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与哈代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与哈代
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1、抒发田园理想的颂歌,带有浪 漫主义的风格:主要有《绿荫 下》、《远离尘嚣》等; 2、描写威塞克斯社会的悲剧:主 要有《还乡》、《卡斯特桥市长》 等; 3、描写威塞克斯破产农民的前途 和命运:主要有《德伯家的苔丝》 和《无名的裘德》。
概况:哈代的小说以优秀的艺术形象 记叙了19世纪英国南部宗法制农村社 会毁灭的历史,表现了农村的历史变 迁。 (三)评价 1、在英国文学史上,哈代一生跨越两 个世纪,有着但丁一样的独特地位。 他是英国文学中的一座桥梁:他以自 己的现实主义创作继承和发扬了英国 文学传统,又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模式 把传统和当代文学联系起来。20世纪 之后,哈代成为英国当时最著名的作 家,受到普遍的尊敬。
思考与讨论???
苔丝形象?其悲剧的根源? 为什么说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性格 悲剧和命运悲剧?
3、苔丝的形象及其悲剧的内外根源: a 一个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 屈服的纯洁少女形象。她身上集中了劳动人 民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心 地纯洁、性格刚强、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和反 抗性。她饱尝屈辱的痛苦,遇到过无数的困 难和不幸,但从不自暴自弃,不求人施舍, 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屈服。 b 她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因而总 是用宽容和自我牺牲来对待种种不幸。被骗 失身,认为自己在丈夫面前是有罪的,理应 受到惩罚,心甘情愿接受克莱对她的遗弃。
蓓基· 夏泼
蓓基·夏泼:穷画匠的女儿
爱米丽亚 :有钱人家的小姐
书写孤独、反抗和奋斗者的人生
代表作: 《简· 爱》与《呼啸山庄》 专章介绍
代表作《玛 丽·巴顿》 (1848)是欧洲 文学史上最早接 触劳资矛盾的小 说,它从侧面反 映了英国的宪章 运动 。
哈代
(1840—1928) 英国杰出的 小说家和诗人 19世纪后期最 主要的作家
悲剧根源:内在与外在并存 苔丝的不幸既是社会的悲剧,同时 也是性格与命运悲剧。 内在: 苔丝的毁灭是她个人性格的悲剧: 单纯又相信命运,并且心甘情愿接 受惩罚。
外在:是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产生的悲剧。 社会根源:贫穷导致了苔丝的悲剧(为 生计到德伯家当雇工,遭到亚雷的蹂躏, 造成终身的不幸)。苔丝是资本主义制 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亚雷与克莱代表两种社会势力对她的迫 害:亚雷是农村资本主义恶势力的代表, 用强暴手段夺去苔丝的贞节,使苔丝备 受社会的谴责,是造成苔丝悲剧的罪魁 祸首;克莱的资产阶级道德意识和传统 偏见遗弃苔丝,从精神上、道德上打击 了苔丝,并将她推向死亡的边缘。
哈代领略着大自然的美感、神秘、恐 惧和诗意,并形成了他以后创作的一 大特色。 2、家庭环境:家族喜爱音乐,对哈代 的成长很有帮助。 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培养出对音乐 的非凡感悟力;音乐培养了哈代多情的 气质,对哈代作品的情调有极大的影 响。读他的作品,人们会强烈地感受 到音乐的旋律。
3、学习环境:自学成才者 他一生只受过6年的正规教育。他曾经 风趣地说,他是在求平方根的法则和 节奏中,在沃金盖姆的《数学问题集》 中发现诗的。 哈代通过刻苦自学逐步完成了自己的 教育。儿童读物、探险故事、大仲马 的浪漫小说、历史小说、莎士比亚的 戏剧都使哈代爱不释手;除了文学作 品外,哈代还阅读了哲学和宗教方面 的著作,并且刻苦学习拉丁语和德语。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学
特点: 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 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 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 义的倾向。 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勃朗特姐妹、盖斯凯 尔夫人等。
作家介绍 狄更斯
英国现实主义文
学的奠基人和杰
出代表。
专章介绍
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代表作: 《名利场》 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塑造了女冒险家蓓 基·夏泼的形象。
4、工作环境:1862年,哈代来到伦敦,进 入亚瑟·布鲁姆菲尔德的建筑事务所工作-伦敦生活使哈代更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同布 鲁姆菲尔德的友谊使哈代接触到了一个新的 艺术天地。 5、社会环境:当时的社会生活深刻影响了 哈代思想和创作---揭露社会的黑暗和虚伪。 哈代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向农 村扩张的时期,人民在贫困中挣扎。哈代是 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有着浓郁的悲观主 义和宿命论观念。 1928年1月,哈代在他自己设计的寓所逝世, 享年88岁。
最后的情话
这是最后的情话;最后的情话!/ 从此,一切都默然死寂,/只有苍 白的裹尸布罩着过去,/它在那时, /爱人啊,对我不会具有/任何价 值!//我不能再说;我已经说得 太多。/我不是指它一定来临;/ 我不知道它会这般增强--/或许 也未弄明/你的第一个抚摸和目光 /注定了我俩的命运!
小
诗
歌 欣 赏
责
备
现在我死了,你却对我歌唱/我们曾经 熟知的歌曲;/但是,我活着的时候, 你却不愿/或者不想唱上一句。//现在 我死了,你却披着月光/心情沉重地来 到我跟前;/啊,我真盼自己能够复活 /来赢得这份温柔的情感!//当你死了, 站到我身边,/像现在这般爱我,没有 争论,/你是否会变得冷淡无情,/如 同我俩活着的时分?
作家的宿命论思想: 认为苔丝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 命运的恶意作弄:苔丝为了保持自身 的清白和追求高尚的爱情而不断挣扎, 始终不能逃脱生活所带来的不幸。 作者认为:这个有病的世界、不幸生 在德伯家、不幸生为女人、这是命中 注定的。
4、艺术特色: (1)情节集中、条理清楚、布局清晰。 以苔丝为中心,把她的遭遇分为“处女、不 再是处女、重整旗鼓、后果、吃亏的是女人、 回头人、结局”7个时期来叙述,层次十分清 楚。苔丝和两位男性的关系:亚雷对苔丝的 奸污和玩弄、克莱对她的爱慕和遗弃,交织 成苔丝的忍辱与复仇以及最终的逃亡和被当 局明正典刑,井然有序,结构巧妙。 运用一系列偶然性的巧合事件来促使情节的 发展,使矛盾冲突一步步紧张、尖锐,逐渐 达到高潮。 失马---失身---写信告白---克莱没看---新 婚被抛弃---家破人亡---同居----杀人,结 构安排井然有序、巧妙。
2、研究者众:冷酷严峻的现实主义小 说家,处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 接线上的文学巨人---一个多世纪里, 吸引着众多作家、批评家、社会学家、 历史学家。其中不乏弗吉尼亚·沃尔 芙、D.H.劳伦斯、T.S.艾略特等伟大 作家。 3、影视:著作多次被拍为电影,哈代 生前曾策划过几部电影,但由于技术 所限,未能成功。
1996年《无名的裘德》 1971年《无名的裘德》 BBC拍摄 1994年电视剧版《还乡》 1998年《守林人》
1987年《交易之后》(电视剧)
1939年《碧树下》 1953年《秘洞》(据《西波利探险》改编) 1973年《两个野心的悲剧》(电视剧) 1985年《西波利探险》(电视剧)
(二)创作: 1、最初的兴趣在诗歌方面。 1865年,他开始尝试写诗;在1865年 至1867年间,哈代一共写了三十几首 诗,其中最优秀的是《无色的音乐》 和《沉思的少女》。 哈代早期的诗简洁、真挚,情景交融, 意境深远,想像力十分丰富,但是一 篇也未能发表。
2、于是转而尝试写作小说。 他以家乡为背景,以熟悉的乡村生活 为创作素材,以长篇小说《枉费心机》 逐渐步入文坛。从《枉费心机》到 《心爱的人》,他先后发表长篇小说 14部,中短篇小说40余篇。 3、到了20世纪,以诗人的面孔再次蜚 声文坛,他用诗抒发感情,探索哲学、 回顾历史---晚年创作两部诗剧:《列 王》和《康沃尔皇后的悲剧》,从而 使他的诗歌创作到达顶峰,成为同歌 德和托尔斯泰齐名的人物。
说 介 绍
《德伯家的苔丝》(代表作):副
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 《无名的裘德》(时间跨度最长、最 后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劳动人 民出身的青年理想破灭,壮志不 遂的悲惨身世,形象地表明裘德 “未能如愿以偿的悲剧”。实际 上是英国整个一代劳动人民的社 会悲剧。
《还乡》(长篇小说):主人公珠宝商克 林·姚伯—从巴黎回到威塞克斯农村 作品用爱敦荒原来象征威塞克斯宗法社会, 凸显大自然的伟大和无情,人类与它抗争, 总以失败告终。 小说对社会前途抱着悲观的认识。(皈依宗 教的最后出路说明这一问题)
(4)景物描写与人物命运相连: 景物描写起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又使 景物描写具有暗示、烘托、象征人物 命运的重要作用。 苔丝被亚雷骗奸的那个晚上,森林中 昏暗多雾,四面不见人—突出苔丝的 不幸;布雷谷农场的色调明朗多彩, 是一派优美而充满生机的景色,帮助 苔丝恢复心灵创伤,并衬托出她的新 生活和她与克莱相爱的幸福心情。
《卡斯特桥市长》 :主人公亨察尔—农民 阶级的代表、宗法制思想,市长,在与资产 阶级较量中失败毁灭走向悲剧。
名解:威塞克斯小说 1、哈代的故乡多塞特郡及其地区古代 称为威塞克斯,人们把哈代以故乡为 背景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称为威塞克 斯小说。 2、这类小说主要揭示19世纪后期资本 主义入侵农村后广大农民日趋破产的 悲惨命运,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宗教、 法律和道德观念。 3、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 《无名的裘德》等。
(5)细致而独特的心里描写:注重矛盾 冲突中刻画心理活动,表现复杂的心 态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苔丝初次见到克莱的复杂感情(剪不断、 理还乱) 新婚之夜的感情世界(错综复杂)
(2)出色的对比手法。 两个德伯家的对比:一家贫、一家富。 克莱和亚雷的对比:比较纯洁、淫邪 不正;一个因无力摆脱传统道德的偏 见而遗弃苔丝、最终幡然醒悟;一个 则出于卑鄙的目的,为满足自己的淫 欲污辱苔丝的肉体、戕害她的灵魂、 毁了她一生的幸福。
(3)反衬手法: a 苔丝的纯真、美丽----社会的黑暗: 迫使她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深渊。 b 苔丝的美丽反衬她命运的悲惨,这 正是悲剧的实质:将美活生生地毁灭 给人看。 c 苔丝与克莱的新婚之夜已经充满矛 盾,但是克莱在早晨却表现得若无其事, 让人觉得他很快乐,令人羡慕。这也反 衬出他的虚伪,反衬出苔丝在这幸福的 表面里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