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学习目标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学习重难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学习过程
(一)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或自身
和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提醒: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的理解
(1)结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相关种群数量呈周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示:
(2)功能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
(3)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自我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现的。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实例
①河流: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可通过、
和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生物种类与数量受到严重影响。
害虫数量增加食虫鸟食物增加食虫鸟数量
()()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思考1:
①草原中生活着草、羊群和狼,由于狼的捕食,羊群数量减少,分析草、羊群、狼的数
量是如何达到逐步稳定的?
②适度捕捞后,池塘中鱼的种群数量为什么不会减少?
③森林局部大火过后,为什么植株能较快生长?
(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知识链接
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
其中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3)调节限度: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思考2:向人工鱼塘中施加动物粪便能提高鱼的产量,但也能导致鱼大量死亡而减产,为什么同样的方法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
a概念:生态系统外界干扰因素后并使自身_________ ____的能力。
b:特点: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自我调节能力就,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2)恢复力稳定性
a概念::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后
的能力。
B特点: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呈。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后,其恢复的速度和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
讨论:归纳总结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二者之间及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关系如何?
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
该,不应超过其;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保证生态系统内部
的协调。
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目的要求:探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
(2)设计要求及分析
三、反思总结
①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包括生物圈。
②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
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的关系。
③并非所有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高低都呈负相关,如苔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都
低。
④抵抗力稳定性高低比较:生物圈>海洋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温带草原>极地荒漠。
四、当堂检测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比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 )
①营养结构复杂②自我调节能力强③恢复力稳定性高④抵抗力稳定性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哪项是环境保护工作所不允许的 ( )
A.消灭“有害”生物 B.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 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4、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实例”的是()
A矿质元素被绿色植物吸收,植物落叶腐烂后又还给土壤
B轻度污染的水体经过生物的吸收分解、物理沉降、化学分解而得到净化
C由于大火而烧毁的森林通过繁殖作用得到恢复更新
D过度开垦草原、毁林造田使气候失调,土地沙漠化
5、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6、以下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7、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大的原因不包括()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
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渐递减的
8、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寒带针叶林 D温带草原
9、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10、马尾松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
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
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
根据此材料回答:(1)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灰喜鹊是消费者;松毛虫属于第营养级。
(3)据调查,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松林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