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验报告一.实验步骤总结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一.数据的搜集●间接数据的搜集方法一:直接通过进入专业的数据库网站查询数据方法二: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数据的搜索●直接数据的搜集抽样调查:1.调查方案设计2.调查问卷设计3.问卷发放4.问卷回收二.数据的整理●数据编码1.在Excel中选择三列,将三列分别命名,后两列为:编码符号、代表含义2.数据搜集好后,按照他们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依次放入第一列3.在“编码符号”列为每一个列别编码,并在“代表含义”列说明编码的含义●数据的录入转置(行与列换位):1.激活数据所在单元格2.单击鼠标右键,选中“复制”3.在空白处激活另一单元格,点击鼠标右键,选中“选择性粘贴”项。
4.在弹出的“选择性粘贴”对话框中,粘贴项选中“全部”,运算选中“无”,选中“转置”复选框,点击确定按钮既得转置的结果。
单元格内部换行:“Alt+Enter”组合键●数据的导入方法一:1.单击菜单栏“文件—打开”,在弹出的的“打开”对话框中找到要导入的文件。
2.双击鼠标左键或者单击打开按钮,所需要的文件就被导入了。
方法二:1.单击菜单栏“数据—导入外部数据—导入数据”,在弹出的“选取数据源”的对话框中找到要导入的文件。
2.双击鼠标左键或者单击打开按钮,所需要的文件就被导入了。
●数据的筛选自动筛选:1.选中要筛选的数据区域2.使用菜单栏中的“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这时每列的第一个单元格的右边都会出现一个下拉箭头,我们就可以通过下拉菜单中的选择实现筛选。
3.如果选择了下拉菜单中的“自定义”,就会弹出一个“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自己选择筛选条件,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高级筛选:1. 将要筛选数据区域的列标题复制粘贴在空白区域,并在他们对应下的单元格中输入所要筛选的条件。
2. 使用菜单栏中的“数据—筛选—高级筛选”,弹出一个“高级筛选”对话框。
3. 在对话框中选择筛选结果显示方式,然后选择“列表区域”“条件区域”“复制到”的表格区域。
在选择“条件区域”“列表区域”时要将标题行一并选进去。
可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选中“选择不重复的记录”复选框。
点击确定按钮返回结果。
(一)描述数据的图表方法一、频数频率表方法一:1、在数据表中选定单元格区域2、插入—函数—选择函数类别为统计,然后选择frequency函数—点击确定3、按照要求在表中选定数据区和条件区—使用组合键“ctrl+alt+enter”,得到频数返回结果4、对表格进行表头的修饰,计算频率方法二:1、单击菜单栏中的“工具”,选定数据分析,选择直方图,点击确定2、选择输入,接收区域,选定输出方式,点击确定,得到频数返回结果3、对表格进行表头修饰,计算频率二、直方图1、单击菜单栏中的“工具”,选定数据分析,选择直方图,点击确定2、选择输入和接收区域,选定输出方式,并选定图表输出,点击确定3、单击直方图的柱体,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数据系列格式,打开系列“频率”格式对话框,点击选项,将分类间隔调为0,点击确定。
三、折线图1、激活单元格,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点击“图表”,在图表类型中选中折线图,并选择折线图的类型,点击下一步2、在按照要求选择数据区域,设定系列产生在列,点击下一步3、为图表设置标题、坐标轴、网格线等项目,点击完成四、散点图1、激活单元格,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点击“图表”,在图表类型中选中散点图,并选择散点图的类型,点击下一步2、在按照要求选择数据区域,设定系列产生在列,点击下一步3、为图表设置标题、坐标轴、网格线等项目,点击完成(二)统计数据的描述一、直接调用函数:●算数平均数1、激活单元格,单击菜单栏的“插入”,选定“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的类别为“统计”,在函数类别框中选择“average”,点击确定,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
2、点击数据1、数据2...栏右边的箭头,拖动鼠标选择数据区域,点击“确定”按钮。
●标准误差因为标准误差属于嵌套函数,所以需要手动输入,标准误差Stdev/sqrt(Count)1、激活单元格,手动输入“=stdev(数据区域)/sqrt(count(数据区域))”,按回车键。
●中位数1、激活单元格,单击菜单栏的“插入”,选定“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的类别为“统计”,在函数类别框中选择“median”,点击确定,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
2、点击数据1、数据2...栏右边的箭头,拖动鼠标选择数据区域,点击“确定”按钮。
●众数1.激活单元格,单击菜单栏的“插入”,选定“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的类别为“统计”,在函数类别框中选择“MODE”,点击确定,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
2.点击数据1、数据2...栏右边的箭头,拖动鼠标选择数据区域,点击“确定”按钮。
●峰度1.激活单元格,单击菜单栏的“插入”,选定“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的类别为“统计”,在函数类别框中选择“KURT”,点击确定,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
2.点击数据1、数据2...栏右边的箭头,拖动鼠标选择数据区域,点击“确定”按钮。
●偏度1.激活单元格,单击菜单栏的“插入”,选定“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的类别为“统计”,在函数类别框中选择“SKEW”,点击确定,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
2.点击数据1、数据2...栏右边的箭头,拖动鼠标选择数据区域,点击“确定”按钮●四分位数1.激活单元格,单击菜单栏的“插入”,选定“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的类别为“统计”,在函数类别框中选择“QUARTILE”,点击确定,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
2.点击array栏右边的箭头,拖动鼠标选择数据区域,在quart中填入0-4的数字。
点击“确定”按钮二、利用描述统计工具:1、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分析工具选择“描述统计”,点击确定按钮。
弹出“描述统计”对话框。
2、在“描述统计”对话框中,点击输入数据框右边的箭头,拖动鼠标选择数据区域,分组方式选择“逐列”,点击输出区域框右边的箭头,选择单元格。
选中“汇总统计”“平均数置信度”“第K大值”“第K小值”复选框,并在复选框后面的数据栏里填上数值。
3、点击“确定”按钮。
三、变异系数法一:直接调用函数: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法二:利用数据分析库计算出标准差和均值,再两个相除四、化系数法一:直接调用函数:(样本数据-平均值)/样本标准差法二:利用数据分析库计算出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再套用公式(三)参数估计一、周期抽样1、单击菜单栏中的“工具”—数据分析,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从分析工具下框中选择“抽样”,点击确定打开“抽样”对话框。
2、点击输入区域右侧的箭头,鼠标拖动选择数据区域,抽样方法选择“周期”,因为周期型的抽样不承认标志名,所以可以忽略标志,在周期右侧的间隔数据框中输入周期间隔数,输出选项选择“输出区域”,点击右侧的箭头,鼠标选择单元格。
3、点击“抽样”对话框的确定按钮,返回结果。
二、函数表单1、为样本数据命名。
拖动鼠标选定数据,其中包括数据名。
使用“插入—名称—指定”菜单,打开“指定”对话框,选择“首行”复选框,点击确定按钮。
2、构建函数表单框架。
在一列单元格中依次输入样本统计量、样本个数、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用户输入、置信水平、计算结果、抽样标准差、自由度、t值、置信区间半径、置信区间下限、置信区间上限。
3、按住“ctrl”建,选中样本个数、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置信水平、抽样标准差、自由度、t值、置信区间半径、置信区间下限、置信区间上限所在的单元格,以及他们所在行紧挨后面的单元格,使用“插入—名称—指定”菜单,打开“指定”对话框,选定“最左列”复选框。
点击确定按钮。
4、输入框架下对应的数据和函数公式。
样本个数=COUNT(样本数据)、样本均值=average(样本数据)、样本标准差=stdev(样本数据)、抽样标准差=样本标准差/squrt(样本个数)、自由度=样本个数-1、t值=tinv(1-置信水平,自由度)、置信区间半径=t值*抽样标准差、置信区间下限=样本均值-置信区间半径、置信区间上限=样本均值+置信区间半径。
(四)假设检验一、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1.选中菜单栏中的“工具—数据分析”,在弹出的“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选项,点击确定按钮。
2.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分别输入变量1与变量2的数据区域,在“假设平均差”的输入框中输入“样本1总体均值和样本2总体均值的平均差”,选中标志复选框,在显著性系数的输入框中输入数值,选择输出区域。
3.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结果。
二、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1.选中菜单栏中的“工具—数据分析”,在弹出的“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选项,点击确定按钮。
2.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分别输入变量1与变量2的数据区域,在“假设平均差”的输入框中输入“样本1总体均值和样本2总体均值的平均差”,选中标志复选框,在显著性系数的输入框中输入数值,选择输出区域。
3.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结果。
三、F-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1.选中菜单栏中的“工具—数据分析”,在弹出的“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F-检验双样本方差”选项,点击确定按钮。
2.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分别输入变量1与变量2的数据区域,选中标志复选框,在显著性系数的输入框中输入数值,选择输出区域。
3.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结果。
四、t-检验: 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1.选中菜单栏中的“工具—数据分析”,在弹出的“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t-检验: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选项,点击确定按钮。
2.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分别输入变量1与变量2的数据区域,在“假设平均差”的输入框中输入“样本1总体均值和样本2总体均值的平均差”,选中标志复选框,在显著性系数的输入框中输入数值,选择输出区域。
3.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结果。
(五)方差分析一、单因素方差分析1.选中菜单栏中的“工具—数据分析”,在弹出的“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选项,点击确定按钮。
2.在弹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中,再输入区域的输入框中选中输入区域。
分组方式按照数据的排列形式选择行或是列,选中“标志位于第一行”的复选框,在显著性系数的输入框中手动输入数值,最后选择输出区域。
3.点击确定按钮,返回结果。
注意:1.在选中输入区域的时候不能选中因素名称,只能选中因子名称(如计划1、计划2等),在选中因子名称后要选中标志复选框。
2. F、P-value、F crit三列为判别列。
二、无重复双因素分析1.选中菜单栏中的“工具—数据分析”,在弹出的“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方差分析: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选项,点击确定按钮。