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
1、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计量基础
含义
举例
历史成本
(实际成本)
取得或制造所需要发生的各项支出
通常情况下采用
固定资产购进时买价及相关杂费作为入账价值
重置成本
(现行成本)
按当前条件重新取得,同样资产所需支出
⑴ 存货盘盈
⑵ 固定资产盘盈
可变现净值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 → 反映 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假设
基本含义
具体内容
会计主体“人”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不是投资者),空间范围
总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子公司、集团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 投资者 ⑵ 债权人 ⑶ 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 社会公众
/
同收入、费用
第二章存 货
一、存货的概念
1、定义:存放在企业货物
2、特征:⑴ 持有目的:生产领用、出售、出租、管理耗用
⑵ 持有时间:≤1年
⑶ 在生产耗用中可能改变实物形态
3、确认条件:⑴ 很可能流入企业 ⑵ 价值可靠计量
公允价值
(市价)
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
⑴ 交易性金融资产
⑵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⑶ 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
⑷ 股份支付
⑸ 生物资产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D)
A、商誉B、交易性金融资产C、无形资产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将其变现后获得的净价值
⑴ 存货的期末计价
⑵ 资产减值时,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现值(P)
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在的价值
⑴ 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
⑵ 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
⑶ 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
⑷ 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
⑸ 资产减值中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⑹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要 考虑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10%
未分配利润90%
/
①依赖资产、负债确认
②价值可靠计量
收入
日常活动,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上升,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商品销售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①日常
②与投入资本无关
③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①经济利润很可能流入
②会导致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⑷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
⑸ 无法估计销售退回可能性
8、及时性:收集、处理、报告及时
例:下列属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有(AC)
A、商品销售后以固定的价格回购,不确认收入
B、单位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合并进行减值测试(重要性)
C、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企业的资产入账
D、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在所有上市公司执行(可比性)
六、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七、利得和损失
利得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
非日常活动/偶然活动
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方)
收入
日常活动
费用
例:下列关于会计要素表述中正确的是( B)
A、负债的特征这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
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
或有资产:基本确定
或有负债:很可能
⑴ 减值准备的计提
⑵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
⑶ 预计负债的确认
基本确定:95%<X<100% 可 能: 5%<X≤50%
很可能: 50%<X≤95% 极小可能:0<X≤5%
持续经营
假设企业长生不老,不会破产清算,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固定资产进行历史成本和折旧的基础
附注说明持续经营能力
会计分期
人为划分核算的区间段
会计年度=1年
会计中期<1年①月;②季;③半年
货币计量
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度量(实物量度、劳动量度)
记账本位币:一般是人民币
外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四、会,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投资分配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成本费用
期间费用
①日常
②与分配利润无关
③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①经济利润很可能流出
②会导致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
③流出额能可靠计量
利润
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收入
费用
记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记入当期损益的损失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
———————————————————————————————— 作者:
———————————————————————————————— 日期:
ﻩ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⑴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⑵ 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⑶ 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
⑷ 分期付款购买商品
⑸ 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③过去时
①很可能流入
②成本或价值能可靠计量
负债
过去、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义务包括现时义务、潜在义务)现时义务又包括推定义务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①承担的现时义务
②经济利润流出企业
③过去时
①经济利润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
资产减去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其他资本公积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例: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均应记入当期损益(×)
要素名称
定义
构成
特征
确认条件
资产
过去、拥有或控制
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流动资产 <1年
非流动资产>1年
①预期经济利益
②拥有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