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分类阅读练习理解、赏析词语

记叙文分类阅读练习理解、赏析词语

记叙文阅读分类练习二:理解、赏析词语(2014年南宁市中招)刀爱⑴明媚的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

在清凉的阳光中,奶奶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

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

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

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

”老人笑道。

⑽“那有什么不好呢?”⑾“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

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

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

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⒂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

我们所能做的,在逆境的时候,去承受挫折并积蓄养料;在顺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把刀并慎用养料。

⒃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好在哪里。

(4分)(1)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2)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2013年郑九语二模)宗月大师老舍①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

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

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

②有一天刘大叔偶然来了。

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

一进门,他看见了我。

“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

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睛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

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声音的震动。

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③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

学校在离我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庙里。

庙不甚大,学校是在大殿里。

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

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

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

我拜了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

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④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到刘大叔的家中去。

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

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

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

此外,他还有几处店铺。

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见过的点心。

他绝不因我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⑤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

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

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

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

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⑥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

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

假若在这时候他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

可是,他好善。

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慈善事业。

他忘了自己。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得最密。

他办贫儿学校.,我去做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

在我的心里,我很明白:放粮放钱不过是延长贫民受苦难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拦住死亡。

但是,看刘大叔那么热心,那么真诚,我就顾不得和他辩论,而只好也出点力了。

即使我和他辩论,我也不会得胜,人情是往往能战胜理智的。

⑦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

后来,他的花园也出了手。

他入庙为僧,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

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对佛学,他有多么深的认识,我不敢说。

我却真知道他是个好和尚,他知道一点便去做一点,能做一点便做一点。

他的学问也许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

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

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⑧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到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

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

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

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人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⑨他是宗月大师。

10.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

(2)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2011年郑九语二模)长途跋涉的肉羹林清玄①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

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

”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②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③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

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

当时的交通不便,从风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

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④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问,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

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⑤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

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盛了半碗。

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风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⑥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

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

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⑦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

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

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作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⑧这使我真实地体验到,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⑨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盈真实,却从来不说“我爱你”,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爱”字的理由吧!⑩爱是作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

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

‘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⑩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⑩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

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

就像不管我的年岁如何增长、不论我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那一锅肉羹,心中依然有三十年前的汹涌热潮在滚动。

肉羹可能会冷,生命中的爱与祝愿,永远是热腾腾的;肉羹可能在动荡中会满溢出来,生活里被珍藏的真情蜜意,则永不逝去。

8.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

(2)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2014年郑九语二模)谁是你的重要他人毕淑敏①她是我的音乐老师,那时很年轻,梳着长长的大辫子,有两个很深的酒窝,笑起来十分清丽。

学校组织“红五月”歌咏比赛,最被看好的是男女声小合唱,音乐老师亲任指挥。

我很荣幸被选中。

②有一天练歌的时候,长辫子音乐老师,突然把指挥棒一丢,一个箭步从台上跳下来,侧着耳朵,走到队伍里,歪着脖子听我们唱歌。

大家一看老师这么重视,唱得就格外起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