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面点:广义的面点,包括主食、小吃、点心和糕点;狭义的面点,则将比较粗放的主食、部分小吃排除在外,专指用粮食、粮食粉料(面粉、米粉)或杂粮等为坯皮料,以油、糖和鸡蛋等为辅助料,以蔬菜、肉类、水产、果品等为制馅原料,经过调制面团、制皮、制馅(有的无馅)、成形和成熟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各类食品。
2、近现代面点的发展趋势:首先是注意选用新型原料,提高面团和馅料的质量;其次是依照近现代营养卫生要求调整配方,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蛋白、多维生素与矿物质,大力开发健美面点、滋补面点、食疗面点和针对特殊工种的营养面点;第三是积极使用现代化工具,改善成品的外观与内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第四是开展科学研究,培养技术人才,出版面点书刊,做到配方科学化、营养合理化、生产机械化、风味民族化、储存包装化和使用方便化。
3、面点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烹饪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剂饮食,增加营养;丰富市场,增添节日气氛。
4、工艺流程:P12
5中国面点制作的技术特点:选料严格;品种繁多;讲究馅料;重视调味;技法多样;千姿百态。
6、面点的分类:P17
第二章
1、按照小麦的加工精度指标:特制粉、标准粉、普通粉
按照面筋质含量的高低: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
2、米有糯米、粳米、籼米三种
3、米粉:干磨粉,即用干燥的大米磨制成的粉;
水磨粉,即将大米用冷水浸泡透,泡至米能用手捻碎,连水带米一起磨成粉浆,
然后装入布袋中沥干水分即为水磨粉;
此外还有用石臼舂成的米粉,此种方法需将米用冷水浸泡透,略控水入石臼舂成,
然后用箩筛过筛。
4、杂粮:粟、荞麦、莜麦、玉米、黑米、青稞、薯芋、豆类
5、油脂的作用:增加营养;润滑分层;保香增味;保软乳化;起酥发松;传热成熟。
6、油脂运用中的注意事项:合理选用油脂(滋味好、香味浓的油脂,一般大都用于调制面
点的馅料;不干性油脂一般用于起酥,制作坯皮比较好;半干性油脂一般作为成
熟的加热介质;需存放较久的面点,可选用碘价、酸价低,较新鲜或者加有抗氧
化剂的油脂);正确掌握油温(未精炼油:发烟点160~170;沸点又称闪点320~360;
燃点又称火点350~380);严格控制油质。
7、糖的作用:增加甜味,调节口味,提高成品的营养价值;供给酵母养料,调节发酵速度,
使成品起松、发白;改善面点的色泽,装饰美化面点的外观;调节面筋的涨润度,
保持成品的柔软性;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延长成品的保存期;具有一定保胃的
生理作用。
8、蛋的作用:丰富营养;增香添味;粘连凝固;起泡发松;乳化起酥;上光着色。
9、乳的作用:丰富成品的营养价值;改善色泽,滋味香醇;改进面团的性能、提高成品质
量。
10、食盐在面点制作中的作用:增强面团的劲力;改善成品;调节发酵速度;调制馅心口味。
11、水在面点调制中的作用:促进面筋质的形成,使粉类原料成团;使面粉膨胀糊化;使酵
母在面团中顺利发酵;调制馅心,速溶辅料;面点成熟的主要传热介质。
12、生物膨松酵母:面肥;鲜酵母;干酵母
13、化学膨松剂,包括碱性膨松剂(小苏打即碳酸氢钠、臭粉即碳酸氢铵又名阿摩尼亚粉)
和复合膨松剂(由碱剂、酸剂和填充剂组成)两种。
第三章(不考)
第四章
1、和面的手法:大体分文抄板法、调和法、搅和法三种,其中以搅拌法用得最多。
2、下剂的方法:揪剂;挖剂;拉剂;切剂;剁剂。
3、上馅的方法大体分为包上法、拢上法、夹上法、卷上法和滚粘法等。
第五章
1、所谓面团调制,即各种粮食粉料(包括面粉、米粉和其他杂粮粉)掺入适当的水、油、
蛋和辅料后加以调制(包括稀软团、糊浆状)的过程。
2、水调面团是指用面粉掺水(有些需加入少量的辅料如食盐、食碱)、经过搓揉调制的面团。
水调面团的特点是组织严密,质地坚实,内无蜂窝孔洞,体积不膨胀,故又称为
“死面”、“呆面”。
5、面团膨松方法P80
6、酵面的种类:一般分为老酵面、自来酵、大酵面、嫩酵面、碰酵面、戗酵面、烫酵面等
P81
7、发酵力:发酵面团实际增加体积的能力。
8、影响发酵力的因素:面粉质量;酵母数量;发酵温度;软硬程度;时间。
P83
液或者蛋清蛋黄分开打)。
11、油酥面团,是指用食用油脂与面粉、水及一些辅料调制成的面团,完全用油和面粉调制
成的面团,过于松散,难以加工成形,并且熟制很难成功,故需配合一些水、鸡
蛋等辅料调制。
12、油酥面团的种类:单酥面团;包酥面团;擘酥面团;炸酥面团。
P91
13、包酥面团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酥皮,又称水油面;二是酥心,又称油酥。
14、包酥中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水油面与干油酥的比例必须适当;干油酥与水油面软硬要
一致,应将两种面团揉匀后,再包捏起酥,便于擀制、折叠;将干油酥包入水油
面中,应注意使水油面皮子四周厚薄均匀,防止顶端收口过厚,致使在按坯擀皮
后两种面团分布不均匀;擀皮起酥时两手用力轻重要适当;擀皮起酥时生粉尽量
少用,卷圆筒时要尽量卷紧,否则酥层之间不易粘结,造成脱壳;制成的生坯在
包捏成形前应盖上一块湿布,防止外面皮子干燥起壳而影响成型。
第六章
1、馅心,是指用各种原料,经过加工处理、调味或熟制调味后被包入面点中的部分。
馅心分类表:略P100
2、馅心的作用:体现面点的口味;影响面点的形态;形成面点的特色;使面点花色品种多
样化。
3、馅心制作注意事项:控制好馅心的水分和黏性;馅料要细碎;馅心口味要稍淡;根据面
点的成形特点制作馅;制作馅心的原料必须新鲜。
4、调味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烹制前进行,第二个阶段在烹制中进行,第三个阶段在烹
制后进行P109
5、调味的三个原则:投料准确适当;突出风味特色;掌握调味技巧。
6、轻馅品种:馅心占制品总重的比例一般为10%~40%
重馅馅心比例为60%~80%P127
第七章
1、成形工艺是指将调制好的主坯,按照品种的要求,运用各种手法形成半成品或成品生坯
的工艺过程。
2、抻、切、削、拨统称为我国四大制作面条的技术。
3、滚沾是将馅心加工成球形或者小方块后通过着水增加黏性,在粉料中滚动,使表面沾上
多层粉料而成形的方法。
4、裱花是将装有油膏或糖膏原料的布(纸)袋,通过手指的挤压,使装饰料均匀地从袋嘴
流出,裱制出各种花卉、树木、山水、动物、果品等图案或文字的技法,大多用
于西式裱花蛋糕。
第八章
2、热能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
3、面点的成熟工艺,是运用各种加热的方法,使面点生坯成为色、香、味、形俱佳的熟制
品的过程。
4、面点成熟在面点制作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杀菌消毒有利于人体健康;
增加香味,引起食欲;确定形态,色泽美观。
5、蒸制的特点:
(1)适用范围广,能保持面点成形后的相对完整,不会造成散碎变形。
(2)使有馅品种的馅心细腻、多汁、鲜嫩。
(3)成品含水分适中,膨松面团质地松软,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6、炸是将生坯投入湿度较高的油量多的锅中,利用油脂的热对流作用,使生坯成熟的烹饪
方法。
煎是以少量油脂,用平底锅,靠热传递进行成熟的烹饪方法。
7、烙的方法可分为三种:干烙、刷油烙、加水烙。
第九章
1、举例说明五大面团基本面点品种10例:
水调面团:月牙蒸饺、冠顶饺子、鸳鸯饺、白菜饺子、知了饺子、金鱼饺子、糯米烧卖、葱油锅贴、葱油火烧。
蓬松面团:生肉包子、萝卜丝包子、荷叶夹子、蝴蝶卷子、高桩馒头、蜂糖糕、葱油饼子、糖三角、豆沙包子
油酥面团:麻花酥、兰花酥、眉毛酥、萱化酥、双麻酥饼、四角风轮酥、酥合、百合酥、荷花酥、鸳鸯酥合。
米粉面团:炸糍粑、油饺子、麻球(麻团)、枣泥拉糕、重阳方糕、松糕、船点
其他面团:土豆雪糕、土豆丝饼、绿豆糕、油煎南瓜饼。
第十章
P212思考题
京式面点:褡裢火烧、三鲜烧卖、一窝丝清油饼、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开花小馍、李连贵熏肉大饼。
苏氏面点:三丁大包、荠菜包子、鸡丝卷子、千层油糕、蟹黄蒸饺、翡翠烧卖、蟹黄汤包、鲜肉馄饨、双麻酥饼。
广式面点:蔗汁马蹄糕、炸香麻薯枣、像生雪梨果、荔浦香芋角、葱油馅儿饼、生汁脆云吞、蛋煎糯米角。
晋式面点:拉面、刀削面、揪片、猫耳朵、面浇头(猪肉炸酱、什锦素大卤、羊肉臊子、油泼面料)。
第十一章
1、宴席面点即宴席中与菜肴配合的具有一定规格质量的精细面点,是宴席中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宴席的总体效果。
2、宴席面点的配备原则:根据宴席的规格档次配备面点;根据季节配备面点;根据菜肴口
味配备面点;根据烹调方法配备面点;根据宾客要求配备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