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eter_Newmark翻译理论研究

peter_Newmark翻译理论研究


分析
To add fuel to the fire 火上加油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To be on thin ice 如履薄冰 To praise to the skies捧上天去 在这四例的翻译过程中,套用了汉语中常用的习
语,使译语对读者产生的效果更加明显,更加有 效地传递了原句信息,这就是交际翻译的功能。 如果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则不会获得如此通顺 、简洁、合乎译语习惯的效果。
结论
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中,强调把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
成一个整体,翻译中不可能孤立地使用某种方法,也不能 说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哪一个更好。二者在翻译中常 常交替使用,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有时两种方法还会合 二为一。如果传达的信息不受特定时空等条件的限制, 其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只要译文读者能获取原作信息, 并能像原文读者一样欣赏到原文的语言及写作特色,在 这种翻译中,就不存在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之分了。
意义的走失
纽马克认为,翻译主要涉及意义问题。
在两种语言的翻译中,要把人们所表达 的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时,意思就会走 失。甲语言中某些意义表达方式是不可 能译成完全对等的乙种语言。因此,意 义的走失是必然的。
翻译标准
古今中外提法颇多
直译和意译 泰特勒的三原则 严复的信达雅 事实是,上述标准都只能适应某一种或几种文本。 纽马克认为翻译标准必须能够衡量某种翻译方法是否准确,是否
忠实翻译不采取折衷办法,比较呆板,而语义翻译则比较灵活,允许
一定的创造性,较多地为译文读者考虑。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一
语义翻译为了表现原作的思维过程,力求保持原作的语
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发挥了语言的表达功能。 交际翻译关键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 去行动,发挥了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 语义翻译较客观,讲究准确性,屈从原语文化和原作者,翻 译原文的语义,只在原文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的最大障 碍时才加以解释。但语义翻译也不能忽视向读者传达 信息,因此,原文如果不是现代作品,也要用现代语言来翻 译,以使译文更接近读者。 交际翻译较主观,只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使原语屈从译 语和译语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 。为此,译者可对原作进行修正,但这并不等于说译者可 以不尊重原语文本,毕竟原文本是翻译的唯一源泉。
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 作上下文的意义。 交际翻译中,译作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 近原作,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 义,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 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比较
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
再现原文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 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最大限度地重现原文的意义。
他提出的翻译标准比较笼统:准确(accurate,内容准确,事实准确,风
格准确)和简洁(economical)
认为只有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能达到这个目的。译文是否准
确可通过回译(back translation)来检验。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中 ,译者应在 Nhomakorabea语语义和句法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比交际翻译复杂精细,较笨拙晦涩,重在再现原
文作者的思维过程而不是他的意图,倾向于过译,即选用 的词是比原文的词更专的特指词,为了表现意义的细微 差别,译文词汇往往增添了原文没有的意思。
交际翻译则更通顺、简朴、清晰、直接、更合乎译语
习惯,采用的语域与原文一致,倾向于欠译,即遇到难译的 词便使用包罗万象的泛指词。交际翻译的译文通常比 语义翻译的译文长,因为后者没有帮助读者理解的多余 词汇。同时,语义翻译以较小的单词、短语或者从句为 翻译单位,交际翻译以段落为翻译单位。
Peter Newmark翻译理论研究
关于翻译类别
纽马克把翻译主要分成四类
交际性翻译,语义性翻译,直译,死译(
逐行逐字对照翻译)。 他提出的交际性翻译和语义性翻译以及 这两种翻译间的共性和区别开拓了翻译 理论研究新途径,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 译理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关于翻译性质
纽马克提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称翻译是科学,是因为语言中有些东西已经标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二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表达形式上的差异 语义翻译使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并尽量
保留原文的谐音效果。如果原文语言偏离了原 语文体规范,译文也应体现出来,即译文语言也 应偏离译语的风格规范。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 发生矛盾时,语义翻译重内容而不重效果,交际 翻译则重效果而轻内容。 以Wet Paint!为例 语义翻译会译为“湿油漆!”,传达了信息内容,但 效果显然未译出交际翻译的译文“油漆未干,请 勿触摸!”之意。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共同点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二者往往有重合而不能绝对地区
分开来。 如果原文信息带有普遍性,不带文化特性,信息内容的重 要性与表达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同等重要,而译文读者的 知识水平和兴趣又与原文读者相当,就可以同时采用语 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应该说这是最“理想”的翻译,因为 可以同时照顾到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比如翻译重要 的宗教、哲学、艺术、科学文献,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 都会产生彼此相似的效果。 在翻译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同一篇作品中,有的部 分须采取语义翻译,有的部分须采用交际翻译,二者相辅 相成,互为补充。因此,没有绝对的语义翻译,或绝对的交 际翻译。
准化,只允许二种译法,两种语言彼此互译时, 译法基本固定。 称翻译是艺术,是因为语言中有些东西允许有 各种选择,各种译法,并非标准化。求助于其 它理论以完善其理论基础,并以艺术感染力和 修辞上的特点作为一个艺术整体而存在。
翻译规则
纽马克认为翻译是有规则可循的。要使
原作内容和译文内容等同,译文中所采 用的比喻、谚语、成语、俗语、词项、 司法结构、语序在语言的使用频率上应 与原文等同。
因此,我们应很好地学习古今中外的翻译理论,博采众家
之所长,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使 译作更加诚信,更具特色。
分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译文
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A译为语义翻译, B译为交际翻译 “天”是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界的主宰,God(上
帝)则是西方基督教徒心目中自然界的主宰。 语义翻译Heaven忠实地保留了原文的道教概念, 交际翻译将道教概念转化为基督教概念,适合西 方读者的宗教背景和接受心理。
Newmark对文体的三种分类
Expressive type(表达型),
适合semantic translation, 比如自传,那当 然是得以原作者为主体。 Informative type (告知型) Vocative type(呼唤型) 适合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比如广告 、旅游手册的翻译是为了给读者看了译 文后有一个效果
交际翻译的定义与等效翻译的定义如出一辙;同时,“尽量等同”,“
尽可能准确”还说明了翻译中不可能做到完全绝对的等同。纽马 克认为只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能达到翻译准确性和简洁性之目 的。二者有相同和相异之处。
语义翻译与直译的区别是:前者尊重语言的使用场合,后者却不考虑
使用场合。与忠实翻译的区别是:语义翻译必须更多地考虑原文的 审美价值,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折衷的手段,只译出部分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