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

《农业昆虫学》试题11
一、填空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
1 、植物检疫的作用在

2 、防治地下害虫常用的施药方法是
3 、经济阈值是指
4 、利用发育进度预测害虫发生期时,当某虫态数量出现百分率达
到时称为该虫态始盛期,达到时为高峰期,达到为盛末期。

5 、我国为害最严重的储粮害虫有它们都
属仓虫。

6 、仓库害虫种群系统的特点有
7、植物检疫对象是指
8、“ IPM ”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于
9、在制定害虫的防治指标时,一般要考虑的几个方面是。

10 、突背蔗龟成虫大量出土的条件是
11 、黑色蔗龟是蔗区为害的主要种类,其为害甘蔗
的近种苗处,所造成的损失较幼虫。

12 、柑桔木虱的为害可分为为害和为害,在有黄龙病的果园以木虱为害损失较严重。

13 、柑桔全爪螨在树冠上的分布规律是。

14 、星天牛幼虫在柑桔上主要为害成年树的而光盾绿天牛的为害特点是。

15 、黄曲条跳甲的防治应当,的药剂和施药方式是。

16 、柑桔木虱属目科,是病的传播媒介。

17 、柑桔全爪螨发生的 2 个高峰期是和。

18 、为害芒果新梢的主要害虫是和。

19 、我国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上害虫主要有小等
20 、蔬菜上为害较重的蚜虫主要有。

二、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
1 、玉米对玉米螟的抗性在生长后期比前期更强。

(╳)
2 、仓库害虫比一般害虫较耐高温。

(√)
3 、水稻孕穗期有利于稻瘿蚊为害。

(╳)
4 、大风雨能降低螨类的种群数量。

(√)
5 、在柑桔春梢期不用防治柑桔潜叶蛾。

(√)
6 、黄曲条跳甲成虫为害寄主叶片,幼虫为害根部。

(√)
7 、桔全爪螨的为害造成黑果皮。

(╳)
8 、菜粉蝶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

(√)
9 、黑色蔗龟在围田区为害较严重。

(√)
10 、褐稻虱和白背飞虱可作远距离迁飞。

(╳)
三、写出下列害虫中文名或拉丁文学名(共 10 题,每题 1 分)
1 、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 Walker )
2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
3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Pottemberg
4 、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
5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
6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二化螟
7 、Sesamia inferens (Walker) :大螟
8 、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ier): 麦蛾
9 、Pieris rapae (Linnae) :菜粉蝶
10 、Predenia liture (Fabricius) :斜纹夜蛾
四、问答题( 1 、 2 题每题 5 分, 3 、 4 、 5 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简述仓库害虫的主要综合措施。

( 1 )、植物检疫
( 2 )、清洁卫生:清洁,消毒,改造,隔离
( 3 )、机械防治:风车除虫,筛子除虫,压盖粮面防治麦蛾,抗虫粮袋,诱虫竹筒
( 4 )、物理防治:高温,低温,缺氧保管,电离辐射,利用光能灭虫
( 5 )、化学防治:药剂喷撒防虫带,空仓及器材的药剂消毒,谷物保护剂的应用,毒气熏蒸
( 6 )、生物防治:微生物,性引诱剂,生长调剂,生长抑制剂,天敌昆虫
2 、简述稻飞虱迁飞的主要依据。

同期突增、突减,高空网捕,标记释放回收,卵巢发育进度分析,异地虫源同质分析等。

3 、为什么说综合防治是害虫防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要点:害虫综合防治的定义与特点,“ 3R ”问题的产生,“ IPM ”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等方面阐述。

4 、简述荔枝蛀蒂虫的生物学习性和防治方法。

生物学习性
年发生世代:广州 11 代,福州 8-9 代,世代重叠严重。

越冬虫态:幼虫或蛹
习性:成虫在夜间羽化、交配、产卵,喜在荫蔽、潮湿、通风透光差的果园产卵,具明显的趋果性和趋嫩性;产卵部位:幼果中下部、果实成熟前在果肩附近龟裂缝间,叶片中脉附近、嫩梢小叶柄与复叶柄间;初孵幼虫蛀入植物组织中,整个取食期均在蛀道内,至老熟时才出来结茧化蛹。

化蛹在树冠叶片上或在枯枝落叶上。

为害部位:叶片—中脉;花穗、嫩梢—木质部;幼果—果核;近成熟和成熟果—果蒂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法:
结合科学栽培管理,控制冬梢抽发,压低虫源
及时剪除阴枝、病虫枝,枯枝,增强果园通风透光性
药剂防治:
阿维菌素 2000-3000 倍机油乳剂 200-400 倍苦楝素
48% 乐斯本 800-1000 倍 10% 灭百可 2000 倍 25% 喹硫磷乳油 800 倍等
应把握在成虫羽化始盛期(羽化率 30% 左右)开始喷药
5 、简述对粉虱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
断:针对粉虱在我国北方保护地越冬的特性,在秋季种植粉虱不喜欢的芹菜、生菜、韭菜等,从越冬环节切断其生活史。

清:冬春季进行清除残株、杂草和熏蒸成虫,培育无虫苗
寄:创造条件,应用寄生蜂控制其为害
压:在果菜生长前期,施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压低虫口基数
农业防治:
严格控制烟粉虱侵入保护栽培地
种植健全幼苗,全面控制其发生发展
保护栽培地内外,作物收获后,要清除落叶残株,及时除草,以消灭虫源。

注意搞好田间卫生,整枝整下的腋芽、叶子、残枝等一定要带出温室外,集中销毁。

加强检疫:
严格检查调拨的幼苗植株,防止其分布区域的继续扩大。

生物防治:
释放草蛉:每亩释放中华草蛉卵 9 万、 6 万和 3 万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83.5% 、 72.3% 和 68.2% 。

释放丽蚜小蜂;当粉虱在番茄上达 0.5/ 株时,每隔两周释放 1 次,共 3 次释放丽蚜小蜂 15 头 / 株。

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粉虱类体表有一层蜡质,抗药力强,多种药剂对卵几乎无效,因此初见为害时立即防治。

轮换用药,防止抗性产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