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义犬(蒲松龄)周村有贾①某,贸易③芜湖,获重资。

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③舟上。

舟上固积④寇也,窥客装,舟荡入莽⑤,操刀入杀。

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犬见之哀嗥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

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

犬泅⑦出,至有人处,狺狺⑧哀吠。

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因未死,始言其情。

复哀⑨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窥探)盗船之归。

登舟失犬,心甚悼(悲伤)焉。

抵关三四日,估楫(商船)如林,而盗船不见。

适有同里(同乡)估客(行商),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

客下舟趁(追逐)之。

犬奔上一舟,啮人胫(小腿)骨,挞之不解。

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

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

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

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

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字词释义】①贾(ɡǔ):商人。

②贸易:买卖,交换。

③豢(huàn):喂养。

④积;习惯。

⑤莽:草丛。

⑥嗥:大声叫。

⑦泅:游水。

⑧狺狺(yín):狗叫的声音。

⑨哀:哀求。

【阅读一得】做人要知恩图报。

【牛刀小试】l.解释加点的宇。

①周村有贾.某( ) ②舟上固积寇.也( )③从.之而往( ) ④心甚悼.焉( )⑤适.有同里估客( ) ⑥客下舟趁.之(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两项是()()。

A.赁舟将归(买)。

B.或以为异(有人)C.将携俱归(都,一起) D.而报恩如是(正确)3翻译句子。

①口衔裹具,与共浮沉。

②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自护其短:(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字词释义】①北人:北方人②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

③仕(于):(在)官,做官④啖:吃⑤并壳:连同壳一起吞下⑥或:有人⑦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⑧去:去掉⑨欲:想⑩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⑾此坐:这是因为⑿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阅读一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能强词夺理,否则会被人取笑和看不起。

【牛刀小试】1.翻译下列句子:①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我不是不知道菱角要去壳,把壳也吃掉,是想清火。

②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三、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列子·说符》【字词释义】①欲金者:想要金子的人。

②清旦:清早。

③衣冠:穿衣戴帽。

④市:集市。

⑤适:往,到。

⑥所:地方。

⑦因:于是⑧攫(jué):抓,夺。

.⑨去:离开。

⑩鬻(yù)金者:卖金子的人。

⑾徒:只,仅仅。

【阅读一得】追求物质财富,希望生活宽裕,是人之常情,但利欲熏心,见钱眼开,进而做出有悖人性、愚蠢野蛮的行动,就显得可笑而可恨了。

所以不要因一时的鬼迷心窍而做出胆大妄为、自欺欺人的事情。

【牛刀小试】1.解释加点的字(1)昔齐人有欲金者()(2)清旦衣冠而之市()(3)固攫其金而去()()(4)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2.解释下列句中的“之”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吏捕得之()3.翻译句子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4.齐人攫金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5.本文讽刺了的人。

四、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宋濂苦学)【字词释义】①余:我;宋濂自称。

②嗜:喜爱。

③致:取得。

这里指买到(书)。

④假:借。

⑤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

⑥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⑦既加冠:成年后。

⑧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

⑨硕,大。

⑩游:交往。

⑾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⑿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⒀填:塞。

⒁稍降辞色: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⒂侍:陪。

⒃援疑:提出疑问。

⒄质理:询问道理。

⒅叱咄:呵责。

⒆复:辩解。

⒇俟:等待。

(21)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22)支:通“肢”。

(23)媵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

(24)腰:动词,挂在腰间。

【阅读一得】求教要有谦恭的态度。

宋濂遇到的老师,不高兴时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如今不多。

可像宋濂那样谦恭的学生却很难得。

作为学生要尊师重教,要以谦恭的态度“援疑质理”;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这不是求学的正确态度。

【牛刀小试】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①录毕,走送还之;录:_____ 走:_____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_____ 是:_____2.用现代语翻译句子:①无从致书以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字词释义】①顷岁:近年来②乘间:乘机,乘着间隙③工:精,妙④患:毛病、弊端(在于)⑤挑:剔,批评【阅读一得】想做好一件事,没有捷径,唯有靠自己脚踏实地。

【牛刀小试】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术()过()疵()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3)多作自能见之()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六、甘茂亡秦([失去秦国的信任]逃离秦国),且(将要)之齐。

出关(函谷关),遇苏子(苏代。

子是尊称)。

曰:“君闻夫(那)江上之处女(未出嫁的少女)乎? ”苏子曰:“不闻。

”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要让她离开)。

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 妾(古代女子谦称)以(因为)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铺好席子)。

何爱于余明(为什么舍不得多余的光亮)之照四壁者?幸(希望)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为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 ’处女相语,以为然(对的)而留之。

今臣不肖(德薄才浅),弃逐于秦而出关。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幸无逐我也)。

”苏子曰:“善”,请(让我)重(重用)公于齐。

”【字词释义】①亡秦([失去秦国的信任]②且(将要)③处女(未出嫁的少女)④布席(铺好席子)⑤不肖(德薄才浅⑥重(重用)【阅读一得】人的命运有升有落,在落魄的时候改变命运,不仅要吃苦,而且还要多动脑筋,跑关系、找门路,充分利用自己以前的积累和优势,闯出生机来。

【牛刀小试】1“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的正确意思是( )A、为什么喜爱用余光去照四壁呢?B、为什么喜爱四壁上映照的余光呢?C、为什么吝惜那些映照四壁的余光呢?D、为什么吝惜余光映照在四壁上呢?2把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幸无我逐也②善,请重公于齐3甘茂对苏代说:“量为足下扫塞布席”,他说这句话的真正意图是( )A、愿做苏代的仆人为他洒扫居室B、愿追随苏代左右为他谋划C、愿在齐国为官以帮助苏代D、愿借重苏代的帮助而仕齐4在本文中,甘茂向苏代表达自己愿望的方式有什么特点?七、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

鹦鹉闻之,亦集而噪。

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

”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

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字词释义】①朴簌:小树。

②木末:树梢【阅读一得】凡事不要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主见;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的策略。

【牛刀小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虎行地者也(行走)(2)故噪而去之(所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

(寒鸦)问鹦鹉,鹦鹉没有话来回答它。

3.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

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4.这则寓言给你什么启示?(3分)八、【字词释义】【阅读一得】【牛刀小试】九、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字词释义】(1)君人,君主,国君,人君。

(2)涓人:国君的近侍,在其身边掌管扫除的人。

(3)请:请求。

(4)反:通"返",返回。

(5)市:买。

(6)遣:派遣。

【阅读一得】1.人们不要总是看到眼前利益,应该要为长远做考虑。

2.抛砖引玉,借以成功。

【牛刀小试】1.请写出这则故事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你有什么启发?2.翻译: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十、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字词释义】(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阅读一得】环境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牛刀小试】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文: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