物(非阿片类、阿片类) 第二步:加用辅助药物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和规范化管理培训
以“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核心的规范化癌痛治疗
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按阶梯给药 口服给药 按时给药 个体化给药 注意具体细节
按阶梯给药
选择镇痛药应从低级向高级顺序提高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
2001年2月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会议上学者提出
癌痛的规范化治疗
-Good Pain Management
定义 按照WHO及其它权威协会推荐的公认的疼痛处理原则及方法 ,进行癌痛治疗
原则 早期、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 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癌痛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全球每年还将新增2000万 癌症患者
癌症的死亡率占总死亡人口的1/4,列死因第一位。且癌症 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
晚期癌症患者中50%以上有疼痛,30%会出现严重的剧烈 疼痛。
全球有350万的癌痛患者得不到及时处理,在中国每天有 100万的癌症患者遭受疼痛折磨。
认为疼痛不能完全缓解 癌症疼痛是不可避免 满足于部分缓解
现在(正确的)
应认真关心病人 有大量止痛和姑息治疗工作 医疗照顾能提高生活质量 (QOL) 应提高道德观念和精神文明
疼痛可缓解,90%以上可完全 缓解 疼痛应控制满意,并尽早使用
对病人疼痛主 诉的态度
医护人员不完全相信 疼痛程度由医护人员判定
要相信病人主诉 应以病人主诉为根据(用量表)
癌症疼痛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
共识
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上将疼痛列为继 呼吸、血压、脉搏、体温之后的五大生命指 征
WHO已将癌痛作为 癌症综合防治 的4个重点之一
人类对疼痛治疗观念转变
疼痛是“天经地 义”的,痛则给 药,不痛则不给 药
刘端祺等.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8;17(4):252-254.
第一步:止痛药物
阿片类药物:吗啡、芬太尼、美施康定(控释技 术与硫酸吗啡活性成分相结合的产物,是公认的 有效的长效吗啡制剂)、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 控释片,具有独特的双相 吸收模式,38%即释成 分,62%控释成分,使其能在1小时内快速起效果, 持续12小时)
第二步:加用辅助药物
抗癫痫药: 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苯妥 英钠、加巴喷丁等 抗抑郁药: 用于治疗由紧张及焦虑等精神、 心理因素导致的疼痛氟西汀、赛乐特、阿米 替林等 催眠镇静药:地西泮等
止痛药临床应用中的具体问题-----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处理
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相对应阶梯的药物 第一阶梯代表药为阿斯匹林、消炎痛
第二阶梯代表药为可待因 第一、二阶梯用药有‘天花板效应’ (剂量用到头,再增亦无用,
徒增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以吗啡为代表的第三阶梯药物,“无天花板效应”(没有剂量极限 性,副反应也不增加)
口服给药
是主要的、首选无创给药途径 简单、经济、易于接受 血药浓度稳定 与静脉注射同样有效 更易于调整剂量、更有自主性 不易成瘾、不易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